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各县新闻>

江达县采取“三项措施”筑牢基层党组织堡垒

2016-11-21 15:42 来源:昌都市委外宣办 点击:0

    2016年来,江达县各驻村(居)工作队紧紧围绕驻村工作“七项任务”,抓住强基惠民工作“建强基层组织”工作核心,狠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不断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强化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扩大组织设置,彰显核心地位。一是组织覆盖面得到新拓展。在“双联户”联户单元、自然村组、虫草采挖点采取“单建、联建、帮建”等方式,加大了党组织设置力度。今年以来,在符合条件的巴纳村设立了党总支,在全县各自然村组新设党小组42个,虫草采挖点组建临时党支部25个,扩大了党组织覆盖面;二是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有新成效。县委、县府投入资金44.6万元,为江达镇嘎四村、麦冬村、青泥洞乡觉拥村、生达乡仁达村等四个村级组织改扩建点配齐了办公设备。各驻村工作队配合县、乡两级完成了新增17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改扩建点的勘测、申报工作,夯实了基层组织阵地;三是软弱涣散党组织排查整顿有实招。以全县上下正在开展的“雷霆除霸”专项行动为契机,驻村工作队协同由组织、纪检、财政、民政、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单位力量组成的村级软弱涣散党组织排查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对江达镇麦冬村、娘西乡嘎玖村等软弱涣散党组织,围绕村级组织运行情况、财务支出、班子成员作用发挥情况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对部分不作为、乱作为的村“两委”干部进行了届中调整,对个别情节严重的给予了党纪、政纪处分,甚至极个别移交司法机关调查处理。通过软弱涣散党组织排查整顿,进一步增强了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
    用好教育平台,强化素质提升。一是以村(居)“两委”干部“五达标工程”为有效载体,充分发挥驻村优势,抓实“万名村(居)干部文化素质提升工程”,做好村(居)“两委”干部、后备干部及农牧民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建立乡村农牧民夜校108个,组建村级夜校师资库,选任兼职教师380名,登记在册学员达到1240名,实现了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的全覆盖。截至目前,共开办培训班110期,培训人员达1700余人次。村(居)干部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加强,筑牢了基层组织堡垒;二是扎实开展党员组织关系集中排查、党员“亮身份、作表率”活动、党员“1151工程”、“双语”学习、党员教育管理“三四五”工作法等,进一步做实农牧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积极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采取定期组织学习、“专家讲学”、“送学上门”、“干部领读”、“专题讨论”的形式,搭建学习教育“直通车”,有效激发农牧民党员的学习热情,促使“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层化、通俗化、群众化。同时,引导农牧民党员群众参与县、乡换届工作,宣传“换届纪律九个严禁、九个一律”等相关知识,做好“两代表一委员”的推选、教育等工作,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三是按照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严把党员入口关,注重年龄结构、性别结构,从致富带头人、复员队伍军人、技术能手、优秀“双联户”户长中培养发展党员。2016年上半年,全县新发展农牧民党员114名,其中妇女党员38名,党员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党员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完善工作机制,促进作用发挥。一是坚持实行驻村工作队月度工作例会制度,邀请村(居)“两委”干部、“三老人员”、护林员、“双联户”户长等参加,及时对本月工作开展情况、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研判,提出解决措施,总结出好的经验做法,安排部署下步工作,有效促进了驻村(居)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二是在全县驻村(居)工作队和村(居)“两委”班子中全面推广“1+x”工作机制,采取“一对一”结对子的模式,结成帮扶对子380对,通过“带思想、帮业务、教方法、授经验、学双语”等措施,做到“指导不领导、帮带不替代、到位不越位”深化“传帮带”工作机制,为留下一支“永不走”的驻村(居)工作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培养村(居)后备干部712名;三是完善制度建设,进一步帮助村级组织建立健全村规民约、村务党务公开、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的规章制度117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