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西藏新闻>

​“十三五”以来西藏水利事业发展:水润高原幸福长

2020-10-27 22:40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点击:0

2020年9月23日17时,拉洛水库水位涨至4298.03m高程(水库正常蓄水位),水库库容达到2.275亿立方米,标志着拉洛水库进入正常运行阶段,枢纽建筑物将接受设计水位下的全面检验。

2014年6月8日开工建设的西藏拉洛水利枢纽及配套灌区工程是“十三五”期间西藏实施的重点水利项目,位于日喀则市西部、雅鲁藏布江以南萨迦县及桑珠孜区境内。建成供水后,将为下游新增的18.4万亩耕地和24.12万亩林草地提供灌溉水源。“如果达到设计的灌溉水平,每年新增灌溉的经济效益可达2.4亿元,同时,也给易地搬迁群众提供了水利保障。”拉洛水利枢纽管理局局长杨军表示。

与此同时,在西藏湘河水利枢纽及配套灌区工程第五标段建设工地,虽然深秋凉意阵阵,但这里却是一派繁忙景象,187名农牧民正在紧张施工。青稞种植户洛桑顿珠笑着说:“盼望工程能早点建成投入使用,为我们带来更加充足便利的水源。”

“十三五”以来,我区水利改革发展规划总投资601亿元,比“十二五”规划投资增长237%,是“十一五”落实投资的8.6倍,实施了拉洛、湘河水利枢纽等重点水利项目,旁多水利枢纽等工程基本建成并发挥效益,极大改善了我区水利基础设施条件。

同时,“十三五”以来,我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规划总投资25.19亿元,把解决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作为水利脱贫攻坚工作的头等大事,开展全区农村饮水安全需求摸底调查工作,精准识别贫困人口中饮水不安全人口,农村饮水安全人口普及率达到99%,农牧区饮水安全问题基本解决。

那曲市申扎县牧民扎西说:“这两年政府给我们建了安居房,还通上了自来水,做出来的酥油茶也越来越香。”这是我区实施农牧区饮水安全工程给农牧民带来的摸得着的实惠。

沿拉萨河两岸的人行步道放眼望去,河水碧波荡漾。“以前,拉萨河两岸的环境不太好,河水也没那么清澈,如今,不仅河水清澈,两岸风光也越来越美。”家住仙足岛的市民平措扎西老人在河边散步时,看着风景如画的河岸,由衷地赞叹道。

拉萨河的成功治理,是西藏全面推行河(湖)长制的一个缩影。

2018年6月底,我区全面建立河(湖)长制。为顺利推进河(湖)长制的实施,我区坚持高位推动,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共同担任总河长,实行双总河长制,建立“党政同责”的责任体系;采用“河长制湖长制+精准扶贫”工作模式,落实水生态扶贫岗位人员参与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动员驻村干部、驻寺干部、青年志愿者、“双联户”户长担任基层河湖社会监督员,明确监督检查、举报等职责;设立企业河(湖)长,将各级企业负责人纳入河(湖)长制组织体系,促使企业在进行水电资源开发的同时,履行保护河湖的社会责任;按照“河长+警长+公众河长”的模式扩大河湖管护主体,为每个河湖配备1名警长和公众河长,采取招收公益性岗位、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解决一线工作人员不足的问题……

“十三五”期间,全区共设立22名自治区级河(湖)长、219名市地级河(湖)长、1530名县区级河(湖)长、4751名乡镇级河(湖)长、8229名村级河(湖)长,把河(湖)长制体系延伸到了村居一级。

全区建立了自治区、市地、县区、乡镇、村居五级河(湖)长体系,共设立1.4万余名河(湖)长,针对无人区的河湖,采用片区河(湖)长,实现全覆盖。阿里地区还将河(湖)长体系延伸到村民小组、自然村和边境点,确保边境地区河湖也有人管。同时,在河湖岸边显著位置设立了河(湖)长公示牌,标明河(湖)长职责、管护目标、监督电话等内容,全方位接受社会监督。

2019年以来,西藏聚焦管好“盛水的盆”和“盆里的水”,把全区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作为河湖强监管的标志性工作,全力推进河长制湖长制从“有名”到“有实”、从全面建立到全面见效。

此外,全区各级河(湖)长以“垃圾围坝”整治和“清四乱”等专项行动为重要抓手,积极履行巡河、管河、护河、治河职责,河湖管理保护实现常态化、制度化,乡镇、村(居)定期组织水生态岗位人员开展河湖沿线垃圾清理工作,做到守水有责、守水尽责,开创全区河湖管理与保护工作新局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形成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