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3 12:29 来源:昌都报 点击:0
自去年7月以来,重庆第六批援藏干部来到类乌齐县后,很快融入到全县工作中,通过走访、调研等形式深入各乡(镇)、村(居)开展工作,并发挥类乌齐县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深化援藏内涵,拓宽援藏领域,卓有成效地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全面推动农牧区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发展,促进农牧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齐头并进。整个援藏工作呈现出六大特点。
更新援藏理念,统筹谋划发展思路。第六批援藏干部在总结历批援藏经验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整体援藏、结对援藏、人才援藏、造血援藏”的理念,注重保持援藏工作和全县发展的连续性,突出造血援藏,谋长远、打基础,提升农牧业,壮大矿产业,发展民族手工业,做好特色民族旅游业,推动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探索援藏途径,创新项目管理机制。一是创新援藏途径,落实党建“结对援藏”。分别在重庆涪陵区、长寿区、九龙坡区、渝北区落实10个镇(街道),对口援助类乌齐县10个乡(镇),让重庆与西藏的乡镇结对子,对口帮扶类乌齐县10个乡(镇)办公阵地硬软件建设、活动场所建设,对口具体落实类乌齐县干部赴渝挂职培训、在渝医疗、教育、农牧建设等专业技术人才赴类乌齐短期援助,形成“一帮一”的党建援藏工作新格局。二是拓宽援藏领域,努力推动“整体援藏”。类乌齐县率党政代表团,对第五批曾经援助类乌齐县的江津区、渝北区进行了回访,对第六批援藏的涪陵区、长寿区、九龙坡区进行了衔接汇报,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市财政援藏资金外,初步给予类乌齐县援助的物资、资金共计2700万元;川渝中烟、太极集团等一批企业也无偿援助资金数百万元,创历届援藏之最。三是夯实援藏基础,规范管理“援藏项目”。以县委牵头,认真建好项目储备库、项目资金库、项目资料库、人才培训库、乡镇结对帮扶库、信息交流库“六库”建设,对援藏工作实施规范化管理。
丰富援藏内涵,坚持“输血造血”并举。一是着力改善人居环境。编制了一批投资3200万元的新农村建设项目,对农牧民居住环境进行改造、洁化、亮化、绿化、美化,实施“一改四化”工程。二是注重解决民生问题。拟投资4300万元解决县城饮水、县城综合改造、安居工程、群众活动场所、乡镇周转房、交通工具等群众关注的问题。三是关注事业发展。拟投资1500万元建设基层政权、维修7个农村教学点,新建5座乡村桥梁,改建6个乡镇卫生院,改善基层设施设备。四是加快发展农牧业,切实解决牦牛出栏问题。以县委牵头,政府搭台,专业合作主导,引导农牧民群众走向市场化、产业化道路,促进农牧民持续快速增收。五是扶持培育矿产开发和民族手工业发展。以县委牵头,引进有理念、有实力、有技术的企业,增加就业岗位,培育稳定的经济来源和拓宽农牧民群众收入。
强化援藏责任,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援藏工作不仅仅是经济工作,更多的是承担政治责任与稳定任务。县委清醒的认识到,必须强化援藏责任,在全力维护稳定上,做到“四个到位”。一是排查调处到位。提前主动介入,深入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二是部署防范到位。多措并举,全面部署,重点防范,抓好社会稳定工作。三是安全整治到位。大力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对道路交通、矿山企业、建筑领域、森林防火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完善援藏机制,多方培养兴藏人才。人才是振兴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类乌齐县委、政府通过与对口支援区沟通协调,构建对口支援“五大机制”,即:沟通、联系、互访机制;对口援助乡(镇)党建结对帮扶机制;工作信息平台交流机制;人力资源免费培训机制;援藏物力、财力逐年递增机制。特别是加大了对人才培养方面的新探索,构建人才援藏工作新思路,具体是分别由重庆市涪陵区荔枝街道、敦仁街道、崇义街道、江东街道,长寿区凤城街道、晏家街道、长寿湖景区管委会,九龙坡区铜罐驿镇,渝北区龙溪街道对口帮扶类乌齐县的10个乡镇,创建“一对一,一帮一”的人才援藏工作新格局。经县委认真研究,制订了选派优秀干部到重庆市对口支援区培训学习三年计划,计划三年培训党政干部、专业技术人员7批124人次。重庆对口区将安排6名教师、2名医务人员到类乌齐进行为期一年的短期援藏,三年计划安排30名左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短期援藏。类乌齐县第一批选派到对口支援区培训学习的11名干部已完成赴重庆挂职锻炼。
实化援藏措施,夯实基层党建阵地。第六批援藏干部到岗后,由县委书记带队,及时深入各乡(镇)、村(居)进行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为进一步改善乡(镇)、村(居)办公、生活条件,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夯实基层党建阵地,计划通过实化援藏措施,落实乡(镇)“五有工程”。一是抓产业,兴发展。具体结合各乡(镇)实际,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农业乡重点发展青稞加工业、元根加工业、林下产品加工业,牧业乡重点发展牦牛集中育肥产业、奶制品加工业,有矿产资源的乡(镇),适度发展采矿、冶金等第二产业,培植税源,增加财政收入。二是建阵地,强服务。针对部分乡(镇)干部在家办公的问题,进一步规范乡(镇)党政办公室、书记办公室、乡长办公室、会议室、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办公室等办公设施建设,完善办公条件,规范办公环境,服务基层农牧民群众,以巩固基层政权,提高执政能力。三是善后勤,提精神。为改善乡镇后勤保障条件、提高服务水平,县委拟从重庆市1‰计划内援藏资金之外,单独为每个乡镇解决一辆交通工具,价值180余万元。为了改善乡(镇)干部职工的生活条件,在每个乡(镇)建一个干部职工食堂,并给予一定的伙食补助。
(类乌齐县“四项活动”综合领导小组办公室、地委外宣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