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各县新闻>

贡觉县木协乡中心小学校长罗布单增——放牛娃也有教育的春天

2015-10-12 09:17 来源:昌都报 点击:0

贡觉县木协乡中心小学校长罗布单增——

放牛娃也有教育的春天

本报记者 王玮 夏怡雯

 
 
言传身教
 
     贡觉县木协乡位于金沙江西岸,属三岩片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碰上雨季,道路塌方、泥石流更是家常便饭,气候恶劣,昼夜温差大。木协乡没有集市,平时连块肉都买不到,乡上的干部职工、学校的教师都想要调离。就是在这样生活条件艰苦的地方,有一位平凡的乡村教师、小学校长,他从大学毕业起就扎根边远农村,辛勤耕耘教坛近10载,用默默无闻和无私奉献赢得了师生的爱戴与尊重。他就是木协乡中心小学校长罗布单增。
     8月,这里正是雨季,前往木协乡的道路因为暴雨中断。采访组不得不临时作出改变,在道路中断处附近的草地上,采访了罗布单增。这位年轻的85后校长出生在山南,2006年从西藏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三岩片区沙东乡。从2006年至今,罗布单增先后担任过沙东乡,敏都乡、克日乡、木协乡等小学的校长,足迹几乎遍布三岩片区。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他用兢兢业业的教学态度,为学生负责,把外面的放牛娃一个一个招到学校;为教育事业负责,认认真真做好教学工作,终于迎来了“三岩”教育的春天。
 
培养学子
 
     在农牧区,似乎每个新老师到学校后的首要任务就是“招”学生,罗布单增也不例外。由于历史的特殊性,整个三岩片区六个乡多年以来教育质量一直上不去,像“上学没有用,不如上山放牛去”这样的思想观念在当地农牧民心里根深蒂固。家长送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不高,甚至还会怂恿帮助学生逃课。
     罗布单增刚到沙东乡小学的时候,学生的到位率不足30%。为了防止住校的学生趁着晚上睡觉的时候逃跑,罗布单增想出了“笨”办法,每天晚上查寝时就把学生的鞋收起来,第二天早上再一一发还给学生;为防止有的学生家长来学校,趁老师不注意就把学生带走,罗布单增每天一有空就守在校门口,严格监督学生进出校园。
 有一次,罗布单增和学校的其他老师一起去找逃课的学生,因为路不熟,在山上迷路了,他们又饥又渴又寒冷。
     幸好,遇上了好心的牧民让他们住在牧场小屋,给他们吃的喝的,招待他们,这才平安度过了一个晚上。
     后来,罗布单增带领全体教师走村入户,用尽各种方法说服家长送小孩上学。家庭贫困的,他带头捐款捐物帮助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对“思想观念比较落后”的,他带着学校老师轮番前往,苦口婆心开导家长;对于已经送到学校的学生,他安排老师精心照顾,开展各类文娱活动,以个人才艺展、音乐舞蹈合唱队、讲故事、诗歌朗诵和观看电影等形式,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同时降低和消除学生厌学、逃学的情绪。
     经过不懈努力,全乡适龄儿童基本入学。看着教室里满满的学生,听着学校里传出的朗朗读书声,罗布单增心里特别高兴,他知道三岩教育的“春天”就要来了。
 
