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雪域高原上的“大病兜底”是怎样“炼就”的?

2017-10-09 06:54 来源: 新华社 点击:0

两年前,拉萨市内一些重症病人,求医问药不得不踏上转院到自治区部队医院或者外地的“征途”。现如今,这些病人可以就近得到医治,“大病兜底”的目标在拉萨市人民医院初步实现。日前,这家医院还创建成为三甲医院。

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雪域高原上的医疗面貌为何能发生如此大的改变?记者日前回访拉萨市人民医院一探究竟。

“现在不出拉萨就能瞧病”

尿毒症患者、47岁的索晴措姆每周去拉萨市人民医院做三次透析。她的儿子洛桑告诉记者,如今母亲去治病步行即可,不再因坐车奔波而感冒,“透析病人免疫力低,最怕感冒,之前有好几次导致病情加重住院。”

让索晴措姆“足不出市就能瞧病”的是北京援建的血透室。这是全自治区最好的血透室,规模大、设备先进,透析液是从内地运来的原液,而不是用粉剂调配的,这在高原上是独一无二的。

除血液透析室外,与两年前相比,拉萨市人民医院还填补了很多空白,把很多病从“不能治”变为“可以治”。

“妇产科开展了全区首例盘底重建网片修补术,儿科开展了全区首例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一说起学科建设,拉萨市人民医院院长、援藏医生于亚滨如数家珍,“内科在原有心内、消化两专业基础上,增加呼吸内科、肾内科、高原病科,医疗保健科增设神经内科、内分泌科、风湿免疫科专业,外科在原有普外科、骨科两专业基础上,增加神经外科。”

目前,拉萨市人民医院已拥有内、外、妇、儿等21个临床学科,并有药剂、检验等7个医技科室。于亚滨说:“过去许多需要转院到四川就医的患者,现在不出拉萨就可获得救治。”

如今,在每个工作日上午走进拉萨市人民医院的门诊大厅,就会遇到就诊小高峰。数据显示,2015年拉萨市人民医院日均门诊量402人次,2016年就增至604人次,同比增长50%。

“组团援建出个三甲医院”

今年8月2日,拉萨市人民医院顺利通过三甲医院评审。“这是北京市‘组团式’援藏医生和我们本地医务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拉萨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曲达说,“两年里北京医疗专家组团来了48人次。”

2015年8月,从北京市属大医院遴选出来的15名医生来到了雪域高原上的拉萨市人民医院,他们是北京“组团式”援藏的首批医生。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是中组部首倡、国家卫计委组织指导的新型援藏方式。

“组团式”援藏有何不同?过去,援藏专家们以出门诊、做手术等提供直接服务为主,组团后转变为参与医院组织管理、完善学科建设、带教人才为主。北京市卫计委党委书记方来英介绍:“这是第一次直接以国家标准确定援助目标,将援助实效定位于提高当地的综合能力,力求实现由‘输血’转变为‘造血’。”北京与拉萨商定,用2年时间将拉萨市人民医院创建成三级甲等医院。

设备要用先进的,学科要建更全的,管理也要上台阶。曲达清楚地记得,两年多来,北京专家们与当地医务人员一起修订完善医院的行政、医疗、护理、应急等方面规章制度330余项。

方来英表示,帮助拉萨市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甲”的意义,不只在医院本身的进步,还在于通过创新援助的内涵和组织方式,形成一整套“组团式”工作方法和机制,对今后帮助其他受援医院快速发展,有极大的借鉴和推广价值。

“在稀薄的氧气中继续值守”

三甲医院的建成并不是医疗援藏的终点。在稀薄的氧气中,一批批北京市“组团式”援藏医生,用可贵的精神和精湛的医技培训当地医生,共同护佑雪域高原同胞的健康。

克服高原自然环境对身体的影响,是援藏医生面临的共同挑战。拉萨市海拔3650米,气压低、氧气稀薄、气候干燥、日照强烈。低气压、低氧对身体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目前,北京市“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共有18名医务人员在值守,他们中有10个人都变成了高血压患者。

边建设边发展,突发的危险状况不期而遇。北京朝阳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刘航是第二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员,来到拉萨时,现在颇受患者认可的血透室还是个“大工地”。她和北京世纪坛医院援藏护士常文静一起看图纸、下工地。有一次,她走在刚刚建好的透析室里,一块砖头从天而降,幸好没有砸到她。

尽管内心牵挂家中老小,更难放下的是高原上的手术刀。这样的故事,在援藏医生中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北京天坛医院医生李家谋,女儿在北京做手术,自己则在雪域高原的手术台上为患者做手术,不能照顾女儿;北京友谊医院医生邓明卓在拉萨市人民医院担任副院长,10岁的儿子在北京因为做实验炸伤了手指,同为医生的妻子为了不影响他的工作,直到儿子手术当天,才告诉他儿子的病情;北京安贞医院医生李晓锋刚领结婚证12天,还没来得及办婚礼就奔赴拉萨援藏,新婚的妻子在机场送行时哭红了眼睛,李大夫开玩笑劝妻子:“哭啥?又不是古时候去修长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