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2 08:14 来源:昌都发布 点击:0
聚焦卡若香猪产业系列报道(下)
——卡若香猪产业观察·配套篇
在昌都市卡若香猪产业援藏“小组团”的帮助下,多伏卡若香猪养殖基地的外销渠道渐渐有了眉目。然而,专用屠宰设备、排酸室、冷藏库、冷链物流、精深加工的缺乏,依然限制着卡若香猪的大单外销以及产品附加值提升。
“昌都市卡若香猪产业要做大做强,亟待补上屠宰、加工、运输等配套短板,打造完善的产供销‘一条龙’服务。”近日,西藏长昌农业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林龙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你看看,猪头、猪蹄、猪背都还有那么多毛!”8月1日,林龙送出的53头卡若香猪白条(宰杀后去毛、去内脏后的剩余部分)被昌都的客户“无情”地拒收了。
林龙有些不好意思:“我重新处理干净,再帮您送过来!”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牲畜必须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多伏卡若香猪养殖基地出栏的卡若香猪,统一送到卡若区唯一的生猪定点屠宰场屠宰。然而,该屠宰场采用的是屠宰三元猪的设备。
“卡若香猪体积只有三元猪一半,用屠宰场的机器屠宰,褪毛不干净,还会损坏皮、肉,既影响外观,又影响品质。”林龙无奈地说。
昌都客户要的这批卡若香猪白条,林龙花了8000多元,选择机器屠宰。结果,效果很不理想。林龙只好将白条重新拉回屠宰场,借用屠宰场的水电和场地,又花了8000多元请人工再处理。
而冷链物流板块的缺失,也极大束缚了卡若香猪的外销。
9月初,多伏卡若香猪养殖基地获得一单来自重庆的30头卡若香猪白条的订单。没有专业的冷链物流车,林龙团队只好将白条放在装满冰块的泡沫箱里,用普通货车运往重庆。
“一是采购量比较小,二是这批白条不是正式上市,三是昌都到重庆路途相对较短,不然就没辙了。”林龙说。
而这样的运输方式,显然不适用昌都到福建。因此,福建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在帮卖猪时,既要解决“卖给谁”的问题,更要解决“怎么运”的问题。
产业发展,任重道远
林龙介绍,卡若香猪出栏后,外销一般需经屠宰、排酸、冷藏、冷链运输等环节,才最终上市。
屠宰环节,林龙期盼昌都市尽快引进适合卡若香猪的屠宰设备和屠宰线,“不然,量大的时候,人工屠宰处理不过来”。
卡若香猪在屠宰以后,体细胞会失去血液对其的氧气供应,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从而使新鲜肌肉pH值下降而呈酸性,肌凝蛋白与肌纤蛋白结合成肌纤凝蛋白,并最终使肌肉收缩。
“现宰现卖的热鲜肉不需要排酸,冷鲜肉、冷冻肉都需要排酸,以保证猪肉口感、抑制细菌生长。”林龙说,卡若区现有的生猪屠宰场并没有可供使用的排酸室、冷藏库。
而根据农业农村部相关规定,为了严控疫病流行,牲畜活体只能区域内流通,肉品提倡冷链物流运输。多伏卡若香猪养殖基地,急需配备冷链物流车。
此外,精加工(分割)和深加工的短板,也制约着卡若香猪附加值的最大化。“超市里的精品肉,分成排骨、里脊、蹄髈等品种,就是分割的结果。它比白条的市场价值高出许多。此外,熏制腊肉、香肠等深加工食品,肯定也比只卖肉品原料赚钱。”林龙说。
如何解决卡若香猪产业的配套短板问题?记者采访了福建援藏干部、市国资委副主任郭永兴。
郭永兴介绍,市属国有企业邦达工贸有限公司旗下有一块地,原先属昌都肉联厂。该场地现有3条屠宰线,并配有排酸室、冷藏库等。但除了冷藏库有少量物品储存外,其余部分基本处于停工状态。
“我们正努力打通卡若香猪等农特产品的销售渠道,而后端的销售做起来了,就要往屠宰、排酸、冷藏、分割、冷链物流等产业链前端延伸。”他表示,下一步,具有国资背景的昌都市蓝天圣洁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可能租用邦达工贸有限公司的场地并对屠宰线等进行相关改进,同时与对口援昌省市中具有丰富食品加工经验的企业合作,打造蓝天圣洁高端品牌,争取让昌都市具有比较优势、竞争优势的农特产品实现价值最大化,让昌都市农牧民实现收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