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西藏新闻>

西藏维护稳定工作综述:描绘幸福平安和谐新画卷

2017-02-23 07:09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点击:0

西藏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既是边疆民族地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又是反分裂斗争的主战场。创新社会治理体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事关党在西藏的执政地位,事关国家安全和祖国统一,事关全区发展和长治久安。自治区党委、政府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全面落实十项维稳措施,打好维稳“组合拳”,建立健全党政军警民协调联动的维稳工作新机制,确保了社会局势持续和谐稳定。

近年来,我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入开展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有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城镇网格化管理、先进双联户创建深得人心。创新寺庙管理,开展干部驻寺,深入实施“六建”“九有”等一系列利寺惠僧政策,实现了宗教和睦、佛事和顺、寺庙和谐。大力实施民生先行战略,坚持把70%以上的财力投向民生,提出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新思路。选派10万余名优秀干部,累计投入72亿元开展强基惠民活动,进一步夯实了基层基础。

2016年,我区综治考评首次进入全国优秀行列,各族群众的安全感位居全国前列。

民族团结深入人心

“风儿吹过圣湖的时候……”,山南市人民医院医师仓吉的手机铃声响了。患了重感冒,正在家休息的她接通了电话。原来,医院里有一位危重病人急需手术。来自湖北的援藏专家也需要一位帮手和藏语翻译。

仓吉二话不说赶到医院和援藏医生奋战5个小时,将生命垂危的病人抢救过来。去年,组团式援藏医疗专家到山南市人民医院后,住院医师仓吉主动担任翻译,帮助专家们学习简单的藏语,解决了不少医生与患者交流沟通的难题。去年底,仓吉被授予“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

近年来,区党委、政府始终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事关全局的大事来抓,制定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全区呈现出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全区各级党委、政府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入开展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大力表彰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有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紧紧抓住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西藏民族团结教育月、建党节、建军节、国庆节等重大节庆节点,充分利用西藏博物馆、军史馆、党史馆、江孜抗英遗址、中央驻藏大臣衙门遗址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深入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推进民族团结教育进机关、进农牧区、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营、进寺庙,引导各族人民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近年来,全区各级党委、政府每年召开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对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截至2016年底,我区共表彰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1352个、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2053名。2015年,全区共有116个单位、159名个人被国务院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民族团结光荣已经成为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认识。

警力下沉网格管理

家住拉萨市纳金路的次多吉,每天早晨5点便出门前往布达拉宫转经。虽然此时整个拉萨城还笼罩在夜幕之中,大街上人烟稀少,但次多吉没有丝毫的不安全感。“每个路口的便民警务站,都亮着灯,都有民警值守,心里非常踏实。”

早在2011年底开始,区党委、政府立足强基固本、长治久安,以为民、亲民、便民、安民为切入点,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通过深入调研论证,提出全面推行城镇网格化管理模式,在拉萨市率先启动便民警务站建设,并于年底在拉萨市区首先建成135个便民警务站。警察深入到街头巷尾的第一线,提高路面见警率,各类刑事、民事案件大幅下降,既方便了群众,又增加了群众的安全感。

在此基础上,我区又把以“便民服务、维稳处突”为首要职能的便民警务站模式推行到各市(地)委、行署(市政府)所在地和所有县城,建立起698个便民警务站,每个警务站平均覆盖半径300至500米,各站点之间联网联勤联动,全天候承担辖区内的治安巡逻、接警出警、交通管理、法制宣传、备勤处突等职能,城镇的安全系数不断提高,各类治安、刑事案件的案发率明显降低。警务站把各地的服务管理分成一个个网格,形成“3分钟警务圈”,并设立了便民设施,推出了“便民药品”“便民雨伞”“便民休息点”“便民工具”等便民服务。

同时,西藏自治区不断深化网格化管理内涵,将网格化管理模式拓展延伸到社区、寺庙、村民组、居民区,实行“l+5+X”,即:格长+流动人口管理员、宗教事务管理员、居民事务联络员、治保员、民警+其他管理人员管理模式,引导城乡居民以5至10户为一个联户单位,联户保平安、联户促增收,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在全区建立起92600多个联户单位,覆盖全部80多万户城乡居民,实现了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城乡居民自我管理良性互动,夯实了城乡发展稳定的根基。

我区还坚持把社会治理的理念引入寺庙僧尼教育管理服务领域,把寺庙作为基本的社会组织,选派数千名优秀干部进驻全区所有寺庙和宗教活动场所,全面落实教育、管理、服务三项职能,在全区寺庙全面实现了社会管理和公务服务全覆盖。大力推进寺庙“九有”、深入实施“六个一”、落实“一覆盖”、开展“一创建”、深化“一教育”、实施“一工程”、开展“一服务”。一系列利寺惠僧政策使广大僧尼切身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确保了宗教和睦、佛事和顺、寺庙和谐。

民生战略构建和谐

“我们社区的驻居委会工作队,为我们修路、建大棚,让我们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作为一名老百姓,看到咱们驻村工作队的同志为我们基层干了这么多实事好事,真正感受到了党的温暖。”提起这几年来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的强基惠民驻村工作,拉萨市城关区娘热乡居民扎西次仁说。

自2011年10月全区开展强基惠民活动以来,先后已有6批,共10万多名队员积极响应号召,远赴全区各个偏远农牧区。他们大力发扬“老西藏精神”,紧紧围绕建强基层组织、维护社会稳定、寻找致富门路、进行感恩教育、办实事解难事等任务,深入扎实地开展各项驻村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目前,全区各驻村工作队又正在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行动,努力帮助贫困群众与全国人民一起进入小康,共享社会主义发展成果。

为适应公共服务需求多样化、社会问题复杂化的新形势,自治区党委、政府大力实施民生先行战略,近年来一直坚持把70%以上的财力投向民生,不断提出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新思路。通过一系列惠民工程的实施,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切实惠,从而激发了广大群众维护稳定的内生动力,构建了全民自觉珍惜稳定局面、自发构建和谐社会的防控体系。

为进一步建立维护稳定、打击犯罪的天罗地网,自治区还不断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机制,健全点线面结合、网上网下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运行机制,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城镇管理数字化,推进人口、房屋、证件、车辆、场所、网络、组织等方面的信息管理,建成视频监控点位7000余个。

自治区毫不放松地抓好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管理,在全国实现了7个“率先”:率先实行手机、固定电话和互联网实名登记,有效电话实名率100%、本地接入互联网站和公共场所实名率100%;率先成立互联网党工委;率先建立健全了区地县三级网信办;率先组建了区地县网评中心;率先实现互联网党建工作全覆盖;率先统筹建设了政府新闻网站集群;率先建设了全网现代化信息指挥中心,有力维护了信息网络安全、净化了网络空间,确保了意识形态领域安全。

如今,齐心协力维护稳定、促进发展已成为全区各族人民群众的共识,雪域高原正在描绘出更加幸福平安和谐的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