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昌都新闻>

砥砺奋进日月新——庆祝昌都解放65周年系列综述之二

2015-10-21 10:48 来源:昌都报 点击:0

 砥砺奋进日月新

——庆祝昌都解放65周年系列综述之二
 
本报记者 刘晓江
    65年沧桑巨变,65年高歌猛进。
    衣食住行,事关民生,百姓关注,政府关心。65年来,吃穿住行的改变,无疑是普通市民最实在的民生福祉。在昌都解放65周年之际,素有“藏东明珠”美誉的昌都城市面貌一新,各式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林立,各类品牌商店鳞次栉比,城市道路四通八达,城区环境绿意葱葱,商业网点众多,居民安居乐业,民生福祉有了新提升。这是昌都始终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群众关心的热点作为工作的重点的丰硕成果。
 
吃——应有尽有
 
    在不少人的记忆里,1950年之前的昌都,从来不是达赖集团所鼓吹的人人幸福的“香格里拉”,而是一个比欧洲中世纪还要黑暗、落后的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三大领主”占有全部生产资料,沉重的赋税和乌拉剥削,惊人的高利贷盘剥,使昌都的所有农民,都变成了终身负债的农奴。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打响了祖国大陆统一的最后一役——昌都战役,胜利地将五星红旗插上了昌都镇的城头。65载沧桑巨变、昌都经历了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光辉历程……
    听老一辈讲,昌都解放以前,一直存在“菜比肉贵”的现象。尤其到了冬天,餐桌上永远的主角就是“老三样”——土豆、萝卜、大白菜。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大棚蔬菜种植在山东取得成功。西藏也随之在区内展开了大面积的引进和推广。从那时起,藏族同胞的餐桌经历了一场历史性的革命。由于地理条件优越,污染少,西藏生产的蔬果味道甚至要更好一些。在政府全力助推丰富市民菜篮子的各项政策和项目推动下,如今在各个销售市场上,人们可以看到市场供应充足,蔬菜水果一应俱全,美食种类五花八门。据统计资料显示:昌都农牧业总产值从1965年的5024万元增长到2014年的32.37亿元,粮食产量提高到17.7万吨,肉类总产量提高到8.88万吨。1965年全市商品销售额为1137万元,2014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2亿元,增长了280倍。
    昌都人也不仅喜爱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糌粑、酥油茶和青稞酒,火锅、山西面食、东北水饺等也成为了他们的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卡若区俄洛镇曲尼村,昔日农奴巴嘎住着450平方米的两层大房子,过着子孙绕膝的舒适生活。           
    他深有感触地说:“我们过去过着猪狗一般的生活,食物是青稞筛完后剩下的残渣,从来就没有吃饱过,还经常被人压在地上打,而现在吃的、住的、穿的比农奴主还要好得多,日子过得比蜜还要甜,这一切都要感谢伟大的党,伟大的社会主义!”
 
穿——多姿多彩
 
    昌都解放65年来,居住在藏东大地的人们,单就个人的衣着来讲,其变化令人咋舌。从四季穿着一套褴褛的藏装到多姿多彩的衣饰,从“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到随季节、随时尚的变化而不时添置新衣,无不折射出65年的历史巨变。目前,除了色彩绚丽的藏族传统服装之外,各种流行服饰的专卖店在昌都街头也是随处可见,很多年轻人都穿着得非常时尚。过去的昌都街头,光脚走路的人比比皆是。如今,无论是传统的制鞋店铺,还是国际品牌的专卖店,都常年门庭若市。
    家住卡若区的周先生在昌都做生意已有很多年,虽然对服装的关注远远不及许多女士,但在他眼里,这几年,随着友谊超市、昌都商城、阳光百货等服装店的不断涌现,更是居民生活发生变化的一个最切实的表现。
     “以前比较有规模的服装店也就两三家,但现在,知名大店就已经有好几十家,还有很多大卖场进驻,满足了不同年龄段的顾客需求,各式各样靓装很是抢眼。”周先生说。
    对于正在昌都茶马广场一带商业区装修店铺的张先生对前景充满了期待。“这些商场修好后,购物条件将会更好,选择的余地就更大,以后买衣服,再也不用跑到成都去了。”
   据统计:1978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仅为87元,201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61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256元。随着人民生活逐步富裕,消费结构逐步多样化,基本的衣食需求不再占人们最大的支出比重,冰箱、彩电、电脑、洗衣机、摩托车、手机等消费品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广播、电视、通信、互联网等现代信息传递手段广泛普及,人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
 
