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3 12:10 来源:今日西藏昌都 点击:0
赵钦贵,是打开锁链的兵、救苦救难的菩萨兵,解放昌都、解放西藏、民主改革、经济建设,昔日农奴的沧桑与苦难,今日百姓的单纯与幸福,赵钦贵经历着、体会着、感受着。
1936年,出生于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县的赵钦贵,如今已听不出多少乡音了。他深情地说:“每每看到西藏电视台所播放的美丽风景、富足经济、幸福人民等,我都感慨曾经战斗、工作的那些事、那些人、那些地。”
77岁高龄的他很自豪地说,“我在家里就可以通过手机、电视、广播、报刊、杂志,感受近年来昌都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赵老回忆起1950年进藏,顺利抵达昌都时的情景:500多户的老百姓主要聚居在军分区对面“猪坝一带,除了强巴林寺和少数贵族居住的房子外,大多房屋都是小房子,并且还是破破烂烂的。
“少数普通百姓都身着粗毛做的袍子,脚穿自制牛皮靴子。没饭吃的穷苦人,靠沿着强巴林寺转经人给的糌粑、小铜板活命。最多见的就是在路边乞讨的人,有老的,也有年轻的。我走过的地方,没有比这里更穷苦、更凄惨的。”回忆起贵族与奴隶生活的差异,赵钦贵老人情绪激动了起来,“当时他们贵族吃得好,穿得好。没有衣服穿的农奴小孩,全身冻得发紫,还在到处捡东西吃,年龄很大的老人背着沉重的柴火,一步一步往前挪。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奴隶的生活现在想起来都让人心疼。”赵老双眉紧蹙地告诉记者。
1960年,赵钦贵老人服从组织安排,再次来到昌都工作,搞生产、搞建设。
“在那段时间里,昌都的工作、生活环境是相当险恶的。虽然解放了,但从事地方工作的我们很难开展群众工作。”赵老说,“当时,最集中最繁华的地方属卡若区一带,老百姓的房子都是土夯的矮房子,破破烂烂的,阳光很难透入房中,屋内常年阴暗潮湿。所谓的商铺,也是为有钱人家服务,卖点印度的方糖、毛线、手表等,种类单一,数量少,质量就更谈不上了。农牧民没有吃的,就待在有钱人家门前要饭。为了充饥,他们常常会受到有钱人的唾骂、吐口水、鞭打等侮辱,老百姓的生产生活依旧那么艰苦。”
谈到如今的西藏,赵钦贵老人激动地说:“西藏和平解放后,中央政府先后修建了青藏、川藏、新藏、滇藏四条公路使西藏的交通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观,特别是近年来青藏铁路、各地区的航空航线的开通,使得西藏与内地的关系进一步加深,这与他们进藏时的条件相比,都是真真切切的变化啊。”
退休在家的赵钦贵老人经常看书学习,还常常为后人讲述曾经的艰苦岁月,“我经常关注西藏、关注昌都,这六十多年来,西藏、昌都的生活变化太大了,老百姓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