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09 11:02 来源:西藏日报 点击:0
本报记者 周婷婷 陈志强 万慧
“我要好好学习新知识,才能保证完成党交给的工作和任务。”
“老百姓家有困难我都不帮的话,我还当什么党支部书记?”
……
像这样的话,土登尼玛还说过很多。正是这些平实的话语记录着他在平凡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
1984年7月,土登尼玛进入察雅县吉塘镇吉塘社区“两委”班子,2009年被推选为吉塘社区党支部书记。这些年来,土登尼玛怀着“村退出、户脱贫、民致富”的目标,团结带领社区群众齐心协力,扎实工作,全社区上下呈现出欣欣向荣、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学习:与时俱进不松懈
“政府很重视我们基层干部,多次组织我们到外地学习。回来后,我又反复钻研,把内容吃透后再讲给社区的其他人。”土登尼玛说。
为了让所学发挥作用,土登尼玛看准了“夜校”这个平台,驻村(居)工作队队员和土登尼玛成了业余老师,为大家解读国家的优惠政策,共同学习各种法律法规,把“夜校”办得红红火火。
“有一次,土登尼玛拿着‘四讲四爱’的资料书来找我们,问我们怎么去理解‘核心’的意思,我们就一点一点给他讲解。他的好学在我们这里是出了名的。”察雅县人大选派的社区党支部第一书记加永登达对土登尼玛赞叹有加。
随着吉塘社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来到吉塘镇谋发展,藏汉交流不便开始成为影响土登尼玛工作效率的因素之一。2016年,学习汉语被土登尼玛提上日程。
从自己的名字开始学起,土登尼玛先培养学习汉语的兴趣。他把儿子的语文课本翻出来,又让女儿买了一本《普通话水平测试》,就这样一边自己摸索,一边向驻村(居)工作队队员请教。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的土登尼玛已经可以用流利的汉语与大家交流。
土登尼玛的学习热情感染了大家,社区的其他人逐渐对图书室有了兴趣。汽修、蔬菜种植、果树栽培等实用型书籍经常被借阅一空。
发展:工作的动力和后劲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吉塘社区位于214国道旁,山清水秀,且离市区只有几十分钟的车程,土登尼玛便和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商量,建一个供游客娱乐休息的地方,于是,一个集旅游休闲为一体的“洒咧”营地成立了。
2017年,社区把“洒咧”营地承包给了一名四川商人,除了解决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问题外,每年还会有5万元收入,用于社区190户群众的分红。
除了“洒咧”营地,早在2012年,土登尼玛就动起了发展集体经济的念头。就在那年,他带动群众投资10万余元,先后建成了两个砂石场和1个电杆厂作为社区集体经济。考虑到当时缺乏资金和技术,便让致富带头人加贡顿珠承包,带领社区有劳动力的人共同经营。如今,这三个经济实体给社区每年带来45万元收入。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件件实事中,他为群众带来了实惠。在为大伙谋经济福利的同时,土登尼玛还十分注重解决群众的困难。
在没有去吉塘小城镇建设工地当搬运工前,向巴曲珍一年的收入无法满足家里5口人的生活所需。土登尼玛看到她家的困难,便为她争取了一个一天150元的工作岗位。如今,向巴曲珍的收入足以让一家人过上了好日子。
担当:肩扛责任一心为民
2016年,吉塘镇特色小城镇建设工作启动。为打消大家的顾虑,土登尼玛坚持入户为群众讲政策、讲发展前景、解决困难。
一开始,土登尼玛将特色小城镇建设需要搬迁的消息告诉家人,他妻子加拥一听,坚决不同意,她说:“现在我们还有地,可以种点青稞,到时候搬了,土地没了,果树也没了,我们吃什么?不能搬!”
“我们国家现在这么富强,不会不管我们的。”土登尼玛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做通家人的思想工作后,率先签订了征地协议。
土登尼玛多年来一心为民,在群众中威望很高,很多人家看到他签了征地协议,便也陆陆续续跟着签了协议。
在土登尼玛的协调下,短短2个月里,该社区190户群众里除了2户群众因为家庭原因暂缓搬迁外,其余搬迁工作全部完成。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今的吉塘社区,居民间团结和睦,大家用勤劳的双手共建风清气正、乡村和谐的新社区。
看着日新月异的吉塘社区,土登尼玛想让居民更富裕。“我愿意用毕生的精力和热情,和社区‘两委’干部以及全社区老百姓一道,撸起袖子加油干,把我们社区建设成为人人羡慕的‘四好新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