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习近平主席访美将为中美合作注入正能量

2015-09-20 16:33 来源:新华网 点击:0

 应奥巴马总统邀请,习近平将于9月下旬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此次访问在时间上契合了几个历史性节点:这是习近平主席任内首次赴美国事访问,也正值美国国内新一轮“大选周期”肇始之际,同时恰逢世界反法西斯战胜利70周年。从双边关系而言,随着中美绝对及相对实力的变化,两国在双边、地区及全球层面“既竞争又合作”关系的继续深化,中美关系在各个维度呈现出更加复杂的态势。同时,两国政策界和舆论界关于两国发展前途及中美关系未来走向的讨论也更加如火如荼。

   应该看到的是,尽管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和谐杂音,合作仍然是中美关系的主旋律:

   第一,“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得到双边领导层的确认,双方对于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认知仍具“求同”的潜力和空间,两国有待进一步避免战略误判、增强战略互信。经过中美新任最高领导人包括安纳伯格庄园、瀛台夜话等几次会晤,双方对于应极力避免发生“崛起大国”和“守成大国”间“修昔底德陷阱”式的冲突对抗达成了共识,即高度认可“不冲突、不对抗”两条原则。同时,中美领导层、政府部门、政策圈子、舆论界对通往新型大国关系的路径仍然存在不同的理解,在如何落实“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上尚存弥合分歧的空间。具体来说,双方在实现“相互尊重”所需遵循的原则和义务有着不同的关切,以及在推动务实合作的议题和领域上各有侧重点。最高领导人面对面的交流,将对推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取得增量进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中美在安全和军事关系上分歧管控和危机管理的意识增强、能力提高。去年瀛台夜话以来,中美签订了《中美海上相遇安全行为准则谅解备忘录》和《中美重大军事行动相互通报信任措施谅解备忘录》,应美方邀请中方首次参加“环太平洋”多国军演。今年6月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龙在访美期间首次提出,中美新型军事关系“互信、合作、不冲突、可持续”的四点核心内涵。这些具体的进展表明,两国和两军有诚意通过机制化建设和建设性管控弥合双边关系中的短板,在增进交流、加强互信上迈出了实实在在的步伐。

   尽管南海问题对双边关系的干扰度上升,然而中方坚持以建设性的态度管控双边分歧。在今年的中国-东盟(10+1)外长会上,中国外长王毅提出“维护南海和平稳定三点倡议”,包括:相关国家全面有效完整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加快“南海行为准则”磋商,积极探讨“海上风险管控预防性措施”;域外国家承诺支持地区国家上述努力,不采取导致地区局势紧张和复杂化的行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对南海的航行自由问题表达高度关切,重申“依据国际法行使和维护在南海享有的航行和飞越自由”,并呼吁各国做出承诺。同时,中国政府也已经宣布,中国在自己的岛礁上必要的、合情合理的和合法的陆地吹填工程已经完成。

   网络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美关系稳定的突出问题。近期习近平主席特使、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率团访问美国表明,双方有意愿就网络安全问题展开真诚、坦率的对话,朝着增信释疑、务实合作的方向迈出重要一步。

   第三,中美在双边经贸关系上面临关键性突破。中美双边经贸关系相互依存度进一步加深:2014年,中美双边贸易额已超过5500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截至2014年底,中美双向各类投资存量超过1200亿美元,外国对华直接投资中美国在排名第六,同时美已成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第三大目的地,近几个月来,中国连续增持美国国。

   中美《双边投资协定》(BIT)谈判是当前双边经贸关系中的核心议题,双方领导人能否推动谈判取得关键进展也将成为此行关注焦点,近期双方在工作层面也在加紧密集磋商。根据商务部消息,在上月底结束的第二十轮谈判中,双方继续就“负面清单”这一核心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和谈判”。近期,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和保尔森基金会,连同94位美国公司首席执行官,联名致函中美最高领导人,呼吁双方“尽快缔结具有实质意义、高标准的BIT”。

   第四,中美在地区经济秩序和确保地区良性互动上存在合作共赢潜力。美国主导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谈判、中国参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谈判,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发起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等举措表明,两国在亚洲地区贸易、多边开发金融制度上的互动愈发密切。

   双方领导人必须思考的是,中美应如何在这一地区避免排斥性竞争,实现开放、良性、互不排斥的互动和合作:在亚洲地区的互联互通上,中美拥有共同利益,并应欢迎任何有利于提高互联互通水平的倡议;应重申《亚太自贸区北京路线图》的精神,即亚太自贸区将成为整合和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的重要驱动力,TPP和RCEP都是亚太自贸区的可能路径谈判;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均有利于支持亚太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化和经济一体化,应积极探索积极探寻区域多边融资机构之间合作的可能性。

   应该注意到的是,发起成立AIIB是中国承担更多的大国责任、提供更多地区公共产品的重要实践。中国官方对亚投行成员国及与各地区及国际组织的合作持开放态度,今年7月以来世界银行集团行长金墉、亚洲开发银行行长中尾武彦分别在不同场合释放了世行及亚开行愿意与亚投行积极探索合作的意愿,这些信号为三者探索互利合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第五,中美在包括气候变化等全球议题上的合作是全球治理领域的重大关切。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国、消费国和温室气体排放国,中美在确保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上面临共同的机遇和挑战。去年11月,中美两国共同发表《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承诺携手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并首次以量化方式明确各自在2020年后的减排行动。2015年12月,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即将举行,中美声明的签订“对推动多边进程有很大作用”。在6月份结束的第七届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上,双方就深化气候变化与能源合作达成一系列新的共识,并继续承诺支持巴黎会议“达成一项成功、有力度的全球气候协议”。

   中美两国避免零和博弈、走向合作共赢不仅关乎两国,也关乎地区和全球的未来。双方朝着这一目标“相向而行”的意愿和行动比黄金更加重要。(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龚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