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05 09:51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点击:0
图为游客在札达县古格王朝遗址景区游览拍照。 本网记者 益西加措 晓勇 丹增平措 摄
在巍峨的喀喇昆仑山脉之南,在世界最高山脉之北,就是西藏的西藏,天上的阿里。
莽莽雪原,一望无际;巍巍雪山,峰岭嵯峨;江河湖泊,格外壮丽。
多少世纪,连绵起伏的喜马拉雅山以它天然的屏障,守护着这块神奇的祖国边陲要地。而今,这里有了现代化的机场,标准化的油路,生机盎然的绿化带……
雄奇阿里,正用如椽大笔描绘着宏伟蓝图。
创党建品牌,打造“藏西先锋·红色阿里”
2017年11月底,严寒早已来到这片藏西高地。我们采访组一行从狮泉河镇出发蜿蜒西行,抵达位于噶尔县昆莎乡的中共阿里分公委旧址。这段不算远的路程,带我们领略了至今依然是阿里人精神家园的重要标识。
一排排残垣断壁却顽强屹立着的泥墙,透过它们仍然可以感受到曾经的烟火气息和如磐初心。这个依然令人肃穆的地方,在没有一丝云彩的碧空下,仿佛诉说着当年艰难却火热的激情岁月。
中共阿里分公委旧址边上就是纪念馆,旧式军用书包、解放军的旧衣物、各种革命期刊、报纸与徽章……每一件老式物件,每一幅泛旧图片、每一段文字记载,无不印证红色基因。
透过纪念馆里175张图片、280多件实物及影视资料,全方位展现了半个多世纪前,革命先辈们解放阿里、建设阿里的历史进程。一张张生动的图片资料,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再现了进藏先遣连、阿里骑兵支队扎根边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光辉历程。
这是一片红色的土地,“先遣连精神”可歌可泣,“孔繁森精神”催人奋进。
近年来,阿里地委、行署牢固树立“大党建”理念,坚持党建引领、品牌筑基,以“促发展、保稳定、惠民生、助脱贫、增团结”为核心,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工作,为全地区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2016年,经过审时度势、反复研究,阿里地委、行署立足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果断提出了打造“藏西先锋·红色阿里”党建品牌思路,围绕基层党建重点内容,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彻底释放各个党组织主体活力、结构活力、制度活力、执行活力、效益活力,不断提升组织号召力、党员凝聚力和党建影响力,引领全地区基层党建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阿里地委书记朱中奎告诉记者,“藏西先锋·红色阿里”,紧紧围绕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贴“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这一主题,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纯洁性为目标,大力实施素质提升、基础强化、组织规范、党旗引领、产业扶贫、藏西旗帜、勤政廉洁、党群共建“八项工程”,全力打造学习型、堡垒型、效能型、服务型、攻坚型、创先型、清廉型、联创型“八型”党组织,立足红色资源、筑基阿里党建、彰显藏西先锋,用好中共阿里分工委遗址、先遣连遗址、军史馆、地区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资源,引导党员干部积极传承“老西藏精神”“孔繁森精神”“先遣连精神”和“阿里精神”,充分发挥党员的旗帜引领和党组织的红色堡垒作用,为阿里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红色资源激发前进动力。日土县以“藏西先锋·红色阿里”品牌创建工作为引领,提出了“日土先锋·边疆堡垒”品牌形象和“筑牢阵地、发挥作用、推动发展、树好形象”的品牌理念,突出“维稳、发展、民生、生态、服务”五个领域的党建品牌创建,使“日土先锋”深入人心。
如今,一批批红色第一村、民主改革第一村、小康建设第一村、军旅文化第一村、边境建设第一村正逐步成为党建品牌创建点。
阿里地委委员、组织部部长何兴茂介绍,在全地区各行业领域,也创建了71个党建品牌,各县、各乡镇创建154个党建品牌,其中,地直机关工委创建的机关“保垒·岗位先锋”等标志性品牌发挥了明显作用,党员干部争做藏西先锋热情高涨,打造红色阿里的热情不断迸发。
去年来以来,阿里地区采取“大数据+小书包”“互联网+党建”模式,注册机关“党员小书包”8000多人次,为农牧民党员发放“党员实体小书包”7900多件,用好“微课堂”“微党课”等远程教育平台,点播量达1万余次。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广泛开展教育培训工作。
同时,深入开展“党员干部进村入户、结对认亲交朋友”活动和在职党员进村(居)报到服务工作,全地区8607名党员干部与困难党员结对子。帮助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
与此同时,在地委、行署的统一部署下,由地委宣传部牵头,全地区上下以“四讲四爱”“五讲五看五做”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和“党的恩情照边疆·阿里人民心向党”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建设为载体,着力唱响主旋律,打好意识形态工作主动仗。
