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2 09:45 来源:昌都报 点击:0
藏东崛起看昌都
——十六大以来昌都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本报喜迎十七大专题报道组
“如今,我们全村家家户户建起了新房、用上了沼气,去年村里人均收入达到11000多元,成为了昌都第一个万元村;大部分村民家里购置了崭新的家具、电视电话、冰箱洗衣机,村民们也可以通过有线电视能看到40多个频道,村里也基本形成了“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绿成荫、树成排”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格局。”十七大前夕在卡若区城关镇通夏村采访时,村支部书记加永尼玛激动地告诉记者。 在美丽富饶的三江大地上,无论是在金沙江边的河谷农庄还是怒江岸上的草原牧场,通夏村的变迁可以说是十六大以来昌都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西藏的东大门,十六大以来,地委、行署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开创了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局面。以科学发展为先导的发展理念不断得到创新
十六大以来,紧紧围绕“一加强、两促进”的历史任务,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地委、行署在历届班子工作的基础上,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结合昌都实际,逐年深化认识,把科学发展观的普遍要求与昌都实际紧密结合,提出了一系列事关当前和长远发展的思路、目标和措施。从“坚持目标、打好基础、突出重点、协调发展”的工作思路到确立“靠西朝东,接轨东南,抓好三个发展极”的区域经济发展定位目标。发展方向在前进中不断明确,发展理念在实践中不断突破,初步找到了符合昌都实际的新路子,开辟了昌都跨越发展的新境界。 由于工作思路清晰,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定位准确, “十五”期间,昌都地方生产总值比“九五”末增长1.06倍,保持了年均16%以上的增长速度,达33.6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保持了年均12%以上的增长速度,达到206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7%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9000元;财政收入比“九五”末增长1.17倍,保持了年均15%的增长速度,突破了1亿元。2006年,全地区完成地方生产总值37.06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150元和8020元,同比分别增长16.6%和7%;财政收入完成1.31亿元,同比增长28%。今年上半年,昌都经济又实现了地方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等任务“双过半”的目标。以交通建设、新农村建设为重点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
“十六大”以来,地委、行署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突出抓了交通建设、能源建设、小城镇建设暨农房改造、教育“两基”攻坚、农牧民增收及工作创新等六项重点工作,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加快。“十五”期间,昌都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5亿元,年均增长30%,规模是“九五”末投资总额的4.6倍。基础设施投资的快速增长,解决了一些制约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全地区完成了乡乡通电话工程,今年可实现乡乡通达公路。完成113个乡镇政府办公楼建设,新建了11县公、检、法办公楼。完成了391个农村人畜饮水解困工程,解决了11万人、55万头(只、匹)牲畜的饮水问题。完成了1286座“村村通”广播电视收转站的建设任务,占行政村总数的98%。完成了11县卫生服务中心和9个县的住院部以及54个乡镇卫生院的建设。完成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任务;今年可全面实现“普九”目标,累计完成教育投入6.37亿元,改造和新建县乡中学和小学207所。 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地委、行署坚持安居与乐业并举,增收与发展共进。前几年的农房改造、生态搬迁、游牧民定居等完成了1万余户;去年完成了9243户,受益农牧民47998人;今年,全地区安居工程建设开工11816户,受益群众达2.4万余人。为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丰富“安居”内涵,加大“乐业”力度,今年昌都地区确定了新农村建设22个示范点,按照“增收到帐、安居到户、两基到人、法制到脑、宣传到心、班子到位”的要求启动了250个村级活动场所和基础设施综合建设,完成投资达27800万元。