狠抓教学
 
     罗布单增说:学生是一粒种子,老师是耕耘者,种子长得好不好,全靠耕耘者。
     2009年罗布单增调任木协乡中心小学校长。回想过去几年的教学工作,罗布单增说,他最大的遗憾留在了沙东乡中心小学。在沙东乡时,他特别注意招生工作,虽然学生数量增加了,但是教学质量一直没能提上去,学生的成绩没能得到实质性的提升。为了弥补这个遗憾,后来到了木协乡,罗布单增把自己的时间全部都放在了教学上,教学工作事无巨细都亲自带头去做。
     “有一次参加市里组织的校长培训会,有个校长问我去内地看过没有,我很诧异,问他看什么,他说去内地看学生啊。我这才反应过来,他们说的是看考到内地西藏班的学生。”罗布单增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当时我还没有学生考上内地西藏班,觉得很丢人。”
    回到学校后,罗布单增开始了学校内部教育制度的改革。首先他要做的就是提升教师队伍整体业务水平。他建立了教师业务学习制度,每周二晚上召集所有老师进行业务交流,取长补短。然后组织全体教师参加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使用培训,确保人人能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设备。对于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重点抓、重点培养,确保他们学习成绩稳中有升;要求每位老师结对联系几名学习差的学生,主动开展辅导、家庭走访等。同时他还要求学习好的学生主动帮助学习中等和学习差的学生。并且每天晚上开设晚间自习课,由老师对学生进行辅导。
  罗布单增认为,要树人先树己,如果自己做的不好,就不能给老师们树立好榜样。他总结自己以前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太凶了,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在沙东乡时,只要有学生上课不听话,罗布单增就会严厉训斥他们,从来没有仔细地思考过学生为什么会这样。后来到了木协乡,罗布单增开始反省自己,他觉得自己的教学方式是时候该改变了。
    罗布单增告诉记者,他教授的课程是难度较大的数学课,但他努力把传统的数学教学课变成活泼生动的趣味课,课堂氛围特别轻松,学生们都特别喜欢。在课堂上,即使学生们算错题他也不会骂他们,更多的是鼓励他们,告诉他们下次会做得更好。他还向班上的学生许诺,谁考到了前三名,寒假的时候就带他们去拉萨或内地参观学习,鼓励他们走出大山。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2014年,木协乡中心小学整体教学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全县统考成绩名列前茅。同年7月份,两名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被内地西藏初中班录取,还有一名学生被昌都市职中录取,这是“三岩”教育史上的突破。2015年,该校又有两名学生被内地西藏初中班录取。
 
爱校如家
 
    罗布单增的岳母经常埋怨他:“你关心学校的师生比关心自己的儿女还多!”是啊,儿女出生时他不在身边,家人生病时他不在身边,对家人的工作、生活更是很少过问,对这个家庭而言,他亏欠得太多太多了。
  每逢寒暑假,本该是罗布单增好好休息、回家陪家人的时候,但是他总是选择留在学校,义务为学生们补课。在他的心里,学生也是他的子女,多关心学生,提高他们的成绩,是他最大的希望。没事的时候,贡觉次仁总喜欢到学生食堂转转,嘱咐厨师一定要把饭菜做得更可口些。他说:“家长们有的要走几十公里路才能把孩子送到学校来读书,这是他们对学校的信任。所以我们必须以最出色的工作来回报家长们的认可!”
    学校有的老师夫妻二人长期分居,罗布单增经常在生活上关心他们,排解他们的思虑。他经常为老师们下厨做饭,发现学校有老师生病了,就第一时间为老师送去药物和关怀。只要老师生活上有需要帮助的,他都慷慨解囊,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在他心里,老师们就是他的家人,“我是老师们的坚强后盾。”罗布单增这样形容自己。
    尽管他失去了很多和家人相处的时光,也错过了子女的成长,但看到教师的进步,学生的收获,“三岩”地区教育水平的提高,他无怨无悔。
 
记者手记:
乡村教育离不开教师坚守
  罗布单增对“三岩”的教育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情感。他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一心想要改变孩子们的学习环境,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一直以来,他是这样做的,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以后,他还将继续这样做下去。
    不知为什么,我想到了著名电视人柴静报道过的德国人卢安克,他10年山村支教,和罗布单增一样,放弃更好的环境和机遇,为着一份理想和深情,坚守在重重大山之中。山区学校的环境比不上大城市的学校,师资队伍也薄弱,但因为有每一个最美乡村教师的坚守,才让越来越多的山区放牛娃走出大山。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发展乡村教育,培养一支乡村教师队伍,是夯实兴国强国教育之基的重要举措。正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是人与人之间,也是自己与自己之间发生的事,它永不停止,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触碰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只要这样的传递和唤醒不停止,孩子们就能充分享受到充满生机的教育,孩子们就能带着梦想飞得更高更远,更多的放牛娃就能走出大山、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