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26 10:38 来源:新华社 周玮 点击:0
新华社北京5月24日电(记者周玮)899部第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14家“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日前公布。西藏自治区有100余家古籍收藏单位申报了400余部古籍,包括公共图书馆和寺庙,最终18家单位申报的59部古籍入选,成为这批名录一大亮点。
文化部2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介绍,这批入选古籍均是从一、二级古籍内选定的具有重要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的珍贵古籍,其中收录 了13457片甲骨文,简帛文献13种,28种南北朝到五代时期敦煌遗书、60种宋元善本和拓本、652种明清善本拓本及舆图;收录的131部少数民族文 字古籍珍品,涵盖藏文、西夏文、蒙古文、察合台文、彝文、满文、东巴文、水文、古壮字、布依文等10种民族文字;收录的14种外文古籍,涵盖拉丁文、意大 利文、英文等多种文字。
据了解,第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申报范围扩大,如香港中 文大学文物馆申报了《华山庙碑》《夏承碑》《九成宫醴泉铭》等8部珍贵的宋元名拓,这是香港地区首次申报,之前曾收入澳门地区申报的古籍;汉文古籍中不乏 珍品,如《赵城金藏》残失的“黍”字号一卷,清雍正四年内府铜活字印本光绪间描润本《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南三阁《四库全书》26部等。
“第 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在数量上确实渐少,可在质量上却不降反升,值得庆贺。”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主任李致忠说,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尤其是藏文 古籍,由于各寺院、图书馆、博物馆申报十分积极,不仅入录的数量多,质量也高,如元大都刻本的《量理宝藏诠释》、元刻本《现观庄严论名义释》等,都是极为 珍贵的传本。
据悉,2007年至今,国务院先后公布5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共收 录古籍12274部;先后命名5批共180家“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司长张永新说,下一步,将以实现古籍全面保护和有效利用为目标, 着力编制好全国古籍保护工作“十三五”时期规划纲要,加快《古籍保护条例》立法进程,建立完善古籍普查登记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继续推进古籍分级保护,开 展古籍修复和数字化工作,深入开展海外中华古籍的合作保护,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中华优秀古籍的宣传推广力度,普及知识、服务社会、带动全民参与古籍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