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31 06:28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点击:0
西藏发展进步的“好声音”持续唱响
—纪念西藏百万农奴解放58周年综述之三
“喜马拉雅山啊,再高也有顶啊……藏族人民再苦,再苦也有边啊,共产党来了苦变甜啊!”
1959年3月28日,国务院颁布命令在西藏实行民主改革,从此,雪域高原进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崭新历史阶段。
在西藏百万农奴解放58周年之际,能歌善舞的藏家儿女,端起香浓的青稞酒,唱起欢快的歌谣,尽情歌颂对社会主义美好生活的热爱。
西藏军区军史馆内,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实物,生动记录着人民解放军挺进西藏、解放西藏的艰苦历史。在悬崖上开路,在冰河上架桥,穿越昆仑山、唐古拉山、雀儿山,横跨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终于建成了川藏、青藏公路这一世界公路史上的空前壮举。
然而,许多筑路解放军官兵,却长眠在这两条高原“幸福路”的沿途,他们用青春、汗水乃至生命,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
西藏民主改革以来,无数高原儿女把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深情,化为无尽的拼搏和无私的奉献,将“老西藏精神”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稳定的始终,用实际行动发扬光大“老西藏精神”,打造了西藏繁荣发展的坚强基石。
阿里地区平均海拔4500米,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两次进藏,历时十载,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任阿里地委书记期间,一心为民,把一腔热血和生命,都献给了雪域高原。1994年11月,孔繁森在工作途中,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他留下的遗物,是仅有的8.6元钱款和去世前4天写的关于发展阿里经济的12条建议。
广东援藏干部、易贡茶厂党委书记黄伟平援藏期间,先后挑起察隅农场、易贡茶场两个企业的“烂摊子”,把沿海的先进管理思想和工作理念与两个企业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让两个濒临倒闭的企业“起死回生”,重见生机。
在自治区开展的创先争优强基惠民活动中,驻索县嘎美乡5村工作队队长扎西平措在8个月的驻村时间里,时刻把村里的发展挂在心上,为群众争取到技能培训、水电站维修、温室大棚、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修建公路、牲畜扶贫等项目,落实资金超过400万元。直到2011年11月17日,他把生命献给了嘎美乡……
58年弹指一挥间,“老西藏精神”从军营、地方党政部门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各条战线、各个角落,已在西藏这片高天厚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58年来,西藏人民从倍受奴役到当家做主,一代代西藏人秉承“老西藏精神”,用青春和热血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今天,一个经济发展、民族团结、边防巩固、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的新西藏正呈现在世人面前。
“我从一个目不识丁的小乞丐到一名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从旧西藏最底层的人到新西藏的人民教师、国家干部,从身无一物、居无定所到拥有一个幸福温暖和睦的家,这是怎样的巨变。”说到西藏的发展进步,自治区教育厅退休干部土登几度哽咽。
土登的人生变化不过是千千万万西藏农牧民子女的缩影。旧西藏,广大农牧民子女被剥夺受教育的权利,西藏人口中文盲、半文盲率达95%。如今,我区教育事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全国率先实现学前至高中阶段15年免费教育,2016年,我区农牧民子女高考录取率达到75.4%。
今天的西藏,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自我造血”能力也越来越强。从2009年起,全区生产总值连续实现百亿级稳定增长,2016年达到1148亿元,经济结构日趋合理,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地方经济发展已步入健康发展轨道。以旅游业、藏医药、民族手工业、特色农牧业等为代表的西藏特色经济不断发展壮大,西藏特色优势产业特别是旅游业正成为重要的“造血”产业。
2016年,全区生产总值达114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87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16元;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各项社会保险参保300万人次;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95.21%和96.32%;乡镇卫生院藏医药覆盖率达89%,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2%;旅游产业提质增效,全年接待游客2315万人次、总收入330亿元,10多万农牧民吃上旅游饭、走上致富路;天然饮用水销量60多万吨、增长41%,“西藏好水”走出高原、走向全国。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进步一刻不息,西藏发展进步的“好声音”持续唱响,坚持弘扬“老西藏精神”成为推动我区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精神源泉。
到2020年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虽面临重重挑战,但有“老西藏精神”的支撑,敢于创新、勇于开拓的西藏人,正迈着自己的步伐跻身发展的潮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