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发人深思、令人难忘。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立德树人,是教育事业发展必须落实好的根本任务。
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号召:“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
从“宝藏老师”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帆,到“带着信仰扎根思政课讲台”的华东师范大学教师闫方洁;从“伏案400分钟只为课上45分钟”的天津师范大学思政课教师王雪超,到“在解题中渗透育人思想”的长沙理工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青年教师谭艳祥……越来越多的教师按照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积极修为,努力将课堂作为发挥自己作用的主要岗位,切实承担好铸魂育人的时代重任。
著名植物学家、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钟扬生前在复旦大学讲课(2014年5月5日摄)。 新华社发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推动下,我国思政课教师队伍持续壮大、结构不断优化、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形成了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师者行为世范,方能传道授业解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教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揭示了教师职业发展的内在规律,赋予了师德师风新的时代内涵,为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等相继出台,推动教师党支部成为教育党员的学校、团结群众的核心、攻坚克难的堡垒。
——大中小学教育、宣传、考核、监督、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逐步完善,“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划定师德“红线”,覆盖大中小学完整的师德建设制度体系加快建立。
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生前带领学生实习(2009年11月29日摄)。 新华社发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持续进行,一大批优秀教师塑造了当代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和感动中国的光辉榜样。
黄大年,吉林大学教授。他放弃国外优厚待遇毅然归国,为填补国内尖端技术空白耗尽心血。
钟扬,复旦大学教授。在生命的最后16年,他扎根青藏高原,带领团队收集上千种植物的4000万颗种子,盘点了世界屋脊的生物“家底”。
李保国,河北农业大学教授。35年里,他的足迹踏遍太行山区所有县,全心全意服务于太行山10万群众脱贫奔小康的梦想。
……
浙江杭州市学军中学原校长、贵州黔东南州台江县民族中学校长陈立群(右)在台江县台盘乡南庄村家访途中与学生交流(4月16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如璀璨星辰,榜样的光辉照耀神州大地。
退休后的陈立群怀着“一生只做一件事”的教育情怀,谢绝民办学校开出的百万年薪邀请,来到贵州台江担任中学校长,让自己的扶贫支教攻坚战战果辉煌。
著名作物遗传学家卢永根院士罹患癌症,却将毕生积蓄捐献给华南农业大学设立教育基金,用于奖励贫困学生与优秀青年教师。
在河南信阳绿之风希望小学外,面对飞驰而来的三轮车,教师李芳一边大声呼喊着学生们快让开,一边以身挡车快速推开身边最近的4名学生,为救学生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生命的光辉,点亮了孩子们的未来。他们一生惦记着学生,却唯独忘记了自己。
“很多事迹感人至深、催人泪下。这就是人间大爱。”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习近平总书记字字恳切,饱含着对教师的浓浓情意。
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作物遗传学家卢永根生前在华南农业大学的实验室里(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华南农业大学供图)
参加培训、检修教学用具、准备秋季学期课程……在刚刚过去的暑假里,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杨家岭福州希望小学的老师们一直在忙碌。
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看望教职工,并关切地询问教师待遇状况。老师们难忘他当时殷切的嘱托:“教育很重要,革命老区、贫困地区抓发展在根上还是要把教育抓好,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山里娃的未来,终归要由乡村教师合力托举。
“跟4年前相比,我们的教学环境已经今非昔比。”37岁的语文老师张燕感慨。学校不仅配备了现代化教学设备,还与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小学、福州市鼓楼第二中心小学等建立教育合作结对机制,为老师们提供更多“走出去”学习的机会。
硬件配齐、软件跟上,一直被视为教师队伍建设中短板的乡村教师难招难留等问题正在一一破解。
陕西省延安市杨家岭福州希望小学合唱社团的学生在合唱(4月24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2015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
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这份专门指向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文件,让全国330万乡村教师看到了春天。
“国家给乡村教师的这些支持,既是一种鼓励,更是一种鞭策,我只要干得动一天就要坚守一天。”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大田坝镇文沧村德斯立小学教师张有国说。2019年发布的《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9》显示,根据抽样调查,83.46%的乡村教师愿意继续留在乡村学校任教。
直面短板、定向施策,乡村教师境遇之变,正是近年来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的趋势缩影。
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今日之中国,仍然面临着一道道教育难题:一边是城市里名校资源供不应求,另一边是乡村教育捉襟见肘;一边是考试“指挥棒”让孩子们对分数苦苦追求,另一边是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
在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忠良乡山界教学点,教师陶凤英在辅导学生学习(6月4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教师,是解决这些矛盾的关键。
以改革为主线,坚持问题导向,始终为教师想办法、做实事、办好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被认为是“直抵人心”的制度性改革,为形成一支肩负教育强国重任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保驾护航。
——这是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作出的顶层设计。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描绘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宏伟蓝图,围绕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不断提高教师地位待遇等方面提出具体举措。
——这是真金白银的巨大投入。为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中央财政2013年至2019年累计投入经费135亿元,支持实施“国培计划”。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中央财政2013年至2019年累计安排奖补资金198.2亿元,实现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全覆盖,每年惠及约127万乡村教师。
——这是留住好老师的实际举措。全面推行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设置正高级职称,打破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天花板”,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正在形成。
——这是培养好老师的不懈努力。通过全国各地各校师范生教育内容、形式、师资、基地、经费等全方位改革,教师教育布局结构逐步优化,一个开放、协同、联动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正在建立。
一份份文件、一项项政策、一个个夯基固本的行动,化作教师们砥砺奋进的动力。
在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下坳镇隆麻小学,一名老师给学生上课(2018年11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国教师队伍建设迎来大好局面——
2018年,全国有各级各类学校51.88万所,比上年增加5017所;专任教师1672.85万人,比上年增加45.96万人。同时,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99.97%、99.86%和98.41%。
各地健全教师补充机制,完善编制管理,通过定向培养、支教、转岗培训等多种方式,重点解决乡村教师短缺问题。2018年国家督导评估认定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的338个县,新补充教师共约22万人,其中,音乐、体育、美术、科学、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约4万人。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
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崭新起点,面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1600多万名中国教师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民族复兴的接续奋斗中砥砺前行,必将汇聚起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磅礴力量,坚定托起民族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