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23 10:26 来源:昌都报 点击:0
一场跨越3000公里的真情救助
本报记者 张少伟
9月16日下午4点,一架载着昌都市藏医院收治的一名重度烧伤患者的飞机在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缓缓降落下。随后,成功转诊到天津第一中心医院进行后续免费治疗。
该名患者叫洛松仁青,年仅12岁,来自洛隆县。8月14日,在家帮助母亲收青稞时,所使用的肩背式收割机在工作中漏油烧伤,全身烧伤面积达80%,约50%为重度烧伤(三度烧伤)。患者先是在当地医院治疗,但是病情并未得到改善。两天后才转到昌都就医,先后辗转昌都各医院,最后进入昌都市藏医院。
据了解,患者当时病情严重,如果不进行及时处理,情况十分危险。当即,藏医院外科进行收治,院长董伯岩亲自组织本院外科医生克珠及天津援藏医生卢旭亚、王立凤等相关科室的医护人员进行全力救治。经过近两周的治疗,该患者顺利度过了休克期,其全身烧伤部位结痂,渗出明显减少,且精神状态明显好转,病情趋于稳定。
该患者家庭为农牧民,经济条件较差,全无力承担高额的治疗费用,病情较为稳定后多次提出出院。为确保患者的后续治疗,昌都市藏医院医务人员(包括援藏人员)、周围病房的一些患者和家属进行了捐款,共计捐助资金15800元;同时,“爱心基金会”捐助资金5000元。同时,来自天津蓟县人民医院的王立凤主任积极联系天津烧伤治疗方面的专家,天津多家医疗机构也主动提出为该患者捐赠所需要各种烧伤救治药品约10万元。
由于昌都的医疗条件不足,董院长联系了第八批天津援藏指挥部、昌都市委办、政府办、拉萨办事处、西藏航空公司等,联系就诊医院,机票。最后,由12名爱心人士提供的机票让医患于16日顺利登机,经停重庆飞往天津滨海国际机场。
在这场跨越3000公里的爱心救助中,克珠主治医生在自己老父亲的弥留之际,依旧坚持在工作岗位;王立风主任在前往邦达机场120公里的山路上晕车也坚持不休息;机场为医患开通绿色通道,给他们提供早点和热水;机务工程部加班加点拆卸座椅准备担架的安装与固定,并专门安排一名人员随机。
此次从昌都到天津3000多公里的空中爱心救助,只是西藏航空开航五周年来100多次运送保障担架急救病人的其中一次,是藏医院1987年建院以来救助重症病人的其中一次。西藏地处高原,医疗条件较为落后,每当发生事关生命的紧急情况时,各界开通“绿色通道”,全力救援,全面满足患者需求,为患者服务,做到和谐的医患关系。
抵达天津滨海国际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