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隋炀帝时甘肃焉支山曾举办万国博览会

2014-03-14 17:52 来源:新华网 点击:0

陈希儒绘制的“隋炀帝西巡焉支山”图。 本报记者 曹勇 翻拍
风光秀丽的焉支山

  4月30日,上海世博会大幕正式拉开。在此次世博会上,张掖万国博览会这个具有甘肃厚重文化特色的展项被“搬入”甘肃馆内——“单从国内考证来说,隋炀帝召开的万国博览会是现代世博会的雏形一点也不为过。”有专家如是说。

  焉支山下 “万国盛会”气势恢宏

  “世博会正在上海举办,回顾曾经发生的历史也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张掖市民葛先生翻阅了许多历史资料,他认为世博会的发源地应为山丹的焉支山,隋炀帝1400年前在焉支山召开“万国博览会”应为现代世博会的雏形。

  当时参加这一盛会的有突厥、新罗、靺鞨、毕大辞、诃咄、传越、乌那曷、波腊、吐火罗、俱虑建、忽论、诃多、沛汗、龟兹、疏勒、于阗、安国、曹国、何国、穆国、毕、衣密、失范延、伽折、契丹等国,史称“万国博览会”。《资治通鉴》对此盛会记载:“其蛮夷陪列者,二十余国。”

  原山丹县文化局党总支书记周春林曾对“万国博览会”进行过深入研究。“隋炀帝是历史上来张掖的帝王中最排场、最显赫的一位。”周春林这样说是有一定依据的。他告诉记者,隋炀帝当时西巡的随军“行宫”由“六合城”、“六合殿”、“千人帐”三部分组成。“六合城”用作寝宫,方一百二十步、高4丈2尺(相当于现在长100米、宽32米、高6层的两幢楼房),可容纳侍卫600人,而且车载轮运,装卸方便;“六合殿”用作“观风行殿”(观风问俗,接见宾客),装饰有车帘幕布,设置击警暗器,装车铃马轮,分合两用十分方便,可容纳侍臣及三卫仗数百人;“千人帐”可容纳千人,用来议事庆典、大宴群臣。隋炀帝西巡张掖的第七日,乘坐龙凤辇东行到焉支山下。“万国博览会”会场气势恢宏,欢声雷动,西域诸国商贾云集。西域27国的王公使臣,佩金玉,饰锦绣,早在道旁拜谒迎接隋炀帝。

  “凡衣服车马不鲜艳的,全都不准进入会场。”周春林介绍,隋炀帝在焉支山前举行的盛会持续了6天,西域27国的使臣向隋炀帝献上西域数千里版图,隋炀帝非常高兴,当即颁诏下旨,郑重宣布设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隋炀帝还亲临“观风行殿”,盛陈文物珍宝、丝绸锦绣,任凭西域诸王及使者尽情赏玩,以显隋朝文明昌盛。隋炀帝还设下国宴,宴请高昌王、吐屯设,20余国使者及群臣陪侍左右。千人帐中,皇家仪仗队奏响九部国乐,大型表演节目竞先演出。

  召开盛会 彰显威仪繁荣经济

  由于工作关系,原山丹县政协副主席李集锦对隋炀帝西巡焉支山的历史典故也颇有研究,他告诉记者,虽然隋炀帝很残暴,但他开凿京杭大运河、西巡焉支山、收复西域等这些伟大的功绩也是不可抹杀的。

  “隋朝时,张掖已成为我国西部的国际贸易重镇,但当时的河西却受北面突厥、南面吐谷浑袭扰。平定突厥、吐谷浑,收复西域诸国、扩展疆域是隋炀帝西征西巡的根本目的。”李集锦告诉记者,隋炀帝首先派吏部侍郎裴矩到张掖专门管理市场贸易,裴矩便利用前来张掖交易的西域诸国和阿拉伯诸国的使者和商人,了解了西域诸国的“国俗、山川、险易”,并且撰写《西域图记》三卷呈送隋炀帝。隋炀帝又命令裴矩不惜重金与西域来使及商人交好,从多方面为隋炀帝收复西域做准备。大业五年(609年),隋炀帝亲率40万大军西征,包围“车我真山”(今祁连山八宝河上游),重拳出击盘踞在此的吐谷浑10余万人马,最终因双方力量悬殊,吐谷浑投降归顺隋朝。

  “隋炀帝召开万国博览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安定西部边陲,彰显大隋的强盛和威仪,开通丝路、繁荣经济等。”李集锦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在焉支山,主要是考虑焉支山脚下有一片开阔的大草原,可以容纳数万人参加,这也正显示出隋炀帝爱排场的一贯作风。

  山丹县林业局副局长、大黄山(也称焉支山、胭脂山)自然保护站站长徐柏林告诉记者,万国博览会选择在焉支山的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因焉支山坐落在古甘凉交界处,祁连、龙首两山屏障在它的南北,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万国博览会 是现代世博会雏形?

  为了对隋炀帝在焉支山召开“万国博览会”的盛况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记者日前驱车前往距离山丹县城40多公里的焉支山森林公园。

  远远望去,焉支山上满是郁郁葱葱的苍松翠柏,远处山顶上的积雪皑皑。记者追寻许久,却没有查找到一丝当年万国博览会的遗迹。记者又采访了周春林等人才得知,因为隋炀帝当年的随军“行宫”,实际是易组合、易拆卸、易移动的简易房屋,也是他出巡西北时随军携带的“高级帐篷”,因此在焉支山没有留下任何遗迹。

  “虽然没有留下任何遗址、遗迹,但隋炀帝在焉支山召开万国博览会这一历史却是不容置疑的。”山丹县原人大副主任陈希儒曾主编过《山丹史话》,对这一历史也有很深刻的理解。陈希儒也是当地有名的书画家,他曾历时一年时间绘制了一幅“隋炀帝西巡焉支山”图,画中人物惟妙惟肖。他告诉记者,为了完成这幅画作,他曾经查阅了大量有关隋炀帝的史料,还从其他史料上详细了解了当时西域诸国的服饰以及民族习俗,力求使画中人物显得更真实。陈希儒还告诉记者,经过他考证,“万国博览会”重点在于商贸活动,虽然史书上记载有27个国家的王公使节参加,但其实前来焉支山参加商贸活动的远不止27国,因为当时有些国家虽然没有派王公使臣,但也有商人参加了万国博览会。“单从国内考证来说,隋炀帝召开的万国博览会是现代世博会的雏形一点也不为过。”陈希儒最后也肯定了这一观点。

  文/图 本报记者 曹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