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西藏新闻>

西藏:一串串闪亮的数据 一项项惠民的决策

2014-03-14 10:32 来源:西藏新闻网 点击:0

  5.6万户农牧民喜迁新居

  2007年,自治区投入7.58亿元解决了5.6万户、29.6万农牧民的安居问题。围绕改善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加强了相关的配套设施建设;632个村新建了活动场所,94个乡镇、848个村通了公路,33万多人实现了安全饮水,61个中心乡镇通邮、700个建制村通电话,新增和改善了18.29万农牧民的用电问题;又有2.5万户农牧民用上了沼气,县乡村的标准医疗设备已基本配齐。

  1.8万人实现就业再就业

  2007年,西藏新增就业1.8万人。自治区政府安排专项资金4000万元延续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工作;安排就业再就业培训专项资金,提高劳动力素质;安排专项资金1380万元,实施就业财政补贴政策,负担了养老等社会保险费;积极制订和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出台20多项配套政策,形成西藏较完善的促进就业再就业政策体系;大力支持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1810.4万元补贴资金应对物价上涨

  2007年,自治区财政共安排应对物价上涨补贴资金1810.4万元,有力地保障了西藏困难群体的切身利益和公益性行业的正常运转,确保了西藏经济社会实现和谐稳定发展。为应对副食品价格上涨,自治区财政对城镇低保人员共计安排补贴资金474万元;下达成品油价格财政补贴资金912.4万元;还安排能繁母猪保险费及财政补贴资金共计396万元。

  23万特困群众享受农村低保

  2007年,西藏首次将农牧区年人均纯收入低于800元的农牧区特困群众23万人全部纳入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西藏各级财政为贫困群众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4600万元。同时,不断提高五保供养对象供养标准,从2005年的年人均588元提高到1500元。

  26万农牧民子女受益教育“三包”

  从1985年开始,西藏对义务教育阶段农牧民子女实行了包吃、包住、包基本学习用品的教育“三包”政策。实行该项政策以来,国家和自治区财政先后6次调整“三包”经费标准,调整后年人均标准达到1300元,资金总量达到33175.5万元,26万农牧民子女从中受益。

  5大社保制度健全社保体系

  2007年3月1日起,生育保险制度在西藏城镇全面铺开,它的建立与实施标志着西藏了以城镇职工为主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5大社会保险全部建立,与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事业等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已经形成。(责编:南卡) 

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 西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