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昌都时政>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展示藏东新农村建设

2014-03-12 09:30 来源:今日西藏昌都 点击:0

  人们提到昌都,提到昌都的农村,所能想到的只是交通不便、穷山恶水等一系列和贫穷相关的字眼。而在这些采访中我们发现,现在的昌都农牧民以他们的创新、乡村的发展为傲,他们自豪地展示着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上取得的累累硕果。       

    只有走进这些新的乡镇、新的农村才会知道,宽敞的新路、安全美观适用的安居房、“藏家乐”、文化遗产等等,经过他们的智慧、创新和努力,共同致富、奔小康已经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只有亲身去这些地方去看看,才会发现这里是独特的藏东。一位基层代表说“我们不再是过去的乡镇,我们养殖的藏猪、藏鸡,我们的虫草、贝母,我们的特色产业和奇特的自然景观都是最棒的!”           

    创新,早已不再是新的名词,创新是要经历漫长的过程的。创新的起步是艰难的,创新的方法必须是切实可行的,创新的结果是要大家都看到和承认的。“十一五”开局之年的探索、实践和发展,证明了创新带来的成果和效益。所有的努力换来的是坚实的基础。       

    明天的昌都新农村一定会建设的更好!

发挥区位优势 显现规模效益

-----访卡若区城关镇镇长张玉和

   本报记者 王景飞      

    卡若区城关镇在“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坚持科学发展观,发扬“瞄准第一不放,站在排头不让,只为发展想办法,不为困难找理由”的卡若区精神,不断挖掘自身独特资源优势,使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升。对此,在地委(扩大)会召开之际,记者采访了城关镇镇长张玉和。       

   “去年粮食总量达216.97万斤,实现收入3708.15万元,人均纯收入达3667.9元,完成204户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任务。”张玉和对全镇情况如数家珍。        

    2006年,城关镇结合本镇实际,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以农牧民增收为中心,着力抓了六项工作:一是在稳定粮食作物面积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优化种植内部结构,重点发展经济作物和饲草作物。二是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三是积极组织动员和引导群众劳务输出,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和外地经商、搞运输、办企业等,年内全镇共劳务输出10050人次,实现劳务收入825万元。四是鼓励、支持和帮助农牧民施工队积极参与工程建设,农牧民参与工程建设实现收入490万元,发放群众工资123.44万元。五是充分发挥镇乳品厂龙头带动作用,大力发展城郊养殖业,全镇共有奶牛养殖户80余户,销售畜产品实现收入8.46万元。六是通过举办各类培训、宣传等方式,做好了城镇社区事业青年再就业及“两劳”人员的安置工作,全年共为100余人解决了就业问题。      

    “充分发挥城关镇区位优势,发展经济,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张玉和说,在新的一年里,我们一定会做的更好,把城关镇建设的更好。

 

抓安居  促乐业

——访相皮乡党委书记王小平

本报记者 洛旦      

    2006年,贡觉县相皮乡结合自身实际,真抓实干,开拓创新,经济社会有了较快的发展,农牧民安居乐业,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该乡国民经济收入达到4402.35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2749.5元,其中现金收入1624元。对此,记者就该乡如何抓住实施安居工程,以安居实现乐业等问题,采访了相皮乡党委书记王小平。       

    王小平说,我们乡位于贡觉县西北部,属半农半牧乡,旅游资源较为丰富,著名的萨迦派寺院通夏寺、宁玛派寺院娘拉寺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自然景观奇特;还有左堆的鱼洞等,皆属于计划开发的旅游项目,前景令人乐观。有金、银、铜、煤、钼镁等矿产资源中多盖拉煤矿已经初探,属优质煤,储量丰富,开货价值极大。       

    王小平介绍,该乡今年农牧民安居工程共建148户。截止去年年底,已完工151户,完成率达102%,为切实增加农牧民收入,乡党委、政府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积极引导农牧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以安居工程为契机,积极组织民工、拖拉机和汽车等参与工地施工;加大农牧民职业技术培训,据统计,乡党委、政府先后组织民工4306人次,运输车辆76台次参与务工,农牧民共增收550.3万元,人均增收526.3元。       

