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3 10:30 来源:昌都报 点击:0
察雅县小学教师正用藏语上数学课 摄影:王昕秀
一堂五年级的语文课上,老师正在讲解课文。 摄影:王昕秀
从昌都镇前往察雅县,经过主卡大桥后,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条用藏汉双语写成的标语:“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类似这样的教育宣传标语在西藏,在昌都甚为常见。随着近几日记者在昌都的走访,越到基层,越能感受到农牧区对教育的迫切需求。
在西藏,扎根基层的农牧区教师更是清苦,他们不但要应对艰苦恶劣的自然环境,还要应对封闭寂寞而造成的精神困境。因此农牧区教师队伍的稳定与发展对西藏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就这一话题,记者采访了昌都地区教育局局长仁青洛布,这位昌都基层教师出身的局长,对此深有感触。
地处三江流域的昌都,相比起西藏其他地区来说,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地形、地貌相对复杂得多,因此一直以来交通不便,居住分散。相对于城市、县镇来说,这里的基层农牧区教师工作生活更是清苦许多。
仁青洛布表示,西藏教育的重点在农牧区,留住基层教师难度大。作为管理部门,为了稳定基层教师队伍,改善农牧区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昌都地区做了大量的工作。
首先就是确保教师工资正常发放,目前昌都没有发生任何工资拖欠的现象。同时保证教师的休假权利。
其次是促进偏远乡镇教师队伍与县镇、城市教师之间的合理流动。仁青洛布介绍,昌都地区现在仍执行师范类毕业生分配工作的政策。除国家重点师范院校定向高中学校的师范毕业生外,其他类别的毕业生都面向基层农牧区分配,工作满一年以后,都可以参加昌都地区直属学校的招录考试。此项工作已经开展多年,一批专业技术水平过硬的农牧区教师已流动到地区直属学校工作。这样的动态轮换机制,也减轻了基层教师的心理和精神负担。
为了改善条件,许多优惠政策向基层倾斜,进一步加快了基层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在村一级的教学点里,保证通电、通水,通路,让老师学生们能看上电视、听到广播。据了解,在“十二五”期间昌都地区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投资近40亿元,用于改善中小学校特别是农牧区学校办学条件。
目前昌都地区三分之二以上的教师是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实施以来补充的教师,年龄多数在30岁以下。他们是昌都教育的支柱,是希望所在。为了加快这支队伍的成长,提高工作能力,正不断通过远程教育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是一项事业,我们用感情留人、用条件留人、用环境留人,并在全地区形成关心、尊重老师的氛围。为农牧区孩子们留住老师,为昌都教育留下人才,我们义不容辞。”仁青洛布动情地表示。(王昕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