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昌都新闻>

“康老虎”的昌都往事……

2020-11-30 11:56 来源:昌都发布 点击:0

尽管离开昌都已经快60年,今年90岁高龄的康虎振依旧记得解放初期昌都的云南坝、四川坝、马草坝等地方

“康老虎”的昌都往事

 

康虎振与夫人石银爱合影
 
9月25日,记者在成都拜访了因打仗勇猛、在战友中有“康老虎”美称、今年90岁高龄的康虎振将军。

 

老人和蔼可亲,握着记者的手,接受了拍照请求,说到西藏特别是说到昌都特别激动,但由于身体原因,无法长时间叨扰,他的长子康新平在父亲口述的基础上,代为转述和补充了当年的昌都往事。

 

康虎振1930年3月生于山西洪洞。1945年7月入伍,参加过吕梁、晋南、豫西、豫东、淮海、渡江、进军西北、西南、两广等战役战斗。先后三次负伤,多次荣获嘉奖,荣立特等功、一等功、中功、三等功各一次。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率部参加昌都战役,1959年率部参加平息达赖集团叛乱。1962年率部参加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1979年1月率部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重创越军王牌三一六A师。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1990年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
参加祖国大陆的最后一场战役

 

1950年,康虎振在14军42师126团1营1连任连长,参加了从云南进军西藏、解放昌都的全过程。

 

“虽然过去了七十年,但雪域高原昼夜兼程的足迹一直萦绕在我脑海里,还是那样的清晰。每一次艰苦卓绝的战斗,都历历在目,令我永生难忘。”康虎振回忆时说。

 

1950年8月6日,康虎振所在部队经维西渡过澜沧江,翻过高黎贡山到达贡山,然后翻越松罗山,横渡怒江,直逼昌都。与十八军浩浩荡荡进军西藏不同,南线部队人数少,远离指挥部,沿途地理环境复杂,地形地貌多变。

 

“记得翻越高黎贡山,行进到半山腰瞬间狂风骤起,风雪交加。夜间帐篷外滴水成冰,大家只得挤在一起相互取暖。第二天到达山顶,全连出现缺氧症状。”据康虎振回忆,面对进军路上各种恶劣环境,全连相互搀扶着,过悬崖、越森林、穿深谷、翻大山,经过一个多月艰难行军,终于到达桑昂曲宗察瓦龙地区的门空村。

 

10月初,42师126团的1营、2营和125团3营投入战役行动,任务是歼灭碧土和盐井地区的守敌,配合主力部队攻陷昌都。

 

经侦察发现,碧土驻扎有一个代本(一个代本等于一个团)藏军,约500人枪,布置于梅里雪山到碧土一带。

 

部队决定兵分两路,迂回奇袭,争取全歼该地之敌。一路由营长郭献璜和连长康虎振带领1连和民族工作队于6日深夜出发,8日拂晓摸到碧土后侧,占领有利地形,堵死敌军后逃之路。一路由2连和3连急行军190里,突击攻占碧土。这次战斗俘虏藏军总指挥官兼左贡县县长多东吉司以下官兵400余人,缴获钢枪100余支。

 

12日,康虎振率部队攻入盐井,守敌第三甲本(相当于1个连)仓皇北逃。至此,南线部队解放了碧土、盐井、门空及整个察瓦龙地区,圆满完成了昌都战役中的战斗任务。

 

“战斗中,我们部队无一人伤亡。”这无疑是康虎振及所有南线部队参战人员的最骄傲的事。昌都为家

 

昌都战役的胜利,打开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大门,随后部队开展了大规模文化学习活动,康虎振被选送到武汉高级步兵学校学习。1955年毕业分配到18军53师独立高射炮营任参谋长,再次回到昌都,担负起保卫和建设昌都的重任。

 

为带动干部战士扎根边疆、树立长期建藏的思想,康虎振写信回山西洪洞老家,让爱人石银爱来昌都共同生活。“进军西藏时,张国华军长坚决执行党中央的命令,背着刚满周岁的女儿,带领部队从四川出发解放西藏。今天党叫我们长期建设西藏,我们要向老首长学习,把家搬到西藏,搬到昌都。”石银爱对那封信记忆犹新。

 

在他的表率下,官兵们的思想更加坚定了,并纷纷以实际行动投入到生产建设中,以西藏为家,以昌都为家。

 