聚力惠民生,改善贫困群众生活
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在燕尾山下,狮泉河畔,一座新城拔地而起。一栋栋藏式二层楼房整洁又气派。这个被称为康乐新居的易地扶贫搬迁点的房子依据日土、札达、普兰风格而建,户型分75、100、125、150平米四种。现在,已有来自改则、措勤、革吉、噶尔县的464户1893人入住康乐新居。
按搬迁户住户人口分配,今年29岁的桑嘎顿珠一家四口住上了一栋100平米的两层小楼。这是他过去做梦也想不到。眼前宽敞舒适、集中供暖的客厅,燃气灶等一应俱全的厨房,洒满阳光的明亮卧室,恍若隔世般让桑嘎顿珠时常感到莫明的惊喜。
他指着院里自己搬来后栽的那棵树说:“你看它活了,感觉一切像是做梦一样。”
现在的桑嘎顿珠倒是真的经常做梦回到噶尔县左左乡上左左村的老家,梦里的他像一年前一样放羊,那个自家摇摇欲坠的土坯房也常在梦中出现。
现在,桑嘎顿珠在地区得到了一份保安工作,每月有2500元的收入。
正是草场环境因素制约,牧人主要以山羊养殖为主,占比在一半以上,山羊绒销售是他们主要的经济来源。地区扶贫开发办主任达娃平措说,阿里属于高寒牧区,很多村落处于海拔4800米以上,牧民所拥有的资源极为匮乏,也极容易受灾。对此,地区经过反复调研、论证,最终决定实施精准扶贫的易地搬迁。
扶贫攻坚抑或脱贫致富都离不开发展经济。长期以来,自然环境条件限制,畜牧业的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呈现两难境地,草畜矛盾日益突出,也使阿里地区脱贫致富举步维艰。
地委行署副专员罗庆伍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我们的青山绿水变成金山银山。从战略高度,地委、行署从生态保护的角度考虑,把位于高海拔地区、生态极其脆弱区域的一部分贫困群众先搬出来,实现这一区域的整体保护,也为这一区域的贫困群众谋求更好的生活。
罗庆伍说,按照党中央提出限期摆脱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阿里地委、行署把扶贫脱困攻坚工作放在首位。结合阿里地区实际,制定了精准扶贫攻坚时间表,针对自然生态极为脆弱、草场畜载能力低下,牧民群众增产增收严重受限,贫困面积较大的具体实际,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阿里地区精准扶贫首场脱贫攻坚战。
燕尾山下的康乐新居作为地区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总投资7.36亿元,分三期实施。计划建设994套搬迁房,安置4006人入住。结合精准扶贫要求,康乐新居住户优先安排那些处于自然环境条件恶劣和受地质灾害威胁严重的区域;建档立卡的牧户;除收入标准,还要求易地搬迁的牧户至少是3口之家,家中必有一个健壮劳力。
地区相关部门还为康乐新居住户规划了未来的产业链,包括:酒店分红、蔬菜大棚、服装加工厂等。
罗庆伍说,阿里地委行署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围绕着“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的工作方针,积极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的安排和具体事项落实工作。
为了让从草原搬迁而来的贫困户拥有一份在城镇谋生的技能,地区上下可谓绞尽脑汁。地区和噶尔县人社部门联合社会培训力量,由政府财政出资根据搬迁群众个人意愿,组织了一批又一批挖掘机、装载机、厨师、宾馆餐饮服务、汽车驾驶、保安等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帮助受训群众联系企业和用人单位,优先帮助他们走上就业岗位或自主创业,成为城镇建设和服务的生力军。
从改则县物玛乡本松村搬迁而来的康乐新居住户次罗在自家的独院里,一遍遍练习着几天前刚刚培训过的刀功。他学成后希望办一家藏餐馆,以求自家老少在城镇生活有所保障。
如今,城镇化不断扩容的阿里地区,城镇面貌日新月异,城镇建设、旅游等行业的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和服务人员,也为易地扶贫搬迁的牧民向城镇居民转变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使这一部分贫困群众的未来生活,在搬到城镇沿线后,能够结合阿里资源优势,特别是旅游资源的优势,实现他们及他们的子孙在城镇的增收和就业。” 罗庆伍如是介绍。
几年来,地委、行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民生优先、民生先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办好民生实事好事,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深入落实自治区“民生十件实事”基础上,阿里地区整合资金60亿元,统筹推进精准脱贫、供暖供氧、安全饮水、城镇建设、教育提升、技能培训、美丽乡村、基层基础稳固、便民利民、健康阿里、畅通阿里、“双集中”转运和边贸富民等53个民生工程项目,成果惠及全地区11.4万多人。
加快特色产业,绿色阿里不再遥不可及
