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04 14:43 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 点击:0
4月28日,对昌都市芒康县如美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巴邓来说,是个不同寻常的日子。这天一大早,他便来到县政府翘首等待着。
上午10点,重庆市第八批援藏工作队产业扶贫项目暨藏香猪寄养(代养)协议签约仪式在芒康县政府举行。作为丙方代表的巴邓认真看完合同上的最后一行字后,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为探索产业扶贫援藏有效模式,帮扶、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致富,重庆市第八批援藏工作队积极向重庆市农委争取援藏资金帮助对口援助的察雅、芒康、类乌齐三县发展藏香猪寄养(代养)产业扶贫项目。项目采取“重庆援藏工作队帮助建立国家生猪市场昌都市场(销售)、提供仔猪(寄养)+公司规模规范养殖(代养)+贫困户分红增收”模式,使贫困户有长期稳定的增收渠道。
昌都市委副秘书长、重庆市第八批援藏工作队队员罗雄告诉记者,藏香猪寄养(代养)是他们多方面权衡下作出的决定。
“目前,昌都市藏香猪现有存栏量仅8.21万头,规模化、标准化养殖量不足4000头,且销售渠道单一。而重庆市对口援助的芒康、类乌齐、察雅三县总存栏量近3万头,规模化养殖存栏量1200余头,是昌都市藏香猪的主产区。”罗雄介绍说。
为进一步了解昌都市藏香猪养殖情况,重庆市第八批援藏工作队积极奔走在昌都市各县(区)、乡(镇),深入各藏香猪养殖企业与农牧民群众家中,共话发展。
在走访过程中,重庆市第八批援藏工作队了解到,由于现代养殖技术缺乏、规模养殖企业示范效应差、社会投资少等原因,导致昌都市藏香猪产业发展进程缓慢,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效果不明显。而当地群众传统散养习惯的根深蒂固,使得藏香猪缺乏基础防疫与疾病防控,无法保证肉类品质,又限制了藏香猪的销售。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发展藏香猪产业,必须引进国家生猪市场打破销售瓶颈,扩大规模化、标准化养殖规模,让普通老百姓学到先进的养殖技术,打响藏香猪品牌优势。”重庆市第八批援藏工作队很快达成了共识。
目标已定,援藏工作队的队员们便迅速投入到实际工作中。
积极引进企业按国家生猪市场标准建立昌都市场,今年3月已上线运营,并争取国家生猪市场特制藏香猪相关标准,1000余头符合标准的昌都藏香猪已挂单销售;
积极联系各自帮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与他们沟通交流,说明藏香猪寄养(代养)产业扶贫项目的意义;
向重庆市农委争取56万元援藏资金帮助对口援助的三县购买藏香猪仔猪近800头;
召开5县区养殖企业座谈会,研究分析项目实施后可带来的效益;
……
“我们重庆市第八批援藏工作队每名队员均联系帮扶1至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45名队员共联系帮扶24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给每个建档立卡贫困户购买3头藏香猪仔猪,放在芒康县藏东康巴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和察雅县瑞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养殖,待商品藏香猪出栏销售后,由贫困户与养殖企业按照4∶6的比例进行利润分成。”重庆市第八批援藏工作队有关负责人对记者介绍。
芒康县藏东康巴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罗洪良告诉记者,在自愿的基础上,公司会优先聘用建档立卡贫困户在企业务工并学习藏香猪规模化养殖技能、标准化管理方法和市场化营销知识。
“我打算不久之后就去公司上班,学习藏香猪养殖技能,带领我的四个女儿一起用自己的双手和专业知识增收致富。”如美镇如美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格桑卓玛乐呵呵地说。
采访中,罗雄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藏香猪出栏标准体重为80—120斤,按每头100斤算,最低出栏价按每斤25元,每头猪最低利润为800元,按成本投入4∶6比例分成计算(贫困户4成、养殖企业6成),贫困户每头猪带来纯利润320元;藏香猪养殖周期为10个月,扣除哺乳期3个月,实际入栏养殖7个月,每年就有1.7批的出栏率,若把仔猪购买费作为发展基金滚动发展,按一户三头计算,贫困户每年纯收入总计为1632元。另外,如贫困户愿意在养殖企业务工,还可以获得务工收入。
“除了经济效益外,还可以传播现代养殖理念,示范引领建档立卡贫困户和群众学习现代养殖技术、改变传统的养殖习惯,带动昌都藏香猪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此外,以适度规模养殖和种养循环模式,逐步减少化学制品和药剂的投入量,减少面源污染,减少散养猪对自然植被的破坏,适度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芒康县委常务副书记、常务副县长王代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