农牧民增收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在打好促进农牧民增收的“基础”、“生产”、“采集”、“特色”、“劳务”、“矿产”、“流通”、“科技”、“政策”、“培训”十张牌的基础上,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或“协会+农户”等形式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积极突破群众增收难的难题,今年上半年农牧民人均收入达1210元,同比增长15.5%。在新农村建设中,一大批农牧民充分利用当地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主动向非农产业转移,创新就业出路和生产生活方式,以劳务输出和零售业、服务业为主的就业方式已在安居工程建设中被大多数群众所接受,不少群众利用新建安居房开设了藏家乐或店面,还有部分群众依托安居工程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实现了安居乐业。以三大产业建设为支撑的藏东经济区建设实现良性发展
2006年,自治区在“十一五”规划中确定把昌都建成西藏三大经济区之一的东部经济区。按照这一战略构想和要求,地委、行署进一步深化了“坚持目标、打好基础、突出重点、协调发展”工作思路和“靠东朝西、接轨东南、抓好三个发展极”区域经济发展定位目标的实施,依托能源、矿产、旅游三大优势产业努力打造藏东经济区。 昌都“三江”并流,水能资源丰富,是西藏建设“西电东送”接续能源基地的首选目标。依托水能资源打造“西电东送”能源接续基地,可以支撑“藏东经济区”。在“自用与外送相结合”的原则指导下,昌都力争到“十一五”末水电装机容量达到30万千瓦,使85%的农牧民用上电。在满足自用的基础上,对金沙江、澜沧江、怒江进行规模型能源开发。近期开发以金沙江、澜沧江为主,启动1000万千瓦水电建设;中长期开发以怒江水电开发为主,实现3000万千瓦的外送能力。2006年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率先在昌都组建了金沙江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这标志着昌都能源建设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矿产资源开发是昌都落实“二产抓重点”的关键,是“藏东经济区”建设另一支点所在。目前,玉龙铜矿开发已经走在了全区矿业发展的前列,一期工程建设顺利,市场前景非常广阔。通过玉龙铜矿的开发,也可带动铅、锌等矿产资源的开发,到2009年将能看到二产为昌都经济带来的质的变化。 旅游商贸等第三产业是昌都“抓好三个发展极”的核心内容,也是“藏东经济区”发挥其桥梁纽带及辐射带动作用的关键。这一支点建设上,昌都进一步加强与西藏中部经济区以及川、渝、滇、青的联系,加紧融入成渝经济圈,促进“藏东经济区”由地理经济区向市场经济区的转变。近几年,通过与毗邻地区轮流举办“康巴文化艺术节”,努力构建藏川滇旅游环线,共同打造“大香格里拉”旅游品牌,以商贸业为主的昌都镇在联系11县和138个乡镇方面中心城镇功能初步显现。 可以说,随着玉龙铜矿的投产以及“西电东送”能源接续基地建设的推进,到“十一五”末“藏东经济区”能基本完成由地理意义上的经济区向市场意义上的经济区的转变,并能在投资、消费等领域初步显示其强大的市场拉动作用。以提高群众满意度为目标的社会和谐建设卓有成效
看着一串串令人振奋的发展数字和一个个彰显发展成就的项目开花结果,人们没有理由不为十六大以来的昌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所自豪。在小康西藏、平安西藏、和谐西藏建设中,昌都地区各级党政组织始终坚持把维护稳定作为跨越式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并一以贯之,寺庙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教育得到深化,正常的宗教秩序已在寺庙建立;影响社会稳定的资源纠纷、群体性事件等人民内部矛盾得到了及时化解;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初步建立;农牧民群众的法制观念进一步提高。全地区社会局势持续稳定,同谋发展、同思稳定的思想深入人心,健康文明的农村社会风尚正在形成。同时,昌都地委、行署坚持以公平正义保障社会和谐,更加注重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突出社会事业的公共性和公益性,建立健全公平享有社会事业福利的制度保障,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加快发展基础教育、基本医疗、群众文化、公共基础设施等社会事业为重点,建立健全了覆盖城乡的基本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启动,关系民生的诸多工作环节得到了解决加强和改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上迈出新步伐。 沿着高山峡谷中蜿蜒曲折的条条公路,穿越飞瀑湍流之上的座座桥梁,昌都这片热土上发生的深刻变化,使整个三江大地都山欢水笑,康巴人在迎来自己越来越富裕的生活同时,也让人们看到了藏东经济区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