普兰,雪山环绕的地方。坐落于喜马拉雅和冈底斯两大山脉的峡谷中,是毗邻尼泊尔和印度,人口不足万人的边境小镇。
在距离普兰县城西南3公里外,纳木纳尼雪峰间孔雀河谷地带有一处宽广而平坦的地方,140座温室蔬菜大棚井然有序地排列着,一旁巨大的蓄水池像是点缀般坐其不远处。
温室大棚特殊的白色与环绕普兰的绵延雪山,相互映照,格外美丽。这里,正是建成并投入使用于2014年的普兰县现代农牧业示范园区。这个总投资2600万元的基地,占地2000亩,种植了大量丰富的蔬菜品种。从根本上改善了当地干部群众买菜难和贵的状况。
2013年,普兰县委开始筹集资金投入到温室大棚建设当中。此时,一位陕西榆林市的科技特派员郭巨亮第一次走进西藏,来到神山脚下的普兰。
郭巨亮一直致力于设施农业领域科研实践。在来到普兰的3年间,他一点一滴攻克着高原特殊气候与自然条件下的种植难关。“顺应自然,因地制宜”,这是郭巨亮及其团队的心得。最终他在普兰的现代农牧业示范园成功实施了跨季种植蔬菜技术。
现在,建在家门口的蔬菜基地,不仅解决了普兰县城及周边干部群众吃菜难的问题,还远销其他地方。仅两年时间,这个园区的蔬菜产量突破了100余吨,总收入近180万元。
在政策支持下,普兰县现代农牧业示范园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让村民通过租让土地给基地,每亩地每年可收取租金1300元。而通过务工,村民每天可以拿到150元的工钱。除此,技术人员还手把手地教村民现代农业种植技术。因此,设施农业在普兰县农民身边打下根基,真正实现了“授之以渔”的长远利益。
数据统计,现在普兰县吉让居委会村民家里的每一个蔬菜拱棚,年均增收达5000元以上。吉让村民塔觉就是受益村民。他说:“我承包了3个菜棚,蔬菜长势好,当年一个青椒棚就赚了1.2万元。”
设施农业技术让普兰县成为阿里地区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在让当地农民掌握蔬菜种植技术之余,经过多年努力,2017年,郭巨亮利用温室大棚技术,又成功在基地种出了水果,并办起了采摘园。
每一个来过阿里的人都被阿里特别的旷野之美所吸引。但严酷的生命体验在此也令更多的人望而却步。这里平均海拔4800米,土地风化、沙化、荒漠化现象十分严重。
绿色阿里,曾经是许多人遥不可及的梦想。而现在,绿化阿里成为越来越多的阿里人在生态农业领域不断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
地委委员、噶尔县委书记高宝军,曾想方设法把设施农业引进阿里地区。他也因此被当地老百姓称为“菜蓝子书记”。
如今,在他的带领下,噶尔县生态农业正成为当地绿色发展的新引擎。这个集蔬菜、林果、畜禽养殖综合利用为一体的设施农业基地,为阿里装点了新绿,任其焕发勃勃生机。
高宝军说:“县委、县政府统筹实施人进城、畜入棚、树绿街、河变湖、菜成业、党从严‘六大工程’,把菜蓝子作为农牧民增收的钱袋子,着力打造成农牧特色基地。 ”
在位于噶尔县昆莎乡噶尔村,有一片美丽、茂盛而鲜艳的花草带。从冷眼旁观,到如今,这片花海被村民称为“神草”,这片紫花苜蓿草已然成为了噶尔村村民的新宠。
紫花苜蓿草带给阿里的不仅是一种新的牧草,更是一种新的牧业生产方式。由野外放牧到舍饲养殖的转变,掀开的,是阿里,乃至青藏高原现代牧业的未来。
“为了化解草畜矛盾,阿里地委、行署适时提出了小草大产业,小草大思路的发展战略,既绿化了戈壁荒滩也富了百姓口袋。”高宝军介绍。
早在2004年,地委就提出立草为业,草业先行。围绕农牧民增收、农牧业增效、农牧区稳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为主线,阿里多地积极推广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牧民(贫困户)”模式,坚持“主业为先奠基、多种经营增收”理念。
仅在噶尔县噶尔村,2010年初成立的康道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建立217户613人参股,有奶牛养殖、奶制品加工销售、短期育肥、百货商店、茶馆、牧家乐、装载机租赁、建设项目承包、油库、砖厂等10多个类别,增强自身“造血”功能。
2017年,在普兰现代农牧业示范园,郭巨亮和他的团队拿出基地300万元成功培育出各种苗木品种26株。当年他还进行了首次桃树、杏树的室外栽培实验。他说:“如果成功了,开春会开花,普兰农民以后在有沟沟壑壑、有泉有水的地方都可以栽培,既绿化了环境,又有经济效益。让阿里也遍布绿色,不再只是想像了。”
严冬正值,在狮泉河镇,记者看到街道两旁一排排幼树被大大的保护罩裹得严严实实。问过后才知那是从陕西高价引进的毛头柳。“过了阿里的冬天,它们就会活下来。”阿里人这样解释。相信,总有一天,这一棵棵被阿里人民“宠”过的树苗,会变成参天大树。
随着全面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加快推进热帮河、噶尔河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大力开展玛旁雍错国际重要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工作,规划建设西藏羌塘藏羚羊·野牦牛国家公园、革吉县野生动物观赏园,深入实施“两江四河”造林绿化工程、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和防沙治沙工程,阿里用绿色经济定义自己。
历史,在阿里分工委年代给阿里留下红色遗存;时光,也必将在今天和明天让“绿色阿里”不再是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