住——安全舒适
 
    走进卡若区达若村,一栋栋整洁漂亮具有藏东特色民居点缀在山腰之间,一条条宽敞平坦的水泥路延伸至千家万户,一排排蔬菜大棚在耀眼的阳光下熠熠生辉……一幅清新和谐的新农村画卷展现在眼前。
    次仁扎西的庭院中,迎面就是一幢漂亮的两层小楼,跟随主人走进宽敞明亮的房屋里,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一应俱全,时下正流行的以吉祥八宝图案为主的藏式装修使房间内更显富丽堂皇。他喜笑颜开地告诉记者说:“曾经我们村庄坐落在达玛拉山腹地,交通不便,资源匮乏,我们老百姓每家每户穷得叮当响。自国家实施安居工程以来,我们整个村庄搬迁到国道317旁,离昌都镇非常近,并且住上了安全、适用、美观的新农房。能住进这样的房子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如今已变成现实,如果不是有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我这个梦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实现。”
    “现在,我们村庄越来越美,群众致富增收的渠道越来越宽广,我们对今后的发展充满信心。”次仁扎西在言谈中流露出幸福生活的满足。
    达若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昌都实施众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一个缩影;次仁扎西的幸福生活,同时也是昌都众多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日益改善的真实写照。
    昌都地处横断山脉,幅员辽阔,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昌都新农村建设必须因地制宜,从高山牧场到沟壑纵横的峡谷,新农村建设如颗颗明珠,镶嵌在三江大地。 近年来,昌都大力实施以安居工程为突破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着“巩固好、完善好、再提高”的目标要求,扎实推进以深化安居工程为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得到有效解决,居住和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城乡协调发展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其中2012年全市安排建设小康示范村共7个,投资达5330万元;2013年,共实施完成13个新农农村小康示范村建设,总投资9930.05万元,市财政投入3000万元,各县(区)及援藏投入4753.05万元,群众自筹2177万元,收益农牧民达654户4154人;2014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我市进一步完善政策,以点带面,全面推广,推进57个高标准新农村小康示范村的建设,安排实施集中建设3064户的安居工程及水、电、路、亮化、绿化、村民公共服务中心等公共基础配套设施,通过多方面整合资金总投资达5.29亿元,受益人口达18384人;2015年,我市计划实施13个新农村小康示范村,涉及6县(区)11个乡(镇)13个村794户4046人,计划总投资12427.34万元。同时,为昌都进一步加强基层政权、阵地建设,大力改善基层阵地条件,按照“三室齐全、八项配套”标准,积极推进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共投入4000余万元共打造240个基层党建示范点,投入8975.29万元,在138个乡镇实施“四小温馨工程”,投入资金1265万元,改扩建基层组织活动场所49个,有力的改善了基层干部工作生活条件,为基层政权更好地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提供了坚强的保证。
    自2006年开始,昌都实施以安居工程为突破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昌都发展史上最壮美的举措,如春风一般吹拂藏东大地,像甘霖一样遍洒三江大地,昌都农牧民群众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安居工程带来的实惠。
    今天,三江大地群众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生活条件极大改善,消费结构开始多样化,日子越过越红火。
 
行——方便快捷
 
    在吃穿住行上,最让市民泽培感慨的还是出行。吃过晚饭,市民泽培喜欢带着家人,到云南坝西路过街天桥上转上一圈。
    “现在修了过街天桥,不但方便了我们过马路,也方便了我们接送学生。”泽培说,因为实验小学处于十字路口,过往车辆非常多,家住邦达街的他在过街天桥修建之前,每天都送小孩,而且都得小心翼翼地过马路。“车流量很大,我都50多岁的人了,手脚不麻利。以前没有过街天桥,过马路是对我反应力的考验。”
     “修好了过街天桥,实现了人车分流,行人过街的安全系数大大提高,大家觉得安全多了。”泽培说。
    人行天桥是旧城改造的重要内容,从2012年4月开始,昌都市以“心中有民”为要求,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目标,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昌都镇老城区为重点,投资68.7亿元,全面启动新一轮旧城改造工程。
    近年来,我市坚持“提升打造中心、创建新区、发展环周三线重镇”的基本思路,加快构建以中心城区为龙头、以新区为支撑、以环周三线为联结的新型城镇化格局,实施了昌都镇老城区改造项目,完成了昌都镇解放广场、茶马大道、胜利桥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群众共享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带来的幸福生活。
    这些变化表明,在民主改革奠定的现代社会制度基础上,昌都逐步迈上了现代化之路。65年来,昌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一项项方针政策和优惠政策的实施,快速改变着昌都的面貌,改变着昌都各族人民的生活,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如今的昌都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央的关怀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三江大地还将有新的奇迹出现,昌都的未来将更加繁荣、更加富裕、更加文明、更加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