    王小平还说,我们乡党委、政府一班人结合相皮乡青稞品种好,质量优的特点,成功开发出青稞挂面产品。下步我们将以“公司+农户”的形式,与青稞生产大户签订协议,将优质良种以公司的形式收购,保证产品的质量。同时,吸引投资商积极投资,吸收富余劳动力促其增收。目前,我乡已生产了青稞挂面4230斤,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今后全乡进一步发展特色产业奠定了基础。

 

新思路拓出新天地

——访朱巴龙乡党委书记永鸿

本报记者 罗布       

   朱巴龙乡是芒康县对外的重要窗口,肩负着树立藏东形象的特殊使命。今年来,金沙江畔一座座新式的民房拔地而起,4千多名朱巴龙乡群众从传统的生活方式逐步解脱出来,从事蔬菜种植,发展养殖和交通运输业,彻底改变了以前的贫困面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乡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喜人景象。日前,在地委(扩大)会议召开期间,就该乡结合实际,如何制定推动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等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乡党委书记永鸿。      

    思路决定出路。“朱巴龙乡要发展起来,群众要富起来,就不能沿袭世代耕作贫瘠土地为生的传统生产方式,必须更新全乡人民的思想观念。朱巴龙乡有地处过道线、金沙江畔的地理优势,所以,我们在充分调查全乡实际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立足长远,大胆创新,制定出了符合朱巴龙实际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农牧民增收规划。”面对记者的采访,永鸿书记侃侃而谈。      

    思路是改变一个地方的关键因素。永鸿介绍,我们乡党委、政府一班人,一方面依托资源优势,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狠抓地处两省交界和金沙江畔的地理优势,动员群众建立蔬菜基地,大力发展养殖业。通过建立反季节性蔬菜基地和饲养具有地方特色的藏猪、藏鸡,不但满足了周边群众冬季吃菜供应,同时增加了群众收入,仅这项群众年增收达5万元。合理开发金沙江边沙石,年收入达15万余元,立足藏川交界的交通优势,引导群众发展运输业增加收入,如今,我们乡已拥有20多辆各种机动车。       

    另一方面,我们以招商引资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确保安居工程取得突破性成效。2006年,我们乡在经过多方联系,反复协调,与四川三仪铝电公司达成了协议,引进2000万元的冶炼厂和三级电站建设项目,使我们在实施小城镇建设和安居工程中面临的群众用水、用电难而导致的能否搬起、用得起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同时,以小城镇建设和安居工程为契机,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劳务输出,增加收入。去年,全乡共组织劳务输出327人次,增收达7万元。

 

小康示范富了吉塘人

——访吉塘镇党委书记四朗多加

本报记者 张千红       

    吉塘镇位于察雅县西南部,全镇包括10个行政村,29个自然村,共697户,总人口3982人,全镇耕地面积5003.52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1.26亩,可谓是七山二水半分田。2006年,全镇国内总产值1867万元,GDP发展速度为18%,粮食总产量327万斤,各类牲畜18580头(只、匹),农牧民人均收入3101元,其中现金收入1737元。       

    吉塘镇农牧民人均收入3101元,大大超出了实现今年农牧民人均收入达2150元的目标,在“十一五”开局之年,该镇发展势头强劲。在地委(扩大)会召开之际,记者采访了吉塘镇党委书记四朗多加。       

    据四朗多加介绍,吉塘镇在1998年底列入地区小康建设的试点,实施小康示范村建设,并在两年时间里精心组织实施了13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从根本上改变了吉塘镇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吉塘镇建立农业立体示范点,现示范园已有200多亩苹果、游桃等经济林木,年收入40万元左右,再加上养殖场、马铃薯种植,年收入达80万左右;今年吉塘已完成100多条主水渠、水塘50多座及农田改造工程,为明年增收奠定良好基础;利用金河鱼、野生菌等资源优势,农牧民自筹资金开设了8家金河鱼庄和饭馆;千方百计增加收入,需要的是活的思路和方法,群众从事经商、运输、服务业,开发砂石建材,采集采挖野生菌和虫草,多渠道增加现金收入。这些都是四朗多加告诉记者的。目前,吉塘镇群众的消费水平发生了根本变化,90%以上的农牧民家庭购买了电视、VCD等家电,大部分家庭购买了电冰箱(柜)、洗衣机等,全镇已拥有摩托车近200辆。       

