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4 20:01 来源:新华网 点击:0
记者近日从教育部了解到,教育部要求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时,要将调整方案向当地群众公示,不得简单从事强行撤并。调整农村中小学校布局时要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
布局调整导致部分学生辍学
根据教育部部署,各地近年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进行调整。有人通过教育部官方网站反映说,在很多农村小学合并后,孩子上学都要走很远的路,三年级以下都要由家长接送,有的地方几十里范围都没有一所小学,孩子们只能到县城上学,学习不好的没毕业就辍学了。
教育部在回复中表示,今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要按照实事求是、稳步推进、方便就学的原则实施,确保适龄儿童少年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农村小学和教学点的调整要在保证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进行,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须保留必要的小学和教学点,防止因过度调整造成学生失学、辍学和上学难问题,并积极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合理确定小学生的就学路程,并做出明确规定;对确因布局调整造成学生入学难、群众反映强烈,而寄宿制学校建设不能满足需求的,要采取切实措施予以解决。
条件不具备地方可暂不调整
教育部承认,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过程中,有的地方工作中存在简单化和“一刀切”情况,脱离当地实际撤销了一些交通不便地区的小学和教学点,造成新的上学难;有的地方盲目追求调整的速度,造成一些学校大班额现象严重,教学质量和师生安全难以保证;有的地方寄宿制学校建设滞后,学生食宿条件较差,生活费用超出当地群众的承受能力,增加了农民负担;有的地方对布局调整后的学校处置不善,造成原有教育资源的浪费和流失等。这些问题,造成了一些边远山区、贫困地区农民群众子女上学的不便,违背了布局调整的初衷,需要认真加以解决。
教育部还表示,对正处于初中适龄人口高峰期的地方,要本着“先建设、后撤并”的原则,实施初中布局调整,避免出现由于布局调整造成学校班额过大、教育教学资源和条件全面紧张的问题;条件不具备的地方可暂不调整。要严格防止以布局调整为名减少教育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