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昌都时政>

2006年昌都生产总值预计完成36.68亿元

2014-03-12 09:30 来源:昌都报 点击:0

 2006年,昌都地委、行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狠抓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和农牧民增收工作,按照“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要求,进一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努力实现十·一五“开门红”。

  记者日前从昌都地区有关部门了解到,2006年昌都地区的生产总值预计可完成36.68亿元,同比增长13%;财政收入预计完成1.3亿元,同比增长2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27.7亿元,与去年基本持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分别达到9600元和2150 元,同比分别增长7%和16.6%。

  昌都地委、行署按照“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要求,结合本地资源优势,力求三产结构有所突破。在一产上水平方面,突出抓草场承包、牲畜出栏、农牧业特色产业发展和产业化建设等,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发展,落实农牧业特色产业开发项目19个,组建畜产品加工企业8个,建立农牧民经济合作组织43个、协会18个,扶持龙头企业9个,部分项目已开始产生效益。在二产抓重点方面,突出矿产和能源等支柱产业的培育建设。玉龙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8亿元的玉龙铜矿一期工程及昌都至玉龙110千瓦输变电工程已开工建设。三江流域水资源开发进度加快,华电集团组建了金沙江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澜沧江水资源开发步入了实质性阶段。在三产大发展方面,突出抓旅游业、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第三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显现。

  积极实施农牧民安居工程,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昌都地区以昌都镇、11个县的县城和国道317、318、214线为重点,以县、乡公路沿线行政村落为主,以便利群众生产生活,形成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和自然村落为目标,开展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今年全地区共完成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9243户,投资47747.6万元,受益农牧民47998人。结合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推进小城镇建设,按照资源开发和产业布局的总体要求,开工建设了16个小城镇,完成投资1.03亿元,城镇化水平由2005年的23%提高到2006年的28%。

  昌都地委、行署2006年不断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完善农牧民增收措施,农牧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一是突出抓好农牧业增产、劳务输出、虫草采集和政策性收入4个重点;二是继续打好促进农牧民增收的“基础”、“生产”、“采集”、“特色”、“劳务”、“矿业”、“流通”、“科技”、“政策”、“培训”10张牌,大力开展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全年科技培训和技能培训约1.2万人次;三是政府在农牧民增收工作中积极发挥引导和服务作用,有计划有秩序地组织农牧民群众开展增收工作。今年共组织10余万名农牧民群众合理有序地采集林下资源,实现收入近5亿元;组织农牧民劳务输出18万人次,劳务收入2.6亿元。乡镇企业、民族手工业和多种经营发展势头良好,今年产值预计分别完成11756万元、40282万元、4462万元,同比分别增长9%、12%、9%。

  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教育、卫生、文化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迈出了新步伐。昌都地区今年共安排社会事业建设项目投资2.5亿元,80%以上的项目在基层、在农牧区。全力推进“两基”攻坚工作,3个县通过“普九”验收,全地区“普九”人口覆盖率达64%。截至目前,全地区教育基本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36亿元,改造和新建县、乡中学和小学17所;完成了20所乡镇卫生院建设,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疫情监测网络体系;完成了115座“村村通”广播电视收转站的建设任务,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86.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