    通过小康示范建设,吉塘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得到了实惠,尝到了甜头,呈现出一派新气象。在“十一五”规划期间,吉塘镇党委、政府有信心,使未来的吉塘镇变成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以执政为民为宗旨 

快速发展农村经济

--------访协雄乡党委书记扎西旺堆

本报记者 彭虹

    丁青县协雄乡在“十一五”开局之年,紧紧围绕丁青县委、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的方针政策,切实做到拓宽农牧民的增收渠道,把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的具体要求落实到实处。充分体现了乡党委执政为民,快速农村经济的目标。记者就协雄乡在去年如何以执政为民为宗旨,加快发展农村经济等问题,采访了该乡党委书记扎西旺堆。       

    扎西旺堆介绍,我们乡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快改革开放,着力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推进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在保证原定的粮食播种面积和稳定收入的基础上,大力推广良种播种,同时进一步完善田间管理和草场承包制度,加强牲畜改良,提高牲畜的出栏率。协雄乡在139名党员的带领下,去年实现了粮食总产量达到551.2443万斤,牲畜年初总存栏28030头(匹),年度出栏9138头,商品率为4203头(匹),占总出栏率数的46%。       

    在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和农牧民增收方面,扎西旺堆说,针对我乡农牧民群众在修建藏式房屋中有的优势,采取积极的措施,成立了由168人组成的4个农牧民施工队,每队42人。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完成了51户,比原计划多完成31户,受益群众达到357人。我乡紧紧抓住农牧民增收这条主线不放松,在去年,成立了5个画匠组,4个工匠组,4个铁匠组,藏医27人,在农闲的时候分别以集中和个人不同的形势,深入到我县各乡(镇)以及到邻近的县进行增收工作,其中,民族手工业现金收入达到7.24万元。同时还动员一切劳动力进行采挖虫草、贝母、大黄、雪莲花等以及从事一些副产业,去年我乡副产业收入达到1360.38万元。截止去年底,全乡总收入达到2978.5483万元,其中,一产业收入2598.0583万元,二产业收入380.49万元。农牧业支出1308.9786万元,纯收入达到1669.5697万元,人均收入2549.73元,其中现金收入1348.09元。       

    最后,扎西旺堆满怀信心的说,我乡在今年 “十一五”落实的重要一年里,在各方面都将做出新的成绩,争取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为建设小康昌都、平安昌都、和谐昌都而努力。

 

狠抓特色旅游优势着力打造“藏东第一镇”

——访岗托镇党委书记罗松尼玛

本报记者 洛旦       

    岗托镇,位于金沙江畔,是昌都的东大门。近年来,岗托镇党委、政府在狠抓基层政权建设和小城镇建设,使岗托镇的面貌焕然一新。2005年,江达县委、县府把岗托镇小城镇建设列入重点建设项目,将援藏资金500多万元全部用于该镇小城镇建设,全力打造“藏东第一镇”。2006年,岗托镇实现年人均收入2500元,现金收入1419元。日前,在地委(扩大)会议召开期间,记者就该乡如何抓住特色旅游,如何实现打造“藏东第一镇”的目标,采访了该乡党委书记罗松尼玛。      

   “围绕农牧民增收,岗托镇大力发展‘庭院经济’”。面对记者的采访,罗松尼玛的话语铿锵有力。他说,岗托镇是江达县的一个重要乡村旅游点,这里将特色旅游作为一项支柱产业来抓,结合新农村建设具体要求,积极鼓励村民搞农家乐,发展乡村旅游,为农牧民群众开辟更多致富之路。岗托镇的“家庭旅馆”业2002年开始试办,目前发展的家庭旅游馆23家,200余名从业人员,每户每年增收3万元左右。为使家庭旅馆也突出特色,更具吸引力,去年岗托镇矮美村走出了“民俗+旅游”的发展新路子。群众自主成立民间业余表演队,演出各种贴近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以民俗特色、乡村特色和群众特色吸引游客,“农民演出”现已成为当地旅游的一大特色。仅去年7—9月,该村旅游创收6万元,平均每户7000元。通过矮美村的成功示范,全镇上下先后举办各类文艺演出、体育比赛20多场次,涌现出了一大批业余表演队和文艺骨干,群众不仅亲身参与文化事业还增加了现金收入。       

