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31 10:45 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西藏 点击:0
我区森林资源清查第三次复查工作预计6月底全部结束
一次调查少说也要离家两个月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西藏自治区第三次复查工作4月21日全面启动,为保证清查工作顺利开展,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暨国家林业局中南森林资源监测中心和自治区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组成了一支拥有127名技术人员的调查队伍,组建了35个外业调查组和6个质量检查组承担完成本次清查任务。
调查人员在野外实地勘察。
野外调查
下一秒不知会遇上什么危险
此次清查内容主要包括土地利用与覆盖、森林资源、生态状况和辅助资料收集,目的在于查清2016年我区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生态状况的现状,掌握2011-2016年我区森林资源消长动态和变化趋势,对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和5年来林业工程建设成效进行综合评价。
“本次清查外业调查工作按地理区域分为东部、西部两个片区,共有10个调查分队。”本次清查西部片区指挥部成员、国家林业局中南森林资源监测中心工程师黄湘南介绍道,“东部片区包括昌都、那曲2个地(市);西部片区包括林芝、山南、日喀则、拉萨、阿里5个地(市)。”
自调查工作启动以来,一个多月已经过去了,进展到底如何呢?黄湘南简单进行了介绍:“目前工作任务已完成过半,预计到6月底,全部工作即可结束。盼望这一阶段不要遇上连日大雨,这是影响调查工作的最大隐患。随着西藏逐渐进入雨季,像墨脱、察隅等地方一旦下大雨,外业调查工作就很难顺利开展。”
谁也不知道野外工作中下一秒会遇上什么危险,在一次调查中,黄湘南就差点被这样的危险夺走生命。“那次是在雅江的一个支流附近做调查,要过江。当时右脚踩下去没事,而左脚刚踩下去的时候突然抽筋了,一个趔趄整个人差点就掉进江中,那个季节山上的雪水正在融化,江水又急又猛,要是掉下去后果可想而知,好在别的队员及时赶到救了我。”除了这些危险,在野外,他们既要时刻面临风吹日晒雨打、毒蚊蚂蟥叮咬,遭遇塌方泥石流的威胁,又要克服爬山调查过程中的高原缺氧,也随时面临着与蛇、熊等野生动物擦身而过的时候。
首次进藏
80后小伙儿适应得很快
调查技术人员在野外调查时究竟是怎样一种状态呢?为此,记者跟随他们进行了几天调查。5月26日,记者跟随调查小组来到了当雄县宁中乡,还没到目的地就飘起了大雪,他们却丝毫未受影响,在山上行走,实地勘察。
5月28日,前往曲水县进行调查。一路上记者与调查人员聊起了天,聊天中发现常年从事这样的工作已慢慢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习惯。从1991年开始,黄湘南就成为了西藏森林资源清查调查队伍中的一员,每次调查他都要进藏,是西藏森林资源清查工作的先锋军和主力队员,所以他说来到西藏就像回家一样。黄湘南告诉记者:“我在西藏离了酥油茶就不行,每天早上出发前喝两杯很有精神,晚上回来喝两杯太解乏了。”记者还看到他随身带的野外用暖瓶,也装满了酥油茶。
小组里还有两名成员分别是贺鹏和彭玺,都是80后。这次进藏做调查,离开温润的南方,来到高海拔地区,对他们来说似乎并不算太大的挑战,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的环境。前一阵儿他们在山南错那县时,就经历了人生中第一次骑马进山调查。贺鹏说:“山很陡,路很窄,刚开始真的是心惊胆战。”从他们拍的照片中记者看到,在进入一片林区后,大雨倾盆,每个人都被浇透了。
一路上他们一直都在用手中的GPS或手机导航寻找每一个调查点,到达目的地后,下车、取测量工具都是一气呵成。根据GPS导航他们很快找到了测量位置,先将PVC管打进地面,然后在PVC管正对的上方架起罗盘仪,再根据2011年的调查记录找到对应的树进行测量,测量内容包括树木胸径、高度、方位、距离、植被盖度、林地环境因子、生态环境因子等100多项。
整个调查过程中,需要互相默契配合。记者看到他们分工明确,一人负责记录、一人测量、一人负责指挥,一天下来他们跑了10个点。“有时候光一个点就得花五六个小时。”调查人员说。
这样的调查工作,一次少说也要离开家两个多月,一年有大半年的时间都是在外面的,这对刚参加工作没多久的贺鹏和彭玺来说要很快去适应,考验他们的不只是恶劣的工作环境,还有坚持下去的恒心。与大山为伴、林木为伍是他们的工作常态。从草原到高山,他们不断挑战新的海拔高度,毫无畏惧。随身的背包里装着简陋的餐饭,在野外的日子,哪里还讲究干净,饿了抓起食物就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