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各县新闻>

丁青:脱贫攻坚花盛开 ——“走基层 看发展”系列报道之一

2018-05-22 11:19 来源:昌都报 点击:0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充分反映昌都市各级各部门在“兴调研、转作风、促落实”行动中,“把握新时代、践行新思想、实现新作为”,昌都报社结合精准脱贫、乡村振兴战略、特色产业建设、构建富裕和谐文明昌都等重点亮点工作,于近期开展了“走基层  看发展”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本报从今天起陆续推出相关报道。
 
    伴随着初夏的到来,在藏东大地上涌动着一股股暖流,鼓舞着记者深入基层一线,去感受精准脱贫攻坚中鲜花盛开的扑鼻芬香。
 
带领群众走致富路的引路人:嘎玛泽加
 
    近日,记者来到丁青县觉恩乡觉恩村,在村“两委”办公楼里见到了身材高大的自治区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带领群众走致富路的带头人嘎玛泽加。36岁的他于2017年至今担任该村党支部书记。他带领村“两委”积极争取到15万元资金,实施了“诚心青年馒头店”项目。该店于2016年12月营业,安排了大德庆等多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每年每户可以增加近3万元的收入,可为村集体增收10万元。
    2017年,嘎玛泽加为觉恩村争取到总投资49万元的4座温室大棚建设项目,卓嘎等2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有机蔬菜,预计户均增收1万元,每个蔬菜大棚能为村集体增加收入4万元。
    今年3月,他在村里建起了“达曲蔬菜种植农牧民专业合作社”,   并分别与甘语仓特色农产品开发公司、百米马农业发展公司签订小蓝青稞种植项目合作协议和红土豆种植基地合作协议, 预计两个项目分别为该村群众增收200万元和100万元。村里利用集体经济的83500元收入,为全村255户村民购买了电饭锅和电烧水壶。他从乡政府争取项目资金7.5万元,为温室大棚修建蓄水池和花架子,以进一步拓展村民们的增收之路。
 
恩觉村易地扶贫搬迁点:卓嘎家的幸福生活
 
    在嘎玛泽加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觉恩村易地扶贫搬迁点,只见宽阔的大道两旁已经矗立起了一幢幢新修的一楼一底的传统藏式小洋楼。这里已实现了水、电、路的畅通,通讯、网络、教育、卫生室、科技、教育已配套。该搬迁点属于丁青县2016年首批易地扶贫搬迁建设项目,共涉及贫困户57户334人。
    在建档立卡贫困户卓嘎105.89平方米的新家里,妻子贡秋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卓嘎因身患残疾,家里主要靠妻子打点,他因事外出不在家。贡秋告诉记者:“以前我们家住在河边的土房子里,环境特别差,下雨的时候会漏雨。现在搬到了新房子里,水、电都不愁了,出入也特别方便。党的好政策,我们非常地感激。”
    卓嘎家共有人口10人,有7个孩子,主要因缺乏技术致贫。政府为她家解决了5名护林员的岗位,去年每个岗位有3000元的生态补偿,今年增加到了3500元。3个在校的儿女享受“三包”政策,其他的儿女都参加了职业技能培训,每月均有两三千元的收入。她和女儿次仁央宗一起在村里的大棚蔬菜基地务工,每年有接近一万元的收入。“在今年,我们家完全有望脱贫。”贡秋信心满满地说。

沙贡乡然强村易地扶贫搬迁点:扎西次确“安居乐业”
 
    在沙贡乡然强村,村党支部书记嘎玛次仁带领我们来到该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这里新建新房42套,涉及建档立卡户41户139人,同步搬迁户1户7人。
    低保户扎西次确家的房屋有100.18平方米,是去年搬进来的。他原先是无房户,靠租房过日子。全家共有4口人,有2个孩子,妻子顿珠朗措在当地抚养孩子,全家的收入全靠扎西在外打工。村里为他家安排了2名生态保护岗位,去年有6000元的收入,今年每个岗位增加了500元。他参加了专业技术培训,靠盖房子、搬运挣钱,每天收入有170到180元。5、6月份他到山上去挖虫草,大约有2万元的收入。7、8月份将去挖贝母,大约收入四、五千元。
 
甘语仓特色农产品开发公司:帮扶贫困生力军
 
    记者来到位于丁青县城的昌都市农业产业龙头企业——西藏甘语仓特色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路告诉记者,公司在2017年承接了县里的脱贫攻坚任务,得到了政府的产业资金扶持,准备打造2万亩小蓝青稞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现代化食品加工厂。
    公司在丁青县觉恩乡绒同村、卡龙村、觉恩村、巴河村推广小蓝青稞种植项目,其中实现土地流转基地1659亩,全作开发种植6246亩,共需发放土地流转和种子化肥、务工补助216万元。5月2日至5日,公司已经兑现了现金100万元,尾款准备于采挖虫草季节结束后兑现。觉恩乡卡龙村的扎西平措流转了31.8亩土地,获得了3.18万元的土地流转金和26000元的种子化肥劳力补助,这几天他一直沉浸在喜悦之中。
    公司根据生产需要,提供50至100名就业岗位,对员工进行标准化机械化操作技术培训。公司每年拿出本项目年终利润的30%作为扶贫分红资金,36户贫困户每户每年收入不低于5000元,公司还对特别困难的家庭额外补助每户每年3000元。
 
丁青农业生态产业园:带动农牧民增收的好帮手
 
    丁青县农业生态产业园位于协雄乡协麦村,成立于2017年5月,由惠民蔬菜种植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与津鹏公司合作成立。总经理吴子豪告诉记者,公司与惠民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采用劳务合作方式雇佣合作社社员四郎旺措等当地户1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66人从事农业种植,并与县人社局合作,进行了专业技能培训。
    据了解,公司普通员工每人每月工资3600元,管理人员工资为4200元。其中5月、6月为虫草采集月,公司为每名员工增加1400元虫草采集月补助,使他们安心在园区工作。2017年,公司给合作社的固定红利为5万元(17户社员户均近3000元),今后6年每年将递增10万元。
 
产业扶贫配套:切实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随行的丁青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工作人员张春文告诉记者,为实现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目标,相关部门为恩觉等村群众搭建起增收致富和长远发展的平台,将建设红土豆和小蓝青稞种植加工基地。其中,红土豆种植基地建设规模为2000亩,预计能实现脱贫44户217人(包括易地搬迁33户),户均增收10000元以上,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小蓝青稞种植加工基地位于觉恩乡和沙贡乡,协议建设小蓝青稞种植基地8000余亩,通过项目的实施,可以覆盖整个安置点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
    同样,相关部门为沙贡乡然强村易地扶贫搬迁点实施了产业配套项目,总投资350万元,新建每座320平方米的阳光大棚20座,以及相关附属设施,能帮助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户42户146人实现脱贫。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丁青县易地扶贫搬迁任务为1642户6525人。全县共开工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31个,截至目前已完工21个安置点,完成搬迁入住18个安置点,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982户4274人。为使搬迁群众早日入住,县里已安排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人员蹲点督促,力争5月30日全面完工并入住,并在每个安置点配套1至2个以上产业配套项目,助农尽早脱贫。
    记者手记:每个贫困家庭的贫困原因不同,每户的脱贫之路也各有差异。采访中,记者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清新气息——各族各界人士为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可贵精神,为农牧民打好脱贫攻坚战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