   罗松尼玛介绍,在实施安居工程建设中,我们镇坚持与小城镇建设和小康示范村建设、增加农牧民收入相结合。在镇政府的统一组织下,安居户开办了沙石厂、水泥砖厂,除部分技术人员由镇政府聘请外,当地农牧民1000余人,岗托金沙江建筑队工人130人参与建设,不仅解决了安居工程所需的砖、石等材料,又为当地群众开辟一条新的增收渠道。共组织个体运输户55户,为群众增收160万元。       

    打造藏东第一镇,罗松尼玛充满信心。为进一步扩大岗托镇城镇规模,打造藏东明星城镇,岗托镇将20户安居搬迁户集中安置在镇政府周围。按照“搬得出、留得住、富得起”的原则,坚持配套建设,解决了通路、通水、通讯、通学校、卫生院等基础建设。同时,岗托镇将抓住气候条件好的优势,引导群众解决发展经济林木,种植蔬菜、养殖藏鸡藏猪,发展庭院经济,开展各种实用技术培训,让群众掌握一门致富技术,使安居户致富有保障。2006年,岗托镇完成160户农牧民安居房创建任务,超额完成37户。如今岗托镇正大步朝着开放、文明、富裕的小康大道前行。

 

经济促发展 阔步奔小康

-------访草卡镇党委书记魏永海

本报记者 拉巴卓玛

    2006年,边坝县草卡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自治区第七次党代会精神,全镇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各项工作取得了巨大进步,经济全面发展,在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在地委(扩大)会议召开之际,记者采访了边坝县草卡镇党委书记魏永海。       

    草卡镇是个以农牧业为经济支柱的农业镇。魏永海介绍,截止2006年底,我们完成主粮产量324.77万斤,各类牲畜存栏总数27094万头(只、匹),出栏总数7779头(只、匹),出栏率达到29.4%;全镇全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31590330元,农牧民纯收入2280元,其中现金收入1305.5元,劳务输出4430人次,劳务总收入为400.3万元;在安居工程建设中,我们在年初计划任务84户的基础上,实际完成86户,为下一步开展安居工程建设奠定了扎实基础。       

    壮大农村经济是去年草卡镇一大工作亮点。全年农民经济总收入实现了31590330元,增幅达到了15.6%,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了2280元。魏永海说,去年我镇的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增长,其原因依赖于农业、种植业、劳务输出,特别是劳务输出持续、稳定增长,农牧民群众在县乡两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一心奔向致富路已成为广大农牧民群众的共识。2006年第三产业发展势头旺盛,特别是在县无重大工程建设增加农牧民收入的情况下,我镇组织群众到兄弟县乡镇打工,想方设法增加劳务输出。全年共输出劳务4430余人次,增加经济收入400.3万余元。       

    今年我们将进一步大力发展农牧区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发展后劲,争取全镇经济实力再上一个台阶。

 

大力整合资源 增加群众收入

-------访宾达乡乡长江培

本报记者 王景飞     

    2006年,类乌齐县宾达乡按照县委、县府的统一部署,紧紧抓住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群众收入这个关键,坚持统筹乡村协调发展,确保全乡农牧民收入稳步上升,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记者就宾达乡如何发挥资源优势,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等问题采访了该乡乡长江培。       

    江培说,宾达乡地处国道“317”线,辖区内6个行政村12个自然村,总人口2182人,2006年实现人均收入3195元,其中现金收入1960元。高的收入,得益于两个发展。一是我们充分利用交通便利和半农半牧的优越性,加强调整农业结构,加大牲畜出栏力度;二是大力发展运输业、经营业,积极组织农牧民群众劳务输出,不断拓宽增收渠道。据统计,宾达乡年内外出劳务875人次,劳务收入12.3万元,采挖虫草93斤,实现增收167.4万元,牦牛出栏上市276头,收入达110.4万元。       

