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20 09:34 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 点击:0
自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西藏电力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巨大成就。随着“户户通电”和青藏、川藏联网等工程建成,逐步形成了藏中电网、昌都电网、阿里电网三个区域电网,电力供需矛盾和缺电问题得到极大缓解。2015年,历史性实现电力外送。电力信息通信作为支撑电网运行的重要传输通道,将发电、变电、输电、配电、用电、调度等环节连接在一起,是电网各环节运行的主要基础,是电力系统当中一个重要的支撑部分。电力信息通信网承载着电网重要的继电保护、稳定控制、生产调度、用电信息采集、视频监控等诸多实时类的业务,是电网重要的神经脉络。作为信通运维专业的技术领军人物,国网西藏信息通信公司(以下简称信通公司)副总工程师兼运检中心主任潘云停对西藏的印象是从9岁开始的,在此之前他一直生活在老家湖北孝感云梦县。在父亲的影响下,潘云停初中毕业考上西安电力学校,自此与电力结缘。
西藏电力信息通信网的守护者潘云停。
2018年正值改革开放40周年,西藏同全国一样,经历了40年的伟大变革,经历了40年的恢宏历程、历史巨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为了将改革开放40年来西藏在经济社会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充分展现出来,让更多的人认识西藏,了解西藏,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本报推出“纪念改革开放40年·为高原喝彩”大型策划报道,用人物真实故事反映西藏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我们希望各行各业的读者都能提供新闻线索,提供老照片或者老物件,讲述农民工、个体户、下海商人等群体在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故事,从侧面反映西藏的发展变化。西藏的一群人、一座建筑、一条街道……都可以成为我们的新闻线索。
征集热线:0891-6970000
征 集 令
阴差阳错考上西安电力学校
潘云停9岁时从老家湖北孝感云梦县来到西藏。父亲是随18军进藏的农业技术人员,进藏前在湖北省农科院原子能所工作。
那时候,他印象最深的是父亲半夜两三点钟起来用电炉烧水。家里的白炽灯基本不关,因为白天基本没电。半夜两三点钟来电了,灯亮了,父亲就赶紧起床,用一个镀锌铁皮桶在电炉上烧水。这一大桶开水就是一家人一天的生活用水。他曾经不止一次听到父亲感慨:这个电要是随时都有,不用半夜爬起来烧水,那就太好了!
每次父亲起床烧水,他被吵醒睡不着,就盯着桌子上的钻石牌收音机。收音机是用干电池的,闪着蓝色的光,他就在心里琢磨:电炉能烧开水,收音机能发出声音,灯能亮,都是因为有电,这个电究竟是什么东西呢?
电的奥秘还没有想清楚,有一天,潘云停趁父亲不在家,把家里的闹钟给拆了。闹钟是那种上发条的,有两个会眨的眼睛,他想弄明白闹钟为什么会眨眼睛,为什么指针会走。把闹钟大卸八块后,他却再也装不回去了,诚惶诚恐地等着父亲回来扇巴掌。让他意外的是,当父亲知道他为什么拆闹钟之后,居然没有惩罚他。要知道,那时候父亲一个月的工资才50多块钱,一个闹钟大约是小半个月的工资。
这种寻根究底的秉性,潘云停从小就有,并且一直伴随着他。初中毕业,他填报的第一志愿是警校,硬生生被父亲给改成西安电力学校。在父亲的眼里,学电力是最有前途的。1984年,潘云停考上西安电力学校热能动力专业,这是拉萨火电厂的首批委培生,共40人(其中一人病退)。通过四年学习,毕业后大部分分配到羊八井地热电站,其余的分配到拉萨火电厂。
十四年后带着女儿上大学
毕业分配的时候,父母准备给他在陕西秦岭电厂找份工作,但他拒绝了。他的同学和朋友大多在西藏,对于西藏,他有一份无法割舍的感情。
1988年,潘云停毕业被分配到拉萨火电厂实验室,从事热工仪表检修、继电保护、电力系统通信运维等工作。
由于人员少,在潘云停的印象中,除了电气运行,其他的工作比如热工仪表检修、高压试验、一次检修、二次检修、通信,甚至酸洗锅炉都干过。
秉承他一贯的“优良传统”,两年之内,他把身边所有的设备都拆了,有的还不止拆一次。正是在一次次拆解、还原设备的过程中,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各种设备了如指掌。
从1994年前后开始,不断有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到火电厂,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潘云停感觉以前学的知识不够用了。厂家来安装新设备的时候会进行简单的培训,但这些普通的安装人员不可能把技术讲得太清楚。要学习这些新技术新知识,还是要回到学校去。
2002年,潘云停参加成人高考,以458分的高分考入华北电力大学成人教育学院通信工程专业脱产学习。这一年,他已经32岁了。大三的时候,由于当时妻子在阿里狮泉河水电站建设指挥部工作,从西藏回内地的父母亲身体不好,不满11岁的女儿没人照顾,潘云停就将女儿接到学校。在华北电力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老师的帮助下,他和女儿住在学校地下室相依为命。课余时间,他除了辅导女儿的学习,还带女儿参观了北京科技馆、首都博物馆和其它博物馆,学习课外知识。
潘云停在检修现场(左)。
2006年7月,潘云停大学毕业后,调入西藏电力调度通信局(今西藏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任通信外线运维班班长、通信传输班班长。2008年6月调入国网西藏输变电分公司担任信通工区技术员。2012年国网西藏信息通信公司挂牌成立,潘云停任信通工程中心主任。目前,潘云停是信通公司副总工程师兼运检中心主任。
潘云停在检修现场(左)。
潘云停是西藏电力信息通信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1988年刚参加工作时,用的是那种带拨盘的老式电话机;交换机也是老式的纵横制交换机,要通过人工进行转接。2002年他上大学的时候,程控交换机已投入使用,但仍然大量采用载波机(是一种在高压输电线上传输话音及远动信号的载波终端设备)。而现在,光纤传输已经用得非常普遍,传输速率从刚开始的155Mb/s、622 Mb/s,升级到现在的10Gb/s。而藏中联网,已经用上了波分复用设备和大容量骨干光传输网(OTN)。去年西藏电力引入的IMS(IP多媒体子系统技术)行政交换系统,已实现三方可视电话和视频会议。而西藏电网的第一座智能化变电站——西郊变电站,也于2013年完成改造并投入运行。
在生产一线从事运维工作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潘云停参加了西藏电力主网所有变电站的通信接入,负责处置的各类信息通信设备故障、承担的光缆抢修任务不计其数。从一名普通的一线运维人员成长为西藏电力通信专业的专家,先后获得“国家电网公司先进工作者”、“西北电网通信专业先进个人”、“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他和伙伴们的足迹遍布每一个市地,经历过安多大雪封路的无奈,也欣赏了羊湖山顶那皎洁的月光;经历过波密山顶擦肩而过的泥石流,也欣赏了林芝布久乡盛开的桃花。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满园春”。 潘云停作为信通公司的首位兼职培训师,他将授课点由传统的教室转移到设备故障现场,边处置故障边传授经验,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和实用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身边一批批年轻的学员。他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加入到西藏电力信通事业当中来,而他负责的运检中心也成为西藏电力信息通信人才的培训基地。
这位年近半百的西藏电力信通人,还在“追求极致、技术至上”的道路上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