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1 18:21 来源:昌都报 点击:0
创新工作思路 促进农牧区发展
―--记八宿县然乌镇“1262”创新工程
八宿县然乌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牢牢把握发展和稳定两件大事,以县委、县府全力打造然乌湖为主的旅游发展链、初步建成“藏东旅游大县”为契机,紧紧围绕“旅游富镇、种养助镇、科教兴镇、依法治镇”的总要求,依托湖泊、冰川等独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貌,发挥 “318” 国道、然察边境公路和昌都西大门的地域优势,切实贯彻“非均衡发展战略”,全力打造品牌旅游及特色农业经济,全面实施“1262”工程(即:创办一家乡镇企业、建设两个示范点、突出六个重点、为群众办好两件实事),在全县乃至全地区乡镇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模范作用。
创办一家乡镇企业:“旅游兴镇”是然乌镇发展的前提,为将旅游业做大做强,成为镇里的支柱产业,然乌镇采取能人带头,群众集资参与,政府协调等措施,充分利用然乌湖旅游资源,创办以瓦巴村中小岛“鲁吉布”(龙王岛)命名的然乌措“鲁吉布”旅游开发公司,主要经营镇内旅游景点开发、旅游接待和“鲁吉布”牌青稞养生酒的开发、藏猪养殖等业务,政府在政策上予以大力支持。公司创办好后由农牧民党员、致富能手经营管理,逐步开发旅游纪念品和民族手工艺品,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吸收群众入股参与,逐步走“公司+协会+农户”的模式发展乡镇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
建设两个示范点:以瓦巴村和然乌村的地理优势,建立瓦巴村安居工程示范点和然乌村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示范点。瓦巴村安居工程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全镇安居工程的实施,改善农牧民居住条件,促进全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然乌村在镇政府驻地的地理优势,以然乌小城镇建设为契机,组织群众开展劳务输出,发展运输业,以石材矿产为主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壮大民族手工业和多种经营,吸引更多的民间资金,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建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示范点,带动全镇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突出六个重点:一是狠抓教育事业的发展。巩固“普六”、扫盲教育工作成果,举办家长“教育法”培训班,提前动手做好“普九”工作准备。大力开展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为乡镇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高技术型人才,确保“科教兴镇”目标的实现。二是继续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引导农牧民群众从传统农牧业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大棚种植产业,提高种植户的技能,增加产量,打开销售渠道,将这一产业不断做大做强,形成规模,走产业化道路。三是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日常化。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公共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及时制定和完善各项应急预案,加强演练,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四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继续办好然乌湖旅游文化艺术节,加强宣传,扩大知名度,多方吸引游客,增加群众收入。加强民间艺人的培养工作,采取措施吸引农牧民群众积极参加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将群众从经堂中引导出来,参加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逐步改变精神面貌。五是加大劳务输出。制定和完善增加农牧民收入的工作方案,探索增收长效机制,加强农牧民劳务技能培训,拓宽农牧民劳务工输出渠道,提高务工就业机会。同时积极与在本镇施工的建筑方联系,签订用工合同,要求尽量使用本镇的农牧民劳务工,制定详细的劳务制度,安排乡镇干部带队,加强劳务工的组织领导,避免劳务纠纷的发生,并签定最低劳务工资,保证了群众的切身利益。六是做好环保工作。加大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将环保纳入乡规民约,要求农牧民群众自学遵守,对破坏环境者制定了详细的处罚措施,同时加大了野生动植物和湿地的保护工作。
为群众办好两件实事:一是由镇党委政府组织,全镇干部职工参加在达巴吊桥修建了护桥堤坝;二是组织修建了雅则村防洪坝,为农牧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保证。
2006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增长19%,农牧业总产值增长8.7%,达到1283万元。牲畜总增率达到27.4%,农牧民群众人均收入达到2400元,其中现金收入达到1375元,力争社会经济发展继续走在全县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