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4 09:56 来源:昌都报 点击:0
“今年收入差了一点,只有20多万元,往年要更好一些。”在宽敞明亮的客厅里,日喀则仁布县德吉林村村民达瓦笑着向记者介绍今年的收入。 达瓦在仁布县教育局工作,是他们家里的老大。他的二弟在日喀则市开家具店,专门出售藏式家具;三弟和四弟跑长途客运;最小的弟弟学会房屋装饰绘画后,现在外地务工。他的妻子在家务农照料老人,闲时编织氆氇,也有一些收入。这些年来因为弟弟们外出务工,家里收入“芝麻开花节节高”,2005年,他家花费40多万元,盖了一栋400多平米的两层新房,墙体全部用的石料,彻底告别了以前的土坯房。 今年47岁的普布是达瓦家的邻居,他家正在修建投资12万的新房,这些钱大部分也来自外出务工。达瓦对记者说:“我们家并不是村里收入最高的,每个家庭的收入都差不多。因为我们村里的人,基本上人人都懂一门手艺,比如木工、建筑、房屋的装饰绘画等。富余劳动力在农闲时候都会出门务工挣钱,所以村里没有一户贫困户。” 德吉林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情况,是仁布县这些年来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一个缩影。据资料显示,2008年仁布县举办农牧民科技培训6期,参加人数4113人次;农牧民技能培训690人。截止2008年10月底,有组织的进行劳务输出就达到了15005人次,创造收入3239.43万元,人均创收2158.9元。
仁布县查巴乡建筑队队长尼玛是较早从劳动力转移中致富的一员。尼玛从1992年开始在外地务工,通过在建筑队做工的机会学到了建筑技术。回到家乡后,他凭借两千元的积蓄和一万元的贷款,自己组建施工队外出务工,因为重视建筑质量,善待工人,很快在仁布县建筑业中赢得了口碑,经营规模逐步扩大,现在施工队固定工人有30多人,并且购置了属于自己的挖土机、大型拖拉机,运输车等,生意红红火火。 仁布县的富余劳动力转移,折射出这些年来日喀则地区,乃至整个西藏农村改革的发展与深化。2008年10月召开的中共中央17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动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推动农村改革,应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了增加农牧民现金收入,这些年来,西藏加大转移农牧民就业力度,通过积极的扶持、组织劳务输出,转移富余劳动力,帮助农牧民增收致富。据相关资料显示,西藏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正计划进一步加快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步伐,加快建立城乡一体的人力资源市场,引导农牧区劳动力有序、有组织外出务工,增加农牧民群众现金收入。据悉,“十一五”期间,西藏自治区计划每年实现农牧民转移就业新增10%,到“十一五”末,力争达到100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8亿元。 (责编:南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