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民族之情在大灾中凝聚!

2014-03-14 19:21 来源:今日西藏昌都 点击:0

  他,红黑的脸庞,结实的中等身材,有着藏族“康巴汉子”的率真和坚毅。37岁的汶川县常务副县长张通荣,是位藏族干部。记者7日下午在汶川县政府办公的危楼里找到了正在忙碌的张通荣。

  这位亲历汶川大地震的藏族干部,回忆起这场惊心动魄的瞬间,他最大的感受,是藏汉羌等各族人民所凝聚起共同战胜灾害的那种伟大力量。以下是他的亲历:

  5月12日14时28分,我的家乡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瞬间,昔日美丽的家园化为乌有。

  14时35分,余震不断,我们县城周边的山岩还在垮塌,尘土滚滚。在县委大门前,站着一群满身尘土的人,眼神虽有些惊恐,但更多的是坚毅。我和羌族县委书记王斌冲出了办公室,王斌举起右手挥臂高呼:“是县级干部的,到这里来集中……”奔逃人群中,扶着老母带着小孩的各族县级干部快步跑了过来。

  10分钟后,当我和王斌等民族干部来到驻汶川县城武警等部队搬兵时,整个汶川县还处在余震不断、房屋继续倒塌之中。

  半个小时后,面临这场大灾难,全县自动聚集一起的100多名各民族干部在看着我们作出决策。

  灾情就是命令。我们紧急启动一级应急预案,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部。组建“学校抢险救援、医疗救护防疫、道路抢险、通信水电抢险、赴乡镇抢险救援、后勤保障、维护稳定、宣传信息”8个工作组,组织全县各族党员干部、公安、武警、森警、消防、民兵应急分队等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很快,全县的各民族党员干部立即奔赴指定的岗位。展开了一场绝地大营救。

  大街上,满身尘土的受灾群众,在县委、政府的组织下,手拉着手,井然有序地分三路撤离。经过3个多小时的生死大转移,全县城近4万居民全部安全撤离。

  我最难忘的,是银杏乡沙坪关藏族党支书龙德强。他强忍失去4名至亲的悲痛,喊着“是共产党员的,跟我来!”组织带领各族党员干部和民兵,携老扶幼转移群众。

  当晚7时左右,龙德强带人将全村4个村民小组、500余名群众全部转移到相对安全的地带。后来,一些民族村民向我哭着述说了当时的情况:“要是没有他,不知当天还要死伤多少人!”

  大地震发生1个小时后,汶川县城通往马尔康、映秀、茂县的公路全部中断,我们这里成了“孤岛”,救灾物资怎么办?于是,我们县委作出了决策:即对县城内的2个加油站和4个超市实施政府紧急调动的“军管”制度,以解决以后抗震救灾所需燃油料供应和对老幼等重点人群的食品以及饮水保障,因为县城的粮食和能够饮用的水只够使用3天时间。

  地震后临时安置点下起小雨,没有帐篷和雨具,我就和其他干部从所接管的超市拿来塑料薄膜提供给大家。从大地震发生至今,各民族干部群众相互帮助,不分民族,让我看到了中华民族所凝聚起的伟大力量。

  在大地震发生的危急时刻,汶川各民族干部群众表现出高尚的风格:个体医生吴天燕主动捐献了价值几千元的药品;银杏乡兴文坪村街上组60多岁的村医生宋利兵将价值1万多元的药品捐了出来;银杏乡一碗水村的医生罗清顺将价值3000多元的药品捐了出来,抢救伤员25人,并将自己配制的“大锅汤”供村民和过往群众喝……一幕幕救死扶伤的场景,让我无不为之感动。

  44岁的共产党员、映秀小学藏族校长谭国强,在得知不足百米远的坍塌楼下压着遇难的妻子与岳母时,依然坚定指挥学校的救援工作。

  无情的大地震夺去了银杏乡党委委员、党政办主任明贵学2岁多的独生女儿的生命,并造成他妻子终身残疾;在映秀镇贷款购置才一年的新家毁于一旦。这位藏族干部说,“我今生今世都愧对女儿和妻子,要是我不顾乡亲们,或许能见上女儿最后一面,照顾一下受重伤的妻子,但我是党员干部。”地震发生后,明贵学主动申请到偏僻边远、被群众称为“死亡之路”的沙坪关村,组织开展抗震救灾工作,好几次差点坠入岷江,被飞石击中。

  5月23日,明贵学在乡党委、政府领导的多次劝说下,请假到成都川医探望已截肢的妻子。25日,他又回到了工作岗位。

  前几天,50多岁的羌族干部、县政协主席余朝荣累倒在工作岗位上,而他的女婿罗泽东一直生死不明,他忍住泪水超强度工作。

  虽然我家乡在地震中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但我相信有中华民族团结所凝聚起的伟大力量是能够战胜任何困难,重建我们美丽家园的。(责编: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