   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宾达乡由过去的单一生产逐步向多元化转移,农产品也愈加丰富,推广优良品种,种植蔬菜和其它农作物的科学种田方法,让亩产量有了明显增值。生态牦牛肉的商品价值日益提高,引导农牧民自觉加快牲畜出栏,2006年出栏牲畜2506头(只),不仅实现群众增收,还有效解决了草畜矛盾。       

   他还介绍,去年在实施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进一步加大组织化程度,采取群众互帮互助、相互投劳的形式,保质保量地完成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2006年重点在国道“317”沿线的热西、宾达、比尼、央宗等四个点集中修建了74户民房,还分散修建了72户民房。这些安居房,达到了通水、通电、通路、通讯,每户新居人畜分开、家家有厕所,真正把党的民心工程落到实处,使农牧民愉快地住上了安全、适用的新居。

 

立足实际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访碧土乡乡长永珠罗布

本报记者 张千红

   在“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左贡县碧土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群众生产生活不断改善的基础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此记者在扩大会召开之际,采访了碧土乡乡长永珠罗布。       

    永珠罗布说,碧土乡在去年认真抓取农牧业生产、农牧民安居工程、社会局势稳定、教育“两基”、精神文明、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全乡农作物播种面积3804亩,粮食产量达1510.76吨。加大劳务输出,发展多种经营,确保农牧民增收,去年组织劳务输出1100人次,实现创收156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2570元,其中现金收入1500元。教育“两基”得到巩固,目前,全乡共有1所中心小学和2个教学点,在校生共334人,其中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8.7%,适龄少年入学率为94.2%,同时培训农牧民870人(次),培养了一大批农村科技致富能人。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争做“文明村民”活动,广泛动员干部职工,农牧民群众参与“文明乡”“文明村”“文明户”“五好家庭”等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2006年,碧土乡荣获县级“文明乡”,“文明村”2个,“文明户”63个。碧土乡结合该乡实际,加大农村基本建设步伐,扎实推进安居工程建设,完成农牧民安居工程64户。      

    在谈到2007年的工作安排时,永珠罗布说我们将结合地委扩大会精神,继续稳步实施安居工程建设,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强力发展民族旅游特色产业,提高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能力,为推进碧土乡各项工作而努力。

 

创新中谋发展 发展中求突破

——访俄西乡党委副书记 巴桑旺堆

本报记者 拉巴卓玛      

    洛隆县的发展一直受交通条件的制约。俄西乡是洛隆县的大乡,有5772名居民,对他们而言,发展是第一要务,如何发展又成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县委的总体安排部署,创新成为他们发展的中心任务。俄西乡党委副书记巴桑旺堆向记者讲述了他们在“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所作的工作。      

   “县民政局投资12万元在我乡贡中和达吉两个行政村建设蔬菜基地30亩,具体在六个自然村实施,共建了9个蔬菜大棚、3个基地,通过科学管理9个蔬菜大棚年收入达28000元。通过这次工作,我们的农牧民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农牧民作先进、争先进、赶先进的气氛日益浓厚。”巴桑旺堆是一种骄傲的语气缓缓地说出的。但要加快发展的步伐,紧靠这一项工作是远远不够的。       

    改变陈旧观念,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加强牲畜出栏工作,去年全乡牲畜出栏数为6932头(只、匹),出栏率达26.7%,年末牲畜存栏数达25994头(只、匹)。加大劳务输出力度,通过安排组织劳力到施工点去打工,劳务收入达201万元;采挖林下产品收入达961万元;民族手工业生产和运输服务业收入达12万元。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达3456万元,农牧民收入均纯收入达2034元,其中现金收入1248元。       

    教育是发展的基础。为全面巩固“普九”成果,提高“两基”工作水平,俄西乡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共抓“两基”巩固和发展工作。全乡有一所中心小学,村教学点11个,在校生665人,入学率为98.7%,脱盲40人,全乡脱盲率达99.4%,村脱盲率达100%。       

    农牧民安居工程是一项民心工程。巴桑旺堆说,带领农牧民群众实现安居乐业,我们深感肩上的担子之重!至2006年11月29日,我乡开工建设81户,完成指标100%,其中78户已搬进了安全、舒适的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