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西藏新闻>

藏式面具的历史及其发展探源:千古神韵 万相生辉

2019-03-27 23:02 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 点击:0

5.jpg

图为由绿松石、红珊瑚等镶嵌而成的藏式面具。

6.jpg

萨迦泥塑面具在制作工艺上进行了创新。以“长寿老爷”为例,原来都是在泥塑上进行着色即可,而现在,萨迦泥塑面具手工艺人会在原有着色基础上,将“长寿老爷”画上去的胡须改为牦牛尾巴的材质,牙齿则使用了山羊骨,让面具看上去更加活灵活现。 ◀图为几种传统式样的萨迦泥塑面具。

7.jpg

图为萨迦泥塑面具手工艺人在为面具着色。

8.jpg

图为八廓东街上门口挂满各种藏式面具的店铺。(图片均由记者 谢筱纯 摄)

 

核心阅读

面具,是人类生活中一种普通而又特殊的文化现象,它历史久远,几乎遍及世界各地,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发挥着不同的社会作用。

早在远古时期,面具就成为了人类的重要工具之一,既能作为狩猎、战争时的一种防护武器,还能作为祭祀时沟通天地的工具,亦是一种图腾崇拜的象征。

随着人类不断发展,许多地方都孕育出极具地方特色与魅力的面具,经常在各种舞蹈、戏剧和民俗活动中出现:日本的能面、威尼斯面具、中国的傩面等等。 而在西藏,独特的文化氛围使藏式面具在国内各种面具中独树一帜,在世界范围内也独一无二。藏式面具,不仅种类丰富、特色鲜明,其发展历史也源远流长。

回溯浅谈

藏式面具的出现与全世界其他民族的面具产生原因基本一致,都与原始居民的生活与精神相关。早在原始氏族社会,西藏已有“绘面”习俗,即古代的战士在狩猎或作战前,用动物的血等来染红自己的脸,起到惊退敌人、鼓舞士气的作用。这一习俗被许多研究学者们看作是藏式面具产生的一个基础。而后,藏式面具随着藏族人民精神世界的丰富逐步走向成熟:面具先与苯教结合,又与佛教融合,并以羌姆和藏戏的形式走向民间。 直到八世纪赤松德赞时期,藏族民间歌舞、宗教艺术及百艺杂技表演,特别是各种拟兽歌舞,包括戴人物面具模仿生活进行表演的艺术流行一时,在历史上发展到一个高峰时期。而此时,也正是面具艺术开始它蓬勃发展之路的开端。 一直到十四、十五世纪汤东杰布时代,古老拙朴的白面具戏吸收了民间歌舞、原始祭祀艺术、图腾舞蹈,宗教舞蹈羌姆及其他面具艺术的因素,形成了后期新派的丰富精致的蓝面具戏,其间,藏式面具艺术也得到了更为丰富多彩的发展。

随着生活的进步,藏族群众的生活和精神世界多姿多彩起来。从最初的“绘面”,到原始祭祀中的动物面具,再到富有宗教气息的神魔面具,接着是多样的人物面具。直到今日,藏式面具的鲜明颜色和独特造型依然吸引着许多爱好者的追捧。

多姿多彩

人们耳熟能详的《说唱脸谱》里唱道:“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紫色的天王托宝塔,绿色的魔鬼斗夜叉……” 藏式面具也在颜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

就藏戏面具而言,除了大家熟知的蓝色温巴面具外,还有绿、白、黄、红等颜色的藏戏面具,分别代表着不同的身份和性格。

白色象征着圣洁,哈达便是最好的佐证。白色的藏戏面具表示人物性格纯洁、善良、温和。

黄色在西藏也是一种备受尊重的颜色。在藏戏中,黄色面具代表容光焕发、功德广大、知识渊博的圣人和仙翁。

绿色代表柔美,文成公主就被认为是绿度母的化身。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看到女性身着绿头巾、绿松石装饰、绿色衬衣、绿色邦典等装饰。绿色的藏戏面具特指女性角色,象征贤良智慧、美貌端庄,属于拥有慈悲胸怀的女子。

红色是耀眼而神圣的,藏戏表演中,红色面具象征权力、正义,表示足智多谋、智勇双全,带深红色面具的角色通常代表着国王,浅红色面具则代表臣子。

生活在高原上的藏族群众对简洁强烈的色彩赋予了各种想象,使得藏戏面具更生动,富有人情味。

承古拓新

萨迦的泥塑面具、达孜的布制面具、白纳村的铜制面具,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藏式面具的花样越来越多。

我区也采用了多种方式,精心保护珍贵的民族手工技艺,将文化传承和产业发展有机结合,使藏式面具制作技艺得到了保护和传承。

2013年,藏式面具成为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近年来,西藏旅游市场持续升温,藏式面具也受到了游客的喜爱。

在八廓街两旁林立的商铺里,就可以看到一些宗教面具和藏戏面具,还有一些以藏式面具为灵感,新兴的工艺品面具,如藏戏面具书签。

工艺品类的面具价格比较便宜,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有木刻面具,也有金属质地的,适合挂在房间或者走廊做装饰品。

虽然藏式面具的销量在提升,销售范围也不只局限在西藏,但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制约着藏式面具市场的发展:制作成本偏高、体积大不易携带、市场上售卖的藏式面具质量良莠不齐等原因使藏式面具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