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014-03-14 20:09 来源:今日西藏昌都 点击:0

   成都:教育均衡出“实招儿”    新学期前夕,成都市文翁实验小学五年级(3)班的同学们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温家宝总理给他们回信了,祝愿他们身体健康、学习进步、生活快乐。 

    今年6月,教育部在成都召开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交流现场会期间,与会代表参观成都市文翁实验小学时,五年级(3)班的同学托代表给温总理捎了一封信。信中说,我们是一所农村学校,过去学校很陈旧。去年,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崭新的教学楼、平整的操场,我们打心眼里喜欢这所学校……

    记者在成都郊区采访发现,乡村最漂亮的建筑都是学校。 

    近年来,成都市将教育工作重点放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让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成都市长葛红林说,“城乡一体化”绝非仅仅是农民身份的转变,更在于让城乡居民共享城市的公共资源,包括教育资源。 

    2004年开始,成都将农村中小学建设全部纳入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把学校选址与重点镇、中心村建设结合,让教育资源分布更加均衡。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由教育部门规划设计,市财政投资10亿元,各区(市)配套土地、拆迁、绿化,新建和改建了410多所农村中小学。同时,教学设备配置向农村学校倾斜,2001年至今,已累计投入5000万元,全市中小学已建成网络教室1723间,计算机总数达77600台,今年底农村中小学都可以实现远程教育。 

    成都市规定,中小学校长实行定期交流轮换,同时,从名牌学校中抽调一大批骨干教师到薄弱学校担任校长或任教。为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成都市规定,在城镇中小学任教的大中专毕业生,必须到农村中小学任教1—2年后,才能晋升高一级职称;全市每年选派500名城镇教师到60多所偏远山区农村学校支教一年,编制、工资待遇不变;每年组织农村教师不少于100学时的继续教育学习。2005年,全市农村小学高级教师的比例达到了56.9%。 

    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山东省寿光市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采访记 

    9月的寿光,菜绿花香,生机勃勃。更富有生机的,是这里的农村教育。寿光多年来进行了资金大投入,取消多项不公平的教育政策,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看一张张笑脸,心头温暖;感受一种种变化,无比喜悦。 

    统一城乡标准 

    郭勇,寿光实验小学教师;李秋英,稻田镇中学教师。一个工作在繁华的城区,一个工作在偏远的农村。两人读书时在寿光师范学校同班,1990年参加工作,现在职称同级。目前的年工资收入:郭勇20580元,李秋英21216元,在农村工作的李秋英比郭勇多出636元。这每年多出的600多元钱,是寿光市为农村中小学教师增加的一级浮动工资。 

    目前广大农村地区,工资偏低,不能享受住房补贴和医疗保险,已成为农村教师心头的痛。寿光市消除了这一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痼疾。“确保城乡教师待遇一体化,激发广大农村教师的积极性,是我们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调节手段。”寿光市市委书记徐振溪说。 

    在寿光,农村教师的工资和待遇得到了切实保障。在北部农村羊口镇中学工作的邢道文老师说:“我们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与城区教师完全一样。像我们这样在偏远村镇从教的教师,工资上浮一级或两级,满8年后转成固定工资再上浮一级。” 

    更有突破意义的是,寿光市今年统一了农村和城市学校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统一了城乡学校教师编制标准,化解了农村教师编制比城市学校少这个症结。 

    均衡发展向“两头延伸” 

    在夯实义务教育的同时,寿光市向“两头延伸”,促进农村幼儿教育、高中教育均衡发展,让农村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走进侯镇中心幼儿园,你似乎进入了一个五彩斑斓的童话世界:占地30多亩的幼儿园里,3条100多米长的室外走廊,分别设计成“海底世界”、“遨游太空”等主题文化长廊,成为320多个孩子的科普乐园;设计成穹隆圆顶的舞蹈厅像个多彩的小城堡。“连续3年夺得省幼儿体操一等奖的节目就是在这里排练出来的。”幼儿园园长侯庆英说。 

    寿光市托幼办主任魏秋红说:“现在全市有58个村的幼儿园建设投资超过60万元,全市用于幼儿园内部配套设施建设的资金达1400万元。为稳定幼儿教师队伍,我们还对具备任职资格的975名农村幼儿教师办理了养老保险。” 

    寿光市现有6所高中,市区3所高中在校生占到90%,这意味着绝大多数农民子女能够进城读书,享受优质高中教育。 

    坐落在田柳镇的寿光二中是一所农村高中,校园里绿树成荫,秩序井然。记者数了数,连教师宿舍在内,竟然有大大小小13栋楼房。校长郝延忠介绍:“工作没几年的老师,在这里也能住上100多平方米的楼房。教师队伍稳定,教学质量就高。” 

    农村学校不比城里差 

    逢源小学40多岁的校长刘守荣带记者参观他引以自豪的校园:整洁的校园,崭新的大楼,挺拔的法桐,微机室、语音室、阅览室、校园网……很难想象这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学校。 

