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2 14:42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点击:0
“小时候,我经常会在爸妈工作的地方,听水轮发电机发出的轰鸣声,看出水口奔涌的浪花……”1989年出生的唐凌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藏二代”“电二代”。刚出生没几个月,他就跟随父母,来到了林芝电网。
从小在电厂长大的他,印象最深的就是父辈们讲述的电厂故事。水轮机带动发电机旋转,切割磁力线便产生了电……这些电力知识,他从小就耳熟能详。
伴着这份熟悉与情怀,2012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唐凌云回到西藏,选择成为西藏电力建设者中的一员,为建设自己的“第二故乡”贡献一份力量。
刚参加工作时,他主要负责电厂各部门大量庞杂琐碎的综合类事务,之后,他陆续参与到一线电网建设管理中,为他日后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记得有一年,我接到夏曲卡至比如110千伏输变电工程两座变电站、两条电力线路的工程建设管理、消缺工作任务。恶劣的环境和紧张的工期,加上我又是初涉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愁得我整夜睡不着觉。”唐凌云回忆道。
“那时候,我的脑海里也曾闪现过退缩的念头。但一想起父母那辈人,面对比现在更艰苦、更恶劣的环境,还能咬牙坚持,我又有什么脸面退缩!”唐凌云坚定地说,“既然我选择了西藏,那就一定要好好干出一番事业,决不能给老一辈电力人丢脸。”
在那曲的那段时间,他坚持吃住都驻守一线。以前注重穿衣打扮的“精致Boy”,变成了洗澡都得看情况的“邋遢鬼”,皮肤也变得黝黑、粗糙了很多。
“下工地也要按时吃饭啊!”“行李中记得备点肠胃药。”单薄瘦弱的唐凌云,一直是同事们重点呵护的对象。可就是这样一个看上去单薄的肩膀,为了让无电地区的老百姓早日用上“放心电”,在那曲一呆就是两年多。
看着那曲无电地区顺利完成了投产送电,唐凌云和师傅在阳光下笑着击掌,对着铁塔欢呼、跳跃。
然而,这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铁塔、一根根凌空架设的银线背后,饱含着的是唐凌云以及无数电力工作者数不尽的心酸与付出。多少次,奔波在路上,唐凌云正和妈妈讲着电话,突然就没了信号;答应了下次就回去探亲,却一次次因坚守现场无法脱身,失信于家人……
经过长期的历练,唐凌云从一名初出茅庐、懵懂探索的大学毕业生,一步步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的专业建设项目管理人员。
“嘎玛,你赶紧去林勘院取一下报告初稿,待会儿我们就得出发去现场。”如今,唐凌云也开始作为师傅带徒弟了,只见他非常利索地一边收拾行囊,一边嘱咐徒弟,准备随时出发去工地。
成为一名“电力天路”职工,对唐凌云来说,是最光荣、最自豪的事。他深情地告诉记者:“我想和无数扎根一线的电网建设者们一起,沿着先辈的足迹,把最美的青春奉献给西藏,把温暖和光明送到雪域高原上的每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