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西藏新闻>

西藏职业教育在改革和调整中不断发展

2014-03-14 09:49 来源:西藏新闻网 点击:0

  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社会就业、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当前,西藏经济社会正由加快发展向跨越式发展迈进,劳动力市场需求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劳动者素质状况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为切实提高西藏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近年来,西藏自治区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各级党委、政府从战略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采取切实措施,全力推动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得到较快发展。截止2008年底,全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超过21000人,各类短期培训每年20000余人次。

  上世纪90年代末,西藏自治区按照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培育特色的原则,致力于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统筹区域内职业教育和培训资源,打破条块分割和部门界限,淡化中等职业学校类别,以优质骨干学校为龙头,通过整合、撤并、重组等多种形式,盘活并优化职业教育资源,使西藏职业教育资源向具有竞争优势的骨干职业院校集中,职业教育向规模化方向发展。自治区人民政府根据全区产业结构特点和各地市人口分布状况,针对当时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着的条块分割、体制僵化、结构不合理、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对全区中等职业学校结构和布局进行了调整,撤消了部门办的学校3所,合并了办学面向重复的学校3所,改制了与经济发展不适应的学校5所,全区中等职业学校由90年代的16所下降到目前的7所。结构布局调整后,各职业学校转变办学观念和思想,全面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学校办学规模和效益有了明显提高,全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由90年代初的5000多人增加到2008年的21000人,校均规模由原来的不到300人发展到目前的3000余人,办学规模和办学效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这几年,自治区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专项投入,并积极争取中央和各援藏省市对职业院校建设的支持,基础能力建设步伐加快,职业教育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基础能力明显加强。“十五”期间,中央对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共投入了1.6亿元建设资金,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进入“十一五”后,中央和自治区通过各种渠道筹措资金,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各职业学校基本建设项目加快启动,呈现出抢抓机遇、谋求发展的良好局面。2004年国家批准认定自治区财经学校、山南地区职业学校和日喀则职业学校等3所中等职业学校为国家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在进行结构布局调整的同时,积极深化中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办学改革,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进一步深化。进一步淡化学校的行政隶属关系,简政放权,转变职能,对职业学校的管理转变为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动态调整相结合,使学校在招生计划、专业设置、毕业生就业、人员聘任等方面都享有充分的自主权,成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进一步调动了学校办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各级职业学校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进一步转变办学思想,创新办学模式,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挖掘办学潜力,调整专业设置,努力扩大规模,不断提高办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拓展了职业学校的服务面向和发展渠道,基本完成了从计划经济模式到市场经济模式办学主体的角色转换。逐步完善职业教育网络体系建设,2005年,自治区组建了西藏第一所高等职业学校——西藏职业技术学院。至此,西藏已初步形成了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以各职业学校为龙头,以各级各类培训机构为骨干,以县级职教中心为基础,以乡镇文化技术学校为辅助,覆盖全区的办学网络基本形成,全区职业教育逐步走上规模和效益协调、健康发展的道路。

  在职业学校布局结构的调整,着力加强专业建设,重点职业学校和一批与西藏产业结构紧密结合的重点专业不断做大做强,实训基地建设开始启动,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基本覆盖了全区主要产业的多个领域,为西藏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升级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学校按照立足当地、面向社会、适应市场、服务经济的专业建设原则,针对本地区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及时调整那些设置重复、市场需求不旺的传统专业,积极发展适应本地区主导产业需求的新专业,科学合理地设置重点、长线专业,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职业教育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互脱节的状况,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正在逐步向专业基本配套、结构大体合理、面向市场办学并与其他教育相沟通的职业教育体系迈进,增强了职业学校的办学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