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02 10:11 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 点击:0
■导读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党和政府对师资队伍建设历来重视,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改善教师待遇,关心教师健康,维护教师权益,充分信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支持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得到普遍落实。
加措是高原教师队伍中很平凡的一员,他的事迹感动着无数人。让我们走近加措,零距离感受这位基层人民教师不一样的风采……
“青春是美丽的。一个人的青春可以平庸无奇,也可以绽放出美丽的火花;可以因虚度而懊悔,也可以用平凡却伟大的步子,走出辉煌壮丽的年华。”这是长期扎根基层村级教学点加措老师的人生格言。
正是在这条格言的指引下,1972年出生的加措,自1996年7月从山南市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扎囊县扎其乡民主村教学点,一直任教至今。一路走来,他的身后留下了一串串坚定的脚印,写满了勤奋、谦逊、严谨、求实……
艰辛的过往
扎其乡民主村是扎囊县最为偏僻的山村之一,山高路远,群众思想意识落后,贫困的现状促使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渴望走出大山,依靠知识改变命运成为每个孩子的梦想。为了孩子们的梦想,加措克服了种种困难,立足偏远村(居)教学点,用青春年华挑起沉甸甸的责任,这一干就是20多年。
1996年7月,加措开始担任村办教学点教师。当时没有教室,他将自家的三间房子改造后当作教室;没有课桌,砌土墩、搭木板做课桌;没有课本,跑到外地向其他学生借旧课本;没有学习用品,他把每月仅有的工资存起来给贫困生购买学习用品。
当时教学楼的房子是土木结构,屋顶漏雨严重,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之余,他争取村委会支持,对教室进行了维修,在此期间,他一直住校,义务负责监工工作。2000年,为确保该村每一名贫困户孩子都不辍学,他慷慨捐献了700元的生活补贴,当时他每月工资不到1000元。不仅如此,他爱生如子,每天中午烧茶供学生吃糌粑;每天早上他都把学生一个个接到学校,下午再一个个送他们回家。
舍小家为大家
民主村地处高寒的偏远山区,村民居住分散,孩子上学不便,群众的生活条件普遍较差。刚到教学点时,学生严重流失,学龄儿童大量失学。加措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于是,他白天坚持教学,下午放学后走遍每个村组,亲自登门上户动员儿童入学,了解孩子不能上学的原因。对有困难不能上学的,给他们提供部分学习用品,让他们入学;对在家放牛的孩子,给家长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动员工作,为了巩固劝学成果,他跑遍了该村的家家户户,坚持年年动员,日日坚守。
“功夫不负苦心人”,在他不懈努力下,该村甚至该区域适龄儿童入学率不断上升,由1996年的40%上升到2006年的100%,同时对于个别休学或辍学的学生,他坚持不舍弃、不放弃,定期不定期上门家访、慰问、动员,克服困难,竭尽全力地进行救助,将辍学率降到了最低。
对教育事业挚爱的他,家庭却十分不幸。一家四口人,妻子身体状况不佳,无法下地干活;两个小孩,大的在扎囊县中学读初中,小的在扎其乡第一小学读小学。除了他自己微薄的工资外,无其他任何经济来源。就连妻子生病住院的医药费都是通过大家捐助和亲戚垫付的,至今仍未能还清债务。即便如此,他依然不计个人得失,欣然受命,积极投入工作。他总说:“有党的好政策及大家的关心帮助,我不怕,也没有后顾之忧”。
桃李满天下
寒来暑往,雁来雁归,在他的培养下,教学点先后送走了1500多名学生,至少有100多人已成为国家工作人员,活跃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行各业中,其中有从事警察、医生、教师等各种职业。他让偏僻贫穷的乡村孩子实现了梦想,踏上了正途。
有容乃大,无欲则刚。在工作中,加措力争做一个有爱心、有担当的人。他以学校利益、学生利益为重,得到了大家的认可。1997年9月10日,在第十三个教师节被扎囊县人民政府评为“优秀班主任”;2007年教师节被扎囊县人民政府评为“优秀教师”, 2013年3月被山南地委、山南行署授予第二届“感动山南十大人物”,2013年入选教育部“师德教育专家库”,2015年被评为“全国师德楷模标兵教师”,2015年9月被评为“全国最美乡村教师”,2017年2月被山南市扎囊县委、县政府评为“最美扎囊人”。
面对各种荣誉,他总是十分淡定:“千奖万奖不如孩子们的夸奖,金杯银杯难比老百姓的口碑”,正是这种豁达,让他在传道授业解惑的道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