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04 09:28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点击:0
阿里地区普兰县,南有喜马拉雅,北有冈底斯,是青藏高原的西南门户。越过喜马拉雅险峻隘口急转直下,西南与印度毗邻,南与尼泊尔接壤,是全国为数不多的12个三国交界县之一,共有21个通外山口。
自古以来,位于普兰县境内的神山冈仁波齐与圣湖玛旁雍错遥相辉映,造就了这个雪山环绕的地方在世人心目中的独特地位,盛名不衰。
作为我国通向南亚的重要通商口岸,这里是众多商道的汇聚之地。这里的边民互通有无,贸易往来已有长达500多年的历史。
近年来,普兰县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边贸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口岸经济。探索实施“抱团式”边境互市贸易,试点一个月,让边民纯获利6万余元。2017年,普兰县成为全区5个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之一。
如今,这个雪山环绕的地方,各国各地商家川流不息,是名副其实的中印尼三国商品中转站。这里的边民贸易越来越红火,本地农牧民的电商平台也初现规模化经营模式。
在这里,一起致富奔小康,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
2017年11月19日,地处藏西高原的旷野阿里已是寒冬时节。记者一行来到普兰县边贸市场,几家零星的尼商在返乡前的最后时刻,仍在瑟瑟寒风中开店营业。
走进尼商旺杰的木碗商店,一股暖意扑面而来,那温暖来自屋子中央的炉火。在这间摆设简单的小屋内,木碗、佛具、藏式卡垫等商品一应俱全。
尼商旺杰,来自尼泊尔西北部的胡木拉县。该县是尼泊尔北部前往神山冈仁波齐和圣湖玛旁雍错的必经之路,是尼泊尔最偏远的乡镇之一。由于工业基础薄弱、加工技术有限、交通基础设施极其落后,长期以来,胡木拉县的许多生活必需品都从与之相邻的中国边境县购买。
16年前,旺杰还在尼泊尔胡木拉县一个偏僻乡村,边农兼牧。当时,他所在村里做边贸生意的只有几人,旺杰一家的生活在艰难中维持。
从最初的背夫岁月开始,如今41岁的旺杰已是普兰县边贸市场里数得上名的尼商之一。他在普兰边贸市场里的年交易量也从最初的千元,涨至数百万元。现在,他在家乡胡木拉县和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分别购置了属于自家的房产。
能说一口流利藏语的尼商旺杰介绍说:“我的生意明显好转也就在这七、八年间。从当初无人问津,到现在中方有各种利好政策支持,我们的边贸生意越来越好做,也越来越兴旺了。”2016年,旺杰作为在中国的尼泊尔商户参加了在拉萨举办的藏博会。
位于普兰县城西郊的贤柏林寺下方达拉喀山体间,几处废弃的洞穴在寒风里显得荒芜而苍凉,这些洞穴被民间称为“尼泊尔大厦”。
这里,曾是一度繁华的中尼、中印通商贸易点之一。
自古,在普兰口岸,纺织品、金银首饰、工艺品、药材和具有异国风情的锅碗瓢盆等,以物换物早已成为历史。据史料记载,17世纪初,普兰边境主要山口、通道就有了固定交易点,边民相互主要交换毛皮、木材、盐、茶等物品。1954年,普兰口岸正式获批开放。
1962年,普兰国际市场的中印贸易曾一度停止,直到1992年再度恢复。这一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普兰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从此,边贸往来日益兴旺。2015年,普兰口岸被国务院列为沿边国家级公路口岸之一。
每年5—6月份,当山雪融化时,旺杰像多数尼泊尔商人、印度边民一样,将货物用人背马驮的方式带过边境,再花钱包车,把货物运抵普兰边贸市场。待到年底封山前,又将大部分现金换成中国商品带回自己的国家销售。
如今,在普兰边贸市场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除了本地藏族、印商和尼商外,还有来自国内各地的商户。边境小镇的无限商机,让大家看到了共同致富的路子。
2016年4月8日,普兰唐嘎国际边贸市场工程奠基仪式正式举行,标志着拥有悠久历史传统的普兰边贸市场揭开了新的一页。
时过一年有余,记者看到,计划投资1.95亿元的普兰唐嘎国际边贸市场,目前主体工程已经完成45%。普兰县委常委、政府党组成员、普兰口岸管理委员会主任拉巴介绍说,这项工程预计于2018年内正式投入使用,新的市场将可以容纳400户外资商户进行交易。
拉巴说,10年前,经普兰口岸入境的尼泊尔、印度商人靠牛拉人背的方式零散进货,而现在的货物每天由十几辆货车集中运输。拉巴表示,中国内地游客及本地居民的消费能力逐年增强,他们成为边贸市场主要的消费群体。
对正在建设中的普兰唐嘎国际边贸市场,尼商旺杰和同样做边贸生意的边琼满怀期待。他们说:“刚来这里时,住的是土坯房,没水没电,买东西的人不多。现在,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善,中方又在建设新的边贸市场,我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据普兰口岸管理委员会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在普兰口岸从事经商的固定外商达到339家,从业人员1025余人。其中,尼泊尔商户319家、从业人员960余人;印度商户20家、从业人员65人。
从普兰县边贸市场出来,记者的眼球很快被位于普兰县普兰镇贡嘎路20号的电子商务进农村普兰县线下体验店所吸引。
记者看到,这个线下体验店内经营的产品可谓琳琅满目,种类达80多种,涉及品种包括中国元素特色产品、西藏特色农副产品、当地百姓手工艺品、出自印度、尼泊尔的工艺品和药材、首饰等。
这家线下体验店的老板之一扎西,是普兰县的致富带头人,也是做边民贸易起家的藏族生意人。扎西与合伙人扎西罗布对能够成为电商平台的老板感慨万千:“这家体验店是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开起来的。虽然开店才半年,但我们预期的收入应该在15万元到20万元左右。除了从印、尼边贸进的货,店里还有不少产品是当地农牧民自制的手工艺品。相信未来,我们这个体验店会越来越规范化,也会带动更多的贫困农牧民加入其中,为精准扶贫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拉巴介绍说,为积极适应业态发展的新要求,普兰县已经与西藏阿云电商达成初步合作协议,搭建线上产品销售平台,尽快实现普兰电商产业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目前,普兰电商线上平台也可以在淘宝购物搜索南亚口岸进出口商贸公司来实现,通过“电子商务+精准扶贫”来让老百姓脱贫致富。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
拉巴告诉记者,今年5月20日,中尼正式签署了“一带一路”战略协议,在“一带一路”的框架下,达成了规划一条铁路、修复两条公路、建设三个口岸、深化四套战略合作。其中,涉及建设三个口岸即樟木、吉隆、普兰三个口岸。
“所以,我们现在也在加强和印度、尼泊尔方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的能力。普兰现有的边贸市场缺乏整体规划,存在“脏乱差”现象,影响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形象。下一步,普兰县将积极完善口岸边贸市场建设,以及其他配套设施建设,为打造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作出更加积极的贡献,为推进边境互市贸易发挥积极作用。”拉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