安家建设,关系到安定军心民心的稳定,康虎振深知这一点。为此,他带领部队一边进行战备训练,一边组建砖瓦厂,一边动手修建营房。木工、砖瓦、砌墙等一切工程都是官兵们自己动手,边学边实践边干。

 

“雪山下面云南坝,金珠玛米建新家,修通公路连北京,藏汉兄弟是一家。”这首诗生动记录了当年他们建设昌都的场景。

 

当一栋栋简易土坯营房在云南坝建起来,战士们住上了结实舒适的营房,都兴奋地说“在昌都,我们住过牦牛棚子、住过帐篷、住过地窝子,如今终于住上新房子”。

 

组织建设住房的同时,康虎振还提出自力更生解决吃的问题。按照部队编制,他将部队的家属编成连、排、班,组织开荒种菜、生产自给。刚开始她们种土豆、大白菜。后来,无论谁回内地学习、出差、探亲回来都会带来家乡的菜种子。四川的菠菜、山西的土豆、河南的红薯、山东的大葱,湖北的大蒜,等等,都逐步在昌都的云南坝、四川坝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在官兵们的共同努力下,短短几年间,昌都就完全变了模样,一座现代气息的高原小城初具雏形,人民解放军就此在昌都深深地扎下了根。半盒盘尼西林 

 

1955年,中央作出西藏“六年不改”的重大决策后,西藏工委、西藏军区根据军委《关于裁减军队数量加强质量的决定》,开始收缩工作,精简机构,紧缩开支。

 

那几年,康虎振送走了不少老首长、老战友。当157团政委王清洁奉命内调时,临别,王清吉的爱人易亚琛把半盆盘尼西林片留给他们夫妇。“我跟老王回四川了,内地条件好些,这个药是进口的,留下应急用。”

 

进口盘尼西林片,是当时消炎退烧最有效的药,非常稀缺。石银爱不懂医,也不知道药的用途和功效,但她牵挂着丈夫曾两次负伤的身体,总是把这半盒盘尼西林放在他随身带的文件包里。

 

有一次,康虎振到一营去检查战备训练和群众工作开展情况,到了江达县,营长向他反映,给藏族群众做好事不难,难得是看病没有药,现在有一家藏族老乡三口人发烧,都有两三天,营部医生的药箱已经空了,病人无药可医。

 

康虎振立即让警卫员从包里把那半盒盘尼西林片给营长,当知道药的来历,营长坚决不接。康虎振命令道,“赶快拿去用,再好的东西派上用场才有价值!”营长不得已接过了半盒盘尼西林,叫医生赶快送到藏族老乡家里。藏族老乡用上药很快退烧了,十分感谢金珠玛米,感激地说“银圆大药片小,药片比银圆更管用。”

 

这半盒盘尼西林的故事很快在团里、群众中传开了,成了战友间、军民间情深意切、互牵互挂的动人佳话,也成了提倡拒绝迷信、科学药物的生动宣传,许多新战士和家属自此也了解了盘尼西林的用途和功效,逐步改变了遇到头痛脑热就多喝开水,多盖被子发汗的土办法。

 

就是通过这样一件件的小事,昌都的民族团结不断加强,健康水平不断增强,生产不断发展,军民关系不断密切,形成了军民共建祖国边疆,同守祖国边防的大好局面。

 
 
 
 

昌都报记者与康虎振一家合影

采访手记>>>

最是那记忆深处的一抹红

 
康虎振将军,戎马一生,身经百战,战场上受过多次伤,是一位能文能武、军事指挥才能高超的老将军。他是昌都解放建设事业的实施者、亲历者、胜利者,他对过往的自豪、对战友的怀念,以及一个个刻骨铭心的故事,一段段无法忘怀的经历,向记者展现出一个久远、壮烈、温暖的记忆图景。
 

“我与西藏有着深厚的情谊,我深深热爱这片土地”康虎振经常这样深情地说。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发扬。作为正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记者从中汲取到了很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精神滋养和前行力量。希望更多的人能记者一样在他的故事中重温那段壮怀激烈的过往历史,沿着他们的红色足迹,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接续发扬老西藏精神,奋勇拼搏、艰苦奋斗,建设更加美好幸福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