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08 05:47 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 点击:0
我在哪里发生的不幸,就把我埋在哪里——1994年2月26日凌晨3点,孔繁森在日记里写下这段文字。9个月后,他把生命献给了西藏,这个离他家乡山东聊城几千公里外的远方。
清明之际,在西藏林芝市鲁朗小镇揭幕的全国援藏展览馆里,记者重读孔繁森的日记,依然泪落满襟。
身边一位藏族大哥鼻翼抽动,双手合十,念念有词,似是为逝去的孔繁森书记祈祷。
就在孔繁森去世的1994年,中央决定按照“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方式开展对口支援西藏工作。20多年来,一批批援藏人员继承发扬“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和孔繁森精神,与西藏各族干部群众并肩投身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伟大实践。
巨大的贡献,也伴随着巨大的牺牲。西藏平均海拔4000多米,很多地方被视为“生命禁区”。在这里,每个援藏人员都会思考无常与生死。缺氧、高寒、低压等恶劣气候环境,以及出差途中频发的雪崩、塌方、泥石流等灾害意外,威胁着他们的健康乃至生命。不少人胸闷气短头疼欲裂,为了坚守工作岗位,每天要吃下一大把安眠药和降压药;不少人的宿舍夜不闭户,以便突发健康状况时能得到及时救治;不少人在病痛和危险中,怀着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愧疚,悄悄立下了遗嘱……
“世界屋脊”也是精神高地。全国援藏展览馆里,陈列着登山的手杖、遮雨的斗笠、御寒的棉大衣,还有扶贫开发的成果、救死扶伤的锦旗、影像中雪域高原的今昔对比,以及一本本随感诗篇,一页页家书日记。观之思之,初心的召唤沸腾了满腔热血,家国的情怀拨动心弦触达灵魂,信仰的光芒刺痛双眼让人泪目……
“去西藏,是任务,也是荣誉。”年轻的医生赵炬如是说。
2016年7月,赵炬加入安徽省第二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进藏不久的他,工作中突发颅内夹层动脉瘤破裂,陷入深度昏迷,继而进入脑死亡状态。按其遗愿,家人签署了器官捐献同意书。
在一个清晨,赵炬最后一次被推进手术室。他的多个器官被移植给急需的人,肾脏拯救了一名尿毒症晚期患者,眼角膜让两位盲人重见光明。
赵炬的人生永远定格在41岁。然而,他的生命之炬仍在燃烧。
“生命就这么长,要把最宝贵的时光献给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钟扬如是说。
作为植物学家,钟扬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援藏多年,他把论文写满高原。他每天工作近20个小时,带领团队盘点世界屋脊的植物“家底”。在海拔6000多米的珠穆朗玛峰北坡,他攀登到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
2015年5月,钟扬因脑溢血被送医抢救。尚未度过危险期的他便口述对援藏工作的思考,请人记录下来交给党组织。1年后,他不顾医生告诫重返高原。2017年9月,钟扬在出差途中遭遇车祸,53岁的生命戛然而止。
绍海云、傅全志、何文英、李登国、王新国、陈北信、韩伟、程云书、张宇、王卫东、干爱忠、颜广宇、杨建伟……全国援藏展览馆里,留下了烈士的英名。他们倒下时,还保持着工作的姿势。很多人来不及留下只言片语,而豪情壮志永远铭刻于山河大地。在他们的遗像前,人们敬献哈达和鲜花,寄托崇敬与哀思。
今天的西藏,人均预期寿命已提高到68.2岁,实现了15年免费教育,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仅剩的15万贫困人口也将在2020年脱贫。这是西藏各族同胞共同奋斗培育的硕果,其中也有一批批援藏人员汗水和鲜血的浇灌。
钟扬曾说,高山雪莲带给他启示:当一个物种要拓展其疆域而必须迎接恶劣环境挑战时,总是需要一些先锋者牺牲个体优势,以换取整个群体新的生存和发展。
让西藏实现小康,需要有一批甘于奉献、敢于牺牲的党员干部负重前行。
春回高原,欣欣向荣的西藏迎来八方游客,有不少人到访驻足全国援藏展览馆。
雪域高原的圣洁美景,荡涤着人们的心胸。而援藏人员的崇高品格,更给人以精神的洗礼、灵魂的净化。
雪山处处埋忠骨,壮志未酬誓不休。
(新华社拉萨4月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