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昌都新闻>

干杂店女老板的劲道

2014-11-17 09:43 来源:昌都报 点击:0

 干杂店女老板的劲道

本报记者 杨顺芳
 
    走进昌都西路地区便民蔬菜销售点,扑鼻而来的香料味道直入鼻孔,放眼望去,一个十来平方的干杂店铺位于商场最南边,水泥地、水泥墙、绕房一圈的货架。和许多店铺一样,盐、鸡精、酱油、五香、八角、茴香等佐料,海带、花生、绿豆、红豆等干货,在货架上一层一层有条不紊地摆放着,连一块招牌也没有。
    “这个豆腐乳好多钱?”
    “干辣椒咋卖的呀?”
    “老板娘,少点嘛?”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一位微微发胖的妇女在货架间灵活地穿梭着,随时递去客人们挑中的东西,并在讨价还价声中做成买卖。
    她,就是干杂店的老板;她,女老板就是招牌;她,就是来自“中国酒都”宜宾的刘女士。
    2009年,刘女士夫妇在青海玉树砖厂打工,大儿子上学的费用需要18000元,但东拼西凑后还差8000元,夫妻俩急得直抹眼泪。学校知情后,破例收下了她的儿子。刘女士暗暗许下诺言:“等自家有了钱,一定要帮帮困难的孩子,让他们踏踏实实地上学读书。”
    天有不测风云。2010年4月14日上午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地震震垮了砖厂,夫妻俩失去了工作,家里没了经济来源。
    正当夫妻无助的时候,50多岁的丈夫文先生捡起一张地图,一眼看到了昌都,似乎也一下子看见了希望。就这样,两人背起行囊跋山涉水、千辛万苦来到了康巴腹地——昌都,开始了他们的新生活。
    “促使我下这么大决心来昌都,是我大儿子。他从小就是我的骄傲,喜欢读书,成绩又好。当初从农村进城,学费太高,不少好心人给了我们帮助,大儿子才能一直读下去。”刘女士本来就对社会上的好心人充满感激,她也常常告诫儿子,要懂得感恩,懂得报答拉你一把的人。
    在昌都,他们有过种菜、卖菜、打杂工,但总体上生意都不景气,只能维持基本的生活。
    生活的艰辛并没有让刘女士消沉,相反,能让孩子们继续在学堂读书,让全家人过得幸福,她内心就充满了阳光、鼓足了动力。
    “妈妈,我们可以试着找个摊位,做做干杂店生意,行不?”天真无邪的孩子,突然让夫妻俩茅塞顿开,有了开干杂店的想法。就这样,找摊位、订制货架、购买干杂货……一步步走向正轨,开始经营起这个全家人希望的小店铺。
    “称原先是那种杆称,称尾从来都是高高翘起;现在换成了电子公平称,更让人省心;收钱时,四舍五不入。”刘女士拿着客人的水晶粉丝,一边手脚麻利地称,一边谈及起刚来昌都和现在的变化对比,脸上微微泛起心酸的愁容。
    俗话说:“因为爱,所以追求;因为沧桑,所以坚强。”
    刘老板40多岁的样子,永远笑容可掬,说话热情又得体,干货醇香,价格公道,因此生意十分红火。
    平日里,小店铺的门口摆得琳琅满目,让过路的人不由得侧目。那些五颜六色的商品,静静地摆在那里,总会刺激着消费者的视觉和嗅觉,勾起消费者将它们提回家的欲望,总会让人想象着色香味俱全的饕餮盛宴。不管你买不买,只要路过,老板看到了,老远就打招呼,问你好。
    “只要做人讲信誉,做生意讲诚信,就一定会成功。”刘女士充满信心地说,“等攒足了钱,就准备在卧龙街中心地段租一个合适的门面,做大做活买卖。”
    据了解,昌都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总体上保持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全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90.58亿元,同比增长12.9%,其中,第三产业预计完成增加值39.8亿元,同比增长1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也较快。
    当记者调侃道,你的小店也为咱们昌都地方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哦。
    刘女士低着头,嘴角露出酒窝,含羞地说:“记者同志,你真会开玩笑。我这小店除了养活一家人外,唯一的就是为老百姓提供了便利,用少量的钱买中意的东西,做出爽口的饭菜,让普通百姓家里充满家的味道,共同分享舌尖上的快感。家,和谐了;社会,也就稳定了;我们大家,就会富裕了!”
    虽然在刘女士看来,一个干杂店一年纯收入就三、四万左右,根本不算什么生意买卖,但是,在四川坝、云南坝、马草坝、中心坝,这种小本经营的干杂店大约上百家,正是因为有她们默默地、长年累月地做着不起眼的小本买卖,才汇聚成昌都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坚实基脚。
    人,来到这个世上,也许注定要经历许多,甜蜜、欢笑、叹息、彷徨……但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寻找一份美好,在期盼追求中,翘首一份幸福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