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 暖 和 谐 新 画 卷
——地区民政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郝鹏举
近几年,昌都大力实施“强工重镇、带动两翼、东西发展、创建基地”的发展战略,经济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彩虹飞架南北,随着基础建设的推进,昌都民政工作也在同步推进,一条条举措,一项项措施,城乡困难群众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一个个敬老院、孤儿院、活动中心,让“住有所居、老有所乐、孤有所依”成为现实……
在昌都,有5713人在享受低保带来的帮扶;5812名五保户领取国家补助金;326名老人在22座敬老院里安度晚年;159名孤儿在儿童福利院欢度童年,甚至有39名孤儿考取了内地学校……
通过地委、行署的一系列举措,让那些迫切需要帮助的人切实得到了帮助,让他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生活越来越有盼头,对未来更是充满了信心,一副温暖和谐的新画卷在藏东大地呈现。
百姓冷暖挂心间。“党和政府给我的低保、五保等各项惠民资金每年有2000多元,完全够我用了,要是在旧社会,像我们这种无儿无女的老人是根本没办法生存的。”在践行地委“走一线、住农户”活动时,克日乡西西村五保户松措老人向记者说道。
在地委、行署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强有力措施下,昌都地区正在全面构建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了涵盖城乡低保、城乡医疗救助、农牧区五保供养、困难群众一次性生活补助等社会救助政策的动态管理保障机制,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保障范围进一步扩大,做到了“应保尽保、应退进退”。近年来,共落实各项社会救助资金约4.01亿元。
应急救灾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针对昌都地区多灾、易灾、灾害频繁的实际,不断加大投入力度,重点加强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建设,提高救灾物资储备能力。近年来,先后修建了地区救灾物资储备库和江达等8县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基本建立了较为科学完善的防抗灾体系。累计落实救灾资金4393.2万元,投入救灾物资储备资金近4000万元,保障了地、县两级应急救灾物资储备较为充足。
福利事业取得新发展。7岁的索朗曲加是地区儿童福利院的一名孤儿,当年他无依无靠,流浪街头,被地区儿童福利院收容后,他开始过上温暖舒适的生活,早餐有牛奶、鸡蛋、酥油茶,午餐有牛肉、猪肉等,现在的他吃得饱、穿得暖、住的舒适,有90多个快乐幸福的玩伴,一起读书、玩耍,快乐成长着。
通过不断加大社会福利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完善社会福利保障机制,昌都的整个社会福利事业正稳步发展。截止目前,全地区共建有敬老院22个、孤儿院1所、老远活动中心5个、民政福利企业1个,助孤捐款360万元,补缴民政福利旅社职工养老保险金117万元。近年来,共计救助区内外各类流浪乞讨人员1400余人,兑现救助资金约102万元;落实孤儿基本生活费3891万元;落实寿星老人健康补贴费1295万元。
拥军优属送甘霖。坚持双拥共建,形成互动格局。近年来,全地区共为部队建设解决资金10527万元,落实慰问经费510.2万元;驻昌部队为国家和群众挽回财产损失近1900余万元,向灾区群众捐款捐物3000多万元,抢救遇险群众16532人。目前,全地区共设立军民共建点118个。落实优抚安置政策,保障优抚对象合法权益。近六年,共计接收安置退役士兵360人,落实无军籍职工和军休干部经费、优抚对象医疗补助金、抚恤经费共计4453.23万元。
专项事业进一步规范化。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建立健全社区管理机制、村民自治组织,深入开展和谐社区创建工作,稳步开展社区服务活动,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功能,促进了社区规范化管理,保障了基层群众民主政治权益。截止目前,全地区共有城市社区居委会23个、农村社区试点2个,11县驻地乡(镇)均成立了社区居委会。
自身建设取得新突破。认真协调落实“十二五”规划项目,共计落实民政项目建设资金约3亿元;积极争取援藏项目,分别于重庆、天津两个对口援助省市签订了援藏项目意向协议书;全面开展民政基础数据的调查核实,民政统计台账进一步建立健全,“数字民政”取得重大进展;扎实开展平安边界创建工作,辖区内行政区域界线无重大争议,边界地区社会和谐稳定,平安边界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撤地划市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已得到区党委、政府和民政部领导的支持,目前,自治区人民政府审定通过,已报国务院。
“扶助一户贫困户,温暖着一个家庭;资助一名贫困生,成就着一个未来;惠民一项工程,造福着一方百姓。一头连着“民”,一头连着“政”,民政工作就是这样一架桥梁”地区民政局局长洛松麦郎如是说。多年来,昌都民政工作紧紧围绕“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了民政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基础作用,以非凡业绩书写了民本情怀,展示了为民风采,绘制了一幅幅温暖和谐的民政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