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发硕果溢馨香
——2014年昌都市扶贫(农发)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黄凯 洛松德西
“水塘修建以前,家家户户为了能早一点浇灌田地,白天等、晚上守,耗时费力,乡邻之间还矛盾不断。现在,农田灌溉、人畜饮水的问题都彻底解决了。”八宿县白马镇珠巴村党支部书记嘎泽培提起扶贫农发项目,颇有感触。
昔日的广大农牧区,交通不便、出行困难、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农业灌溉及人畜饮水困难、农业生产化程度低,群众致富增收难……一系列问题阻碍着农牧区的发展。
现在的农村,过上了用自来水、住楼房、走水泥路的生活,播种收割都实现了机械化。
生产生活的变化,得益于昌都市近年来实施的扶贫开发项目。
2014年,昌都市扶贫(农发)办在认真贯彻自治区扶贫工作会议、市委(扩大)会议、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脱贫工作目标,以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和增加群众收入为着力点,以整乡推进、面上扶贫、劳动力转移及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建设为重点,创新扶贫开发机制,取得了卓越的绩效,有力促进了昌都扶贫、农发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2014年,昌都市扶贫办共到位扶贫、农发项目451个,国家投资33674.5万元,完成年初计划的168.37%,其中扶贫项目437个,国家投资28341.5万元,完成年初计划的166.71%,农业综合开发项目14个,国家投资5333万元,完成年初计划的177.77%。
扶贫、农发工作扎实推进。大力实施整乡推进,昌都63个乡镇整乡推进177个扶贫项目,目前已完成项目建设132个,增强了贫困乡镇整体承载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加强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全年到位劳动力转移项目8个,国家投资1350万元,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200余人;实施“雨露计划”培训项目8个,国家投资140.5万元,培训农牧民1237人。积极做好游猎户安置工作。昌都市扶贫办通过积极与自治区扶贫办衔接,已同意解决昌都市328户1873人游猎户搬迁安置经费1968万元。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进展顺利,全年到位农业综合开发项目14个,国家投资5333万元,实施农发土地治理项目4个,国家投资4008万元。
这一组组摸得着、看得见的数字,更使人精神振奋,信心倍增。
透过这些数字,我们看见的是,党和政府始终把扶贫开发放在重要位置的信心和决心。
高度重视定点扶贫工作。2014年,昌都市定点扶贫单位134个,其中自治区定点扶贫单位20个,市(中、区)直定点扶贫单位114个,定点帮扶62个乡镇,在去、市定点扶贫单位、驻村工作队员的大力支持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定点扶贫工作扎实开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帮扶资金合计11268.57万元,其中落实项目319个,投资10577.2万元,帮助引进各类资金180.24万元,帮助引进人才6名,引进技术9项,举办培训360期,共培训11380人次,组织劳务输出6406人。
积极开展重点贫困区域扶贫开发工作。2014年先后完成《昌都地区三岩片区综合发展实施方案》、《昌都大骨节病扶贫搬迁及综合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编写及上报工作,目前大骨节病扶贫搬迁及综合防治工作已全面启动。为贯彻落实《西藏自治区贯彻〈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实施意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指示要求,以扶贫项目资金为引子,多渠道整合各类资金14856.55万元,集中用于察雅县巴日乡、卡若区沙贡乡和江达县波罗乡三个重点贫困区域,有效破解了重点贫困区域资金投入不足、使用效率不高及深度贫困问题。
2015年,昌都市扶贫办将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知道,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区党委、政府关于扶贫、农发工作的决策部署,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工作思路,创新扶贫机制,把巩固扶贫成果,增加群众收入减少贫困人口作为首要任务,做好“十二五”各项收尾工作,完善好“十三五”扶贫、农发工作规划,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确保全年减少贫困人口3.2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