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昌都新闻>

西藏昌都地区水利事业发展面面观

2014-03-13 10:39 来源:昌都报 点击:0

 

    资料图片:2008年11月5日,卡若区面达乡农牧民喝上了安全放心水。水利工程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农牧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近年来,国家、西藏自治区有关部门加快了水利设施建设步伐,昌都地区广大农牧民成为这一举措的最大受益者。(图片来源:《西藏日报》)

    莽莽横断,浩浩三江。在拥有全区20%水能蕴藏量的昌都地区,近年来以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综合开发为标志,以中小水电开发、农村饮水安全、江河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城市防洪、重点中小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水土流失治理为重点,进行了一系列以防洪减灾、改善灌溉条件为主要内容的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利事业逐渐迈入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

    2001年至今,昌都地区累计完成水利建设投资20.32亿元,仅水利工程建设一项就直接为农牧民群众增加现金收入1.29亿元,已初步形成引、蓄、堤、灌、排、防相结合的水利基础设施工程体系,农牧区通电、通水、灌溉、防洪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能源建设成效显著。截至目前,昌都地区已运行及在建水电站共102座,光伏电站91座,微型发电机196台,太阳能发电机1176台,总装机11.7万千瓦,共解决了128个乡镇、27.15万人的用电问题,全地区县城通电率达100%,乡通电率达93%。

    农牧区饮水解困和安全饮水建设明显加快。昌都地区共建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点897个,解决了25.5万人、101.8万头(只、匹)牲畜的安全饮水问题,让群众告别了背水吃的历史,被广大农牧民群众誉为“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

    水源工程建设步伐加快。近年来,昌都地区积极实施水源工程建设,共新增灌溉面积4.76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0.96万亩,全地区有效灌溉面积由“九五”末的38万亩增加到目前的42.76万亩。

    重点城镇防洪工程取得较大进展。先后修建了昌都镇第一、二期城区防洪堤及边坝、江达、左贡等5个县县城的防洪堤工程,建设堤防26.72公里,进一步提高了城区的防洪标准,使近12万人解除了洪水之忧。

    水利建设产业格局逐步显现。目前,昌都地区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干流,玉曲河等支流水电开发流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均已编制完成,初步具备审查条件;扎曲河流域规划已通过自治区审批,果多电站正在开展可研工作,2010年可望正式开工建设。通过扎实推进水利体制改革,以10县农电公司为载体的农电管理体制格局逐步形成,10个公司总计固定资产超过3亿元,成立用水协会285个,为实现水利工程一体化奠定了基础。

资料图片:水利部赴藏考察组正考察昌都城市防洪工程(图片来源:水利部网站 2009年7月11日)

    水利援藏工作成绩斐然。长江水利委员会、重庆市水利局等对口援助单位情系昌都人民,奉献高原水利事业,对昌都水利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无私援助,先后落实援藏项目2个,资金537万元,派出22名水利专家和技术人员在昌都开展人才和技术援藏工作。

    昌都地区行署副专员洛松德青表示,展望未来,“十二五”时期的昌都地区水利事业将重点开展金沙江、怒江、澜沧江“三江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和水利专业规划,促进藏东水电能源接续基地建设,继续加大以水资源为主体的能源开发力度,加强灌区改造和小型灌溉工程建设,全面提升城乡居民的供水水平、质量和饮用水安全,加强防洪减灾体系建设,加强水利人才培养等,预计规划项目总投资达到88.23亿元。(温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