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西藏新闻>

西藏民族大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团结之花朵朵开

2018-06-12 08:49 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 点击:0

3月10日,体育学院举行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系列活动开幕式暨工布响箭展示体验活动;

3月20日,财经学院围绕“学校发展历史、西藏历史、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等内容举办民族团结知识竞赛;

4月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民族团结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相拥”主题三语演讲比赛;

……

在近60年的办学历程中,西藏民族大学始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月”活动,不断丰富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积极推进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发挥学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的示范作用,为实现培养社会主义新西藏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育人工作目标夯实了基础。

强引领—加强思想教育

学校把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责任和政治任务,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党委书记亲自抓、分管领导专门抓、各级部门共同抓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

形成以每年3月“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宣传月”为抓手,有重点、分层次的工作思路,形成思想教育引领、校园文化沁润、课上课下呼应、校内校外配合的工作格局,形成每年下发《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方案》统筹策划全年工作,明确工作责任,将民族团结教育贯穿全方位、全过程的工作模式。

与此同时,坚持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主线,注重从课堂内外两个渠道深入挖掘民族团结教育资源,加强实践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师生的头脑,以“五个认同”为目标,以反分裂反渗透教育为重点,不断强化民族团结教育思想引领,筑牢广大师生自觉维护民族团结、抵御和防范渗透的思想防线。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通过参观学校人权馆、安吴青训班、创新园等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实践教学中;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实践环节,带学生去实地教学,布置口述采访和调查新旧西藏对比的作业,组织学生唱红歌等;

——在《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教学中,灵活运用哲学原理,引导学生在尊重多元、包容差异的基础上,更要巩固一体、增加共同性,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

以马克思主义“五观”“ 两论”等思想政治理论为依托,以“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月”活动和“反分裂反渗透教育月”活动为抓手,以“三个离不开”教育、班级管理、维护校园稳定为依托,以入学教育、毕业教育、重要节点教育为重点,以校史馆、西藏历史文化博物馆等为教育基地,开展全过程教育和全方位教育,使广大师生构筑了维护民族团结进步的坚强思想基础。

创载体—找准教育切入点

“三联三进一交友”活动是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手段,是促进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载体。

因此,学校在创新民族团结教育载体、重视基层基础建设过程中,不断深化“三联三进一交友”活动,丰富内容、拓展模式,找准教育切入点,进一步凝练和推行思想政治教育进班级、进公寓、进活动的“三进三不漏”工作思路,创新教育模式和方法,引导学生进一步增强民族团结意识,使师生树立“五个认同”“二个不”和“三个离不开”的思想。

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活动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通过推进数字校园、民大青年等新媒体育人平台,构建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校园文化格局,深化校园文化活动与专业知识教育、素质拓展教育、综合能力教育、思想人文教育的深度融合。

在联系班级、联系学生、联系家庭工作中,将民族团结教育与党建、团建、班风学风建设、学生思想动态和班级管理联系起来;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帮助解决学生学习、生活困难和思想认识方面的问题;做好学生家长或家访工作,加强沟通联系,努力形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合力。

在进宿舍、进班级、进网络工作中,倡导不同民族学生混合住宿,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舍友关系;倡导不同民族混合编班,使各民族学生共学共进;通过建立理论学习QQ群、建设民大易班等措施实现民族团结教育进网络。

在各民族师生交朋友工作中,实现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增进不同民族师生之间的友谊,起到相互交流、互帮互学、共同进步的目的。

重实践—提升工作品质

学校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活动,将思想教育落实到学生行动上、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积极开展“民族团结从我做起”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家乡新变化”主题班会,引导学生珍惜国家当前改革发展的大好形势,树立“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的思想;

开展“民族团结手拉手”主题实践活动,凝聚班级向心力,增强各民族同学的交往交流交融;

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学雷锋、献爱心”实践活动,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延伸到校外、延伸到社会、延伸到当地;

开展参观革命圣地、红色教育基地、历史文化基地等活动,丰富实践内容,促进与当地各族群众的交往交流交融;

……

这些实践活动的开展,使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落实到了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使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看得见、摸得着、扎得深,取得了实效。

造氛围—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学校高度重视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与富有民族高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紧密结合,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理论的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师生坚持党的民族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以“春华秋实”校园文化品牌为依托,集中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延续整个春季学期,辐射到全年。

围绕“新旧西藏对比和感党恩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积极开展“春之风·迎接新时代”民族文化展示、“春之语·奋进新时代”征文大赛、“春之声·讴歌新时代”经典朗诵大赛、“春之思·赞美新时代”读书分享活动、“春之韵·描绘新时代”书画展示等系列校园文化活动。

开展开学“第一堂课”活动,以“走进新时代、畅谈新变化”为主要内容,讲授新学期第一堂课,教育和引导广大师生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共同的信念、共同的理想、共同的感情团结和凝聚各民族师生。

开展“民族团结先进宿舍”“民族团结先进班级”“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创建活动,发挥先进引领示范作用。

通过开展各种教育、宣传、文体活动,有力增进了各民族师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了各民族师生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