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23 13:29 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 点击:0
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访西藏社科院当代西藏研究所副所长郑丽梅
记者 郑璐 实习生 白冰
近日,西藏社科院当代西藏研究所副所长郑丽梅就《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白皮书发表的重大意义、我区为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所作出的贡献等问题接受了记者专访。
记者:白皮书的发表有哪些重大意义呢?
郑丽梅:发表《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白皮书,公布改革开放以来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的状况和巨大成就,反映了党和国家对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这极大鼓舞了青藏高原各族干部群众建设生态文明的信心和决心。
记者:我区为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哪些贡献?
郑丽梅: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正确处理保护生态和富民利民的关系,切实保护好西藏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确保西藏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在稳步推进西藏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同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在生态文明制度方面,基本形成西藏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努力推进自然保护区为主体向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转变,不断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建立野生动物肇事补偿机制。
在生态保育方面,实施了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工程和“两江四河”流域绿化工程等,如今草地生态系统稳定向好,实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双增”,湿地退化态势总体得到遏制,湿地生态系统进一步好转,珍稀濒危物种种群不断恢复和扩大,生物栖息地不断改善。
在环境质量改善方面,大力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大水土流失防治力度,切实完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推进了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加强城乡社区绿化美化,解决垃圾分类处理、噪声污染处理、污水排放、秸秆焚烧等问题,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建立了农村环境长效管护机制,改善了大气环境和人居环境质量。
在绿色产业方面,依托资源优势,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制定《西藏自治区循环经济发展规划(2013-2020年)》,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推动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培育特色品牌,加快特色农牧产业发展;建成多个中型水电站,开展光伏发电项目,基本构建了以水电、太阳能为主体的可再生能源产业体系;依托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发展生态旅游,成为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在科技体系方面,建成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22个,国控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站点18个;大力推动藏药材人工种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积极开展藏医药基础及应用研究,不断完善藏医药标准和检验监测体系。
在生态文化方面,实施重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项目,开展年度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宣传活动,持续开展净化环境、保护生态等志愿活动,将生态环保作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评选先进依据,积极推进水能、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的利用,推广共享单车、新能源汽车等出行方式,让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