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4 11:18 来源:今日西藏昌都 点击:0
布绘唐卡是指在布上绘画的唐卡,布料质地较粗,以滑石粉、动物胶打底,打磨光滑后再绘制画面。用刺绣制作出的唐卡精细,是用多种丝线绣成。缂丝唐卡则用通经断纬的方法制作,各色纬线与经线相互交织制出图案花纹,整幅作品犹如雕镂,极富立体感。堆绣卡最具艺术风格,它是用几百块或上千块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绸缎堆积绣成。此外,还有用其他质地制作成的唐卡。其中以西唐乃东县昌珠寺内保存的一幅以珍珠制成的“观音憩息图”最为著名。
关于唐卡的产生,没有确切的记载,传说是释迦牟尼在世时画匠们为他作画,大约是在公元八、九世纪,还有的材料说是公元七世纪就兴起了,到了明清时期在创作上达到了高峰。据说西藏现存最早的一幅唐卡是萨迦南寺中五代时期的作品。
唐卡表现的内容包罗万象,但绝大多数是宗教画,其他有社会历史、世俗生活、医学、天文,大致可归纳为10多类题材:1、佛,主要为释迦牟尼,它是藏传佛教殿堂里供奉的主尊。以佛为题材的唐卡一般有两类:一是东方药师佛、东方净琉璃世界佛、本土释迦牟尼佛、西方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佛。二是“三世佛”,即迦叶、释迦牟尼、弥勒。另外还有大日如来和燃灯佛等。2、菩萨,佛教供奉八大菩萨,最常见的是文殊菩萨和观音菩萨。3、佛母,唐卡中的女性尊者,常见的是度母,亦称救度母,是藏传佛教独有的女神,传说是观音化身的救难本尊,按白、绿、黄等色区分,有21相。另外还有空行佛母、作明佛母、白伞盖佛母、尊胜佛母。4、罗汉,古代印度梵语Arhat的简称。释迦除有十六弟子外,还有十六尊者,就是十六罗汉,藏传佛教又增加了摩耶和弥勒即成十八罗汉。5、密宗护法神,据说是被佛祖征服和收容的。有法王、狮头圣母、马头明王、金刚手、大威德、大轮手持、上乐、密集、时轮、众生依怙主、吉祥天女、天葬主、大黑天、喜金刚、四大天王。6、教派祖师,历史精英,唐卡中各派传承祖师高僧大德,以及历史上著名的英雄人物画像也很多,主要人物有莲花生、阿底峡、玛尔巴、米拉日巴、布顿·仁钦主、宗喀巴、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松赞干布、赤松德赞、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等。7、教理、教规图,常见有坛城图、六道轮回图、十权自在图、戒律等。8、神话传说,主要有“八大藏剧”,如《如意仙女》、《洛桑王子》、《智美更登》等,还有藏族民间史诗《格萨力》及民间神话故事。9、历算、医药图,介绍天文历算的天文图,最著名的是《天体日月星辰运行图》,历算唐卡最多的也是流传至今依然使用的叫“尕泽”,这是根椐文成公主带去的历书、图表发展而来的,这种推算叫“黑算”。医药学唐卡,分人体解剖、药物、器械、尿诊、饮食、卫生、防病等图,主要根据《四部医典》内容绘制。10、历史故事图,主要反映西藏历史故事。11、古寺建筑图。12、宗教图案等。
唐卡绘制不同一般的绘画,在绘制前,画匠或艺僧都要卜择吉日,焚香祷告,一面诵经,一面备料。将白垩粉掺入骨胶,调成糊状,均匀涂抹在布面上,使面丝细孔被浸填透实,再用光滑的圆石或贝壳磨光,使其平整并容易着色,以平整、均匀、不透光为标准。薄了,颜色会浸透。厚了,卷画时画面会产生裂纹或脱落等现象。画布用细绳绷住或钉在木、竹的画框上。画时先找出中心和对角线并用赭色或炭条在正面画出,再找正中心点,起稿、涂色、渲染、勾线 勾金和贴金箔 ,画完去框,举行开光仪式,然后四边装上缎边或绢边,背面衬布,上下皆上棍轴,轴两边从上披下两幅丝幔,用以遮挡灰尘和灯油烟。最外边缝上两条与丝幔等长的锦串带,宽约四五厘米,既是装饰又可挡住丝幔不被风吹开,供奉时才撩开丝幔。一幅构图较大而繁杂的唐卡,要经过几个月的细心描绘才能完成。唐卡艺术还促进了其绘理论的发展,出现了如《工巧源流》、《如意宝藏》等著名的论著。
唐卡在古代西藏,被作为十明之一得到重视。无论是平民还是贵族,当父母或相识之人逝世后,便以唐卡为死者祈求早日转生。唐卡是藏民族文化艺术的代表作,但也是一项比较普及的艺术形式,日渐进入人们的生活与收藏领域。
拉萨八廓街一带就有繁荣的唐卡市场,曾吸引了无数藏民前往选购。因为在藏族家中,没有挂精美的唐卡,就像汉族家中没张贴年画似的,它已成为家庭文化内在构成之一。如今,有心计的收藏爱好者,早已将惊慕的目光投向了唐卡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