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西藏新闻>

山南市农业农村工作扫描: “农”墨重彩谱华章

2020-04-23 15:47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点击:0

人勤春来早。春分以来,雅砻大地,到处是忙碌的景象,广大农牧民群众正抢抓农时,忙着清理水渠、播种青稞……

近年来,山南市以乡村振兴为总抓手,以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为目标,狠抓农业农村工作,不断激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农牧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产业强起来 农民富起来

“以前,除国家政策性补贴外,家里基本没有其他现金收入。现在,在村里办的合作社上班,不出村每月就能领到工资3000元。靠这些收入,我们家实现了脱贫。”隆子县才麦村沃洛特色产品综合销售有限公司,是山南市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特色产业,在这家公司上班的益西康珠告诉记者,公司主要生产黑糌粑、白糌粑、豌豆粉、辣椒面等特色产品,同时还帮助别的合作社销售特色产品,目前,公司累计销售额达158.96万元,净利润79万元。

抓好产业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

去年,山南市在农业农村领域实施项目179个,总投资33.6亿元,积极推进贡嘎县万亩青稞种植基地、隆子县万亩黑青稞种植基地、加查县万亩经果林种植基地和隆子县百头藏猪养殖基地建设。同时,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的主导作用和农牧民的主体作用,实现集体增实力、农牧民增收益和产业增效益的有机统一。目前,这些基地已成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带领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引擎。“在村集体经济的带动下,群众的增收途径多了,生活比以前富裕了。”益西康珠高兴地说。

告别“脏乱差” 乡村换新颜

一条条硬化道路干净整洁,一个个农家小院房前屋后不见卫生死角,家禽粪便污染物定期集中处理,村里排水沟不再堆积杂物和垃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来,加查县冷达乡共康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农村的居住环境和城里差不多了。这些都是党和政府带领我们搞人居环境整治带来的变化,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共康村群众扎西说。

共康村的变化是山南市农村人居环境大为改善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山南市从农牧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人居环境突出问题入手,起草了《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重点工作任务分解方案》和《2019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要点》等指导性文件。组织群众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春季、夏季、秋季战役,清理农村生活垃圾26639吨,发动农牧民群众投工投劳265866人次,发放宣传资料52940份、张贴宣传标语6468条。

此外,山南市还积极推进“厕所革命”,按照“一村一档、一户一卡”的要求,建设户厕22184户。从严落实“一控两减三基本”,大力开展农牧业污染防治宣传教育,大力推广标准农膜,提升农民群众农膜回收意识和环保意识,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强化农技服务 助力农业发展

春播以来,扎囊县扎其乡藏仲村的田地里,经常能看到科技服务技术人员忙碌的身影。他们指导农民群众科学种田,宣传科技知识,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农牧民群众增收。

去年,山南市共选派19名科技服务技术人员,以6个粮食主产县辐射带动6个高寒县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工作。结合实施绿色高质高效任务,在6个项目县区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28万亩。此外,还组织科技专家对全市科技服务技术人员、农牧民群众开展各类培训宣传110场次,参训人数达12800人(次)。

此外,为了促进农牧民群众增收,山南市结合县区实际细化分解增收任务,逐一签订增收责任书,草拟了《山南市农牧民增收实施方案》,大力实施惠民政策扩面、民生兜底保障等工作措施。通过落实项目投资向农牧区延伸,引导群众参与项目建设;组建务工联队,扩大增收渠道;发展特色种养业及其加工业,提高群众收入;加快土地制度改革,推动耕地、草原流转;及时兑现惠民补贴、补助等政策措施,有效促进了农牧民增收。据统计,去年,山南市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14122元,增长1625元,增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