    市里按照同一标准建设城乡学校。去年以来,全市多方投资近亿元,新建完成和在建小学达到20多所,对17所农村初中新建了高标准的餐厅、宿舍,对30所农村薄弱学校校舍进行改造。 

    在新一轮农村学校建设中,寿光市把学校作为农村最重要的公共资源,赋予学校更大功能。农村学校全部实现通柏油路、通路灯、通自来水、通宽带网,建设高标准的运动场地、图书室,农村学校全部向农民开放。白天学生上课,其余时间农民可以自由到学校组织体育活动,读书看报,查询信息。 

    在寿光市政府最近出台的“关于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文件中,记者看到如下举措: 

    实施农村小学“校校新进一名大学生计划”;45周岁以下、没有农村任教经历的城镇中小学在职教师将分批到农村支教,每年要有不少于两成的城镇校长到农村任职,任职时间不少于4年…… 

    看城乡教师如何换位思考 

    ●今年新学期,郑州在全市启动首轮为期一年的城乡教师岗位互换工程,646名教师交流换岗—— 

    “城乡教师的工作环境、条件可以说是天壤之别!”20多天的工作、生活体验对比后,参加郑州城乡换岗任职的焦黎锋、李佳老师不约而同地发出这样的感慨。 

    焦黎锋是新密市尖山乡初中的教师,此次交流到郑州三中。郑州三中地处商业区,各种“硬件”一应俱全。李佳这位三中的老师,则换岗到离县城30公里的尖山乡初中,学校没一件体育器材,电教设施更无从谈起。在尖山乡初中,李佳吃水要用扁担挑,蔬菜要等山下送。更让他感慨的是,这里的老师每天五点半与学生一起晨读、跑操,晚上学生睡了,老师还要查铺、备课、改作业到深夜。“过去感觉在城市当教师辛苦,没想到,山区学校的教师付出得更多。”李佳说。 

    至今,郑州八中语文教师赵碧君对去年“送课下乡”的情景仍历历在目:那是去年9月27日,细雨寒风中,新郑市观音寺镇一中的校园满是积水。在学校唯一一间多媒体教室,孩子们把眼睛瞪得老大,看着他们从未见过的大屏幕上的电脑课件。一位骑车百里赶来听课的农村老师说,这样的电脑课件,见都很少见。赵碧君说,农村孩子相比城市孩子毫不逊色,唯一不足的是他们的知识面窄了很多。是啊,在观音寺镇,只有两所高中有多媒体教室。全镇10多所小学,仅两所小学有电脑与电视连接的简易多媒体教室。 

    在郑州,一些乡镇中心学校的校长向记者反映,由于财政穷,很多初中必备的仪器室、实验室无从谈起,有的学校配了多媒体教室,也因为用不起电、请不起老师,设备经常处于闲置中。与匮乏的教育投入相对应的,是结构不合理的师资队伍。在二七区侯寨小学,农村老师全是“包班”,即一个老师带一个年级。干的是“全活儿”,语文、数学、体育、音乐、品德等所有课程通教,每周有近30节课的教学任务。与郑州市直教师比起来,郑州农村教师每周课时多出近1倍,而每月工资平均至少低300元。而且,农村教师信息闭塞,接受培训的机会少之又少。焦黎锋是尖山乡人,从河南省教育学院毕业后回家乡教书。任教5年来,教育理念、教学方式都与在城市任教的同学拉开很大差距。正因为这些,近年来,新密每年都有100多名优秀骨干教师外流,调往上海等大城市。 

    郑州市教育局发展规划处的同志说,长期以来,城乡二元化结构与“以城市为中心”的教育投入政策,造成了城乡教育间的巨大鸿沟。而师资与投入,成为困扰农村教育发展、阻碍农村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两大瓶颈。据中国社科院的调查,2002年全社会的各项教育投资是5800多亿元,其中用在占总人口数不到40%的城市人口上的投资占77%,而占总人口数60%以上的农村人口只获得23%的教育投资。资料显示:城乡分割办学制度使农村儿童一开始就处于劣势,从而使80%左右的农村适龄人口无缘参加高考。郑州市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张书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教育公平是解决贫富差距拉大、进而促进社会公平的“关键性阀门”。 

    追求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各地都能找到各具特色的方法。此次郑州实施城乡教师双向交流,相互取长补短,无疑是一种“双赢”的策略。其意义在于它探索了教育均衡发展的一种崭新模式。郑州全市共有近7万名城乡中小学教师。市教育局“白纸黑字”写的明白:从今年起,市直学校每年下乡交流人数应不低于全体教职工的10%,力争在郑州早日实现一定区域内城乡教师均衡调配,让城市和农村的孩子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成才。 

    郑州市教育局长司福亭认为,要拉平多年形成的教育城乡差别并非易事,教育要均衡发展,必须确保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新实施的《义务教育法》对确保教育经费投入及教师工资有了新规定,这使城乡教师同工同酬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