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边坝县坚持从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大局出发,以打造一支实用型人才队伍为工作重点,大力实施人才兴县战略,紧抓人才培养、使用,进一步规范人才队伍建设各项工作,为建设“六个边坝”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加强组织领导,抓好人才职责落实工作。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边坝县成立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专人具体负责开展人才工作,从统筹协调全县人才就业工作,负责协调落实、拨付人才经费,督促检查县直各单位及乡镇人才工作的落实和进展情况,定期召集成员单位召开工作协调会,通报相关情况、协调有关事项,负责统计人才工作的发展情况等方面,明确办公室工作职责,形成了由党委牵头抓总负责、具体部门承办的工作格局,确保工作开展有人抓、有人管。
制定发展规划,推动人才工作健康发展。按照《昌都地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要求,结合边坝实际,制定了年度人才发展实施方案,对发展规模,发展方式,发展对象进行了明确规定,完善了人才机制建设,先后建立了人才工作领导机制、 多元化人才投入机制、人才工作考核机制、人才工作监督检查和奖惩机制,为工作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指明了努力方向。
拓宽培训渠道,加大人才队伍培养力度。针对农牧区工作的复杂性,边坝县注重广大党员干部的培养。两年来,充分发挥县委党校培训阵地的作用,开办各类培训班366期,2443人次受教育;组织161人赴区内外院校进行深造学习,其中县处级干部32人、科级干部59人;组织4批90名选派村(居)党支部书记赴重庆进行为期2个月挂职锻炼;积极做好与兄弟县干部交流工作,5名优秀村(居)党支部书记被选派到贡觉、芒康、左贡三县进行为期3年的交流工作;鼓励教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专业职称考试,目前,全县获得初级职称342人、中级职称87人、高级职称1人。同时,借助电信智力援藏的优势,先后组织2批24人赴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四川、云南等地进行参观考察,开阔视野,学习内地先进工作经验。
立足县情实际,加大紧缺人才引进步伐。针对交通、水利、环保以及农牧林等单位缺少专业技术人才的现状,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多次与地委组织部、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协调,每年增加对边坝引进人才的分配名额,2012年、2013年两年间,边坝引进人才8名,其中县交通局2名、水利局1名、农牧局3名、林业局2名,缓解了专业人才急缺的问题。
突出工作效果,搭建人尽其才工作平台。边坝县在人才工作开展中,坚持人岗相符的工作原则,积极创建人才工作岗位,确保每名基层干部在合适自己的岗位上,充分发挥个人才能。2012年以来,按照地委要求,先后选派159名优秀机关企事业干部到村(居)任党支部书记和文书,充实基层力量,使其在农牧区一线发挥自己才干,帮助村“两委”班子从“输血”到自我“造血”;抽调35名乡镇工作表现优秀的青年干部到政府办、县委组织部、县纪检委、县活动办等单位进行挂职锻炼;在农牧民党员中,积极开展设岗定责活动,设立“村情民意调查岗”、“矛盾纠纷调解岗”、“环境卫生监督岗”、“义务教育防流控辍岗”、“维稳综治防控岗”等岗位,根据农牧民党员自身特点,进行设岗定责,使他们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才干;认真做好新分配人员的工作,在分配时,根据新分配人员所学专业知识、各单位用人情况,进行科学合理分配。同时,在干部选拔任用上,打破身份限制进行试点,从事业单位中选拔3名干部到乡镇担任党政主要领导职位,6名优秀村(居)党支部书记被选拔到乡镇公务员队伍中来,激发了优秀事业单位干部、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改善工作条件,创建拴心留人工作环境。注重从工作、生活上关心基层干部,按照“四小工程”建设要求,为11乡镇完成了小温室、小食堂、小澡堂、小文化娱乐室的建设,改善了生活条件,解决了乡镇干部“吃菜难、吃饭难、洗澡难、组织娱乐活动难”的问题;充分考虑到乡镇干部出行不方便的因素,为每个乡镇配备了2辆小车,在干部休假上,县直机关干部为55天,乡镇干部为60天;积极向上级争取财政支持,加大县城、乡镇干部周转房建设,目前,近两年建设的4栋周转房,基本解决了干部住房紧张问题,确保了每名干部来有所居。同时,针对干部差旅补贴低,物价高,现执行的补贴标准不符合发展要求的情况,边坝县从缓解干部经济压力,维护干部切身利益出发,在财政压力大的情况下,全面提高干部出差、休假差旅费标准。干部出差补助在原来基础上增加50元,干部休假补助平均增加1000元。
落实激励保障,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动力。在“七一”期间,对在基层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个人进行表彰,2012年以来,培树表彰了433名优秀党员、114名优秀村干部。创造性开展了“中国电信·边坝十大优秀青年”活动,通过单位推荐、组织审核、初评、公示、考察五个阶段,2013年以来,每年评选出10名优秀青年进行表彰,授予“中国电信·边坝十大优秀青年”荣誉称号。每年对实绩突出的村干部给予业绩考核奖励。通过对先进工作者进行表彰激励,为其他党员干部树立了学习榜样,在全县营造了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的良好工作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