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3 13:52 来源:昌都报 点击:0
近年来,昌都地区八宿县坚持“打特色牌、行绿色路、做增收文章”,充分挖掘特色产业内部发展潜力,丰富特色产业发展形式,努力把特色做特、优势做强,推动了特色产业飞速发展。
一是正确引导、加强探索、形成“四型”并进发展格局。昌都地区八宿县大力发展农牧民专业经济合作经济组织,形成了“四型”并进的发展格局。即:能人带动型。由种植养殖大户牵头,组织农户成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共同解决品种、技术、销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使种植养殖形成了规模;龙头带动型。县粮油公司为建立稳定的原料生产基地,直接与农户签订种植合同,由当地农户提供生产原料,既为自身解决了原料货源,同时也为当地农牧民开通了一条增收渠道;产业链条型。由从事同一产业的农户联合组建专业协会,形成种养、服务、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条;政府带动型。通过政府扶持种养殖大户和民族手工业的方式,成立合作组织,壮大规模,开拓市场。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有效解决了农牧民单枪匹马闯市场的难题,从根本上帮助农牧民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加快了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步伐。自2005年以来,农牧区先后成立了施工队协会、藏装加工协会、藏猪藏鸡养殖协会、蔬菜种植协会、运输协会等12个农牧民经济协会组织,带动群众增收效果明显。
二是依托优势,巩固发展,壮大五大农牧产业带建设。按照“区域集中、规模做大、质量提升、效益提高”的原则,依托农牧业特色产业资源优势,进一步巩固壮大了荞麦种植、特色养殖、蔬菜基地、河谷果业和邦达畜产等五大特色农牧产业带建设。近年来,八宿县先后投资4178.5万元,建成6个荞麦种植基地共计12000亩,年产量达650万斤;建成覆盖邦达、集中、益青、郭庆四乡镇人工饲草料和草种繁育基地10185亩,有效解决了牧区乡镇牲畜饲草料问题;种植人工草原90万亩,为农牧区发展牦牛规模化养殖提供了广阔空间,实现短期育肥牦牛2100余头;建成覆盖白马、然乌、林卡、拉根、吉达5乡镇藏猪养育基地
三是丰富载体,加大扶持,健全农牧业科技服务公共体系。近年来,通过“双培三带”、“三级联创”、创建五好党组织、“农家书屋”等活动载体,先后培育出了一批“科技明白人”和“致富带头人”,为特色产业实现科技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同时,通过认真贯彻执行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加大财政支农、援藏助农力度,足额兑现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繁殖母猪补贴、重大动物疫病防治补贴、农牧业生产资料补贴等各项政策性补贴,为特色产业提供了政策性扶持,使特色产业如虎添翼般迅猛发展。
四是理清思路,打造品牌,倾力发展特色旅游业。近年来,八宿县依托地处国道沿线的独特区位优势,茶马古道文化、民俗文化与川藏文化融合交汇的深厚文化积淀,借助“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和“茶马古道”旅游线路这一重要载体,大力开发旅游产业,使以然乌湖为代表的新兴旅游业成为第三产业的龙头,并有力带动了商贸流通、餐饮娱乐、宾馆服务等相关行业迅速发展。几年来,八宿县共计投资4000余万元,打造了重点旅游景点,逐步改善了然乌湖、然乌村一条街藏家乐、旅游民俗村、八宿寺等景点的基础设施。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在然乌湖附近建立了一个集住宿、餐饮、娱乐为一体的蓝湖驿站度假村,并在然乌镇先后建立了10家“藏家乐”和一支旅游文艺表演队,累计完成乡村旅游项目投资20万元。目前,全县宾馆、招待所共39家,藏家乐14家,一次可同时接待旅客700余人次。
(地委外宣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