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学习进行时|习近平心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2021-08-27 11:29 来源:新华社 点击:0

新华网 张芮绮

  【学习进行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语重心长。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今天推出文章,为您解读。

 

  “我们56个民族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要同舟共济、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前不久在西藏考察时强调。

  中华民族是各民族共有的大家庭。党的十九大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2019年,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5次提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正是习近平民族观的鲜明体现。总书记多次强调这七个字,既有深意,又有深情。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5000年文明史铸就的民族传承。

  在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就着重指出:“多民族的大一统,各民族多元一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重要财富,也是我们国家的一个重要优势。”

  在2019年举行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再次强调:“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他用“四个共同”对各族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历史传承做出深刻阐述:

  ——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

  ——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

  ——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习近平指出,自古以来,中原和边疆人民就是你来我往、频繁互动,共同开拓着脚下的土地。

  “秦汉雄风、大唐气象、康乾盛世,都是各民族共同铸就的历史。”

  “在历史长河中,农耕文明的勤劳质朴、崇礼亲仁,草原文明的热烈奔放、勇猛刚健,海洋文明的海纳百川、敢拼会赢,源源不断注入中华民族的特质和禀赋,共同熔铸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

  习近平强调,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正因为如此,中华文明才具有无与伦比的包容性和吸纳力,才可久可大、根深叶茂。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在深度交融中,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休戚相关、荣辱与共。中华民族共同体,植根于5000多年来中华儿女的发展融合与团结奋斗。

  经历5000多年的岁月积淀,中华民族精神已深深融入各族人民的血液,成为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有了更为丰富的时代内涵。

  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民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

  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指出,我国28个人口较少民族全部整族脱贫,一些新中国成立后“一步跨千年”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直过民族”,又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到全面小康的第二次历史性跨越。

  “家和万事兴”。让中华民族大家庭里的所有人都过上好日子,是习近平的夙愿。

  在习近平的一系列论述中,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与时俱进,包含了新时代的“家国”内涵:

  “中华民族是个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落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落下。”

  “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大家只有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才能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民族团结进步之花才能长盛不衰。”

  ……

  小小石榴籽,粒粒见人心。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对团结统一的自主认同、是中华民族永葆青春活力的深情密码。14亿多中华儿女的大团结,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特征。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

  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