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2 10:30 来源:昌都报 点击:0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昌都文化部门紧紧围绕满足农牧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这一宗旨,始终坚持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努力为昌都社会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服务,全地区文化事业呈现繁荣稳定、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艺术事业蓬勃发展,文艺舞台生机盎然。2003年至今,地区民族歌舞团新编剧目20台,演出计200余场,观众达18万人次。其中,涌现出了大型歌舞剧《藏东四季韵》、《神奇的家园》;综艺歌舞类节目《西藏情》、《雪域三江情》、《路》;歌曲《富饶的三江流域》、《吉祥昌都》等一批群众喜爱的舞台艺术作品。这些文艺作品的创作上演,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繁荣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活跃了藏东的文艺舞台,彰显了昌都地区文化艺术的创作水平。
基层文化建设得到加强,群众文化活动日益普及。目前,全地区有业余文艺演出队107个,年演出场次达2018次。其中老年、税务、邦达工贸等文艺演出队参加全区文艺演出,获得各种奖项36个。地、县大型文体活动亮点纷呈,先后举办了庆祝建党84周年、昌都解放纪念日、康巴文化艺术节、元旦春节藏历新年晚会等大型文艺演出。据统计,2003年至今,全地区共举办各类文化文艺活动近千场次,受益群众2百万人次。“书法美影”展出作品1900余幅,观展人数4万余人次,“四下乡”送书3万余册,送戏500余场。芒康松茸节、丁青虫草节、类乌齐仲秋节等具有康巴地域特色的重大文化活动不断把群众文化活动推向高潮。地、县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加快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先后新建了津昌体育文化活动中心,昌都地区图书馆,地区民族歌舞团综合楼,察鸦、芒康、丁青等11县县级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目前,全地区已建成县级综合文化活动中心8个,13个县文化活动广场和部分乡、镇、村文化活动广场,7个乡镇文化站,88个农家书屋。截至今年5月,全地区已建成全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6个县基层中心,已有文化经营项目15种,文化市场经营场所379家,从业人员2000余人,已形成多层次的文化市场消费格局,有效地抵抵制了反动腐朽文化,净化了市场,维护了正常的经营秩序,使文化市场呈现出健康、有序、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
抓交流促发展。昌都地区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创新文化“走出去”的形式,积极推动康巴文化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先后随党和国家以及自治区领导圆满完成出访意大利、丹麦、俄罗斯等国的文艺演出任务;成功参与了在韩国举办的“感知中国·韩国行”和在奥地利举办的“2006·西藏中国文化周”大型文化交流活动。以上各项活动共计演出20余场,观众达16万人次,得到了主办单位的好评和国内外观众热烈的反响,国家领导人和自治区领导发来贺电,肯定了昌都地区民族歌舞团是一支拉得出,打得响的队伍。2004年,卡若区民间艺术团代表自治区参加了在深圳举办的中国青年文化周“青春中华”活动;2007年,丁青县热巴队代表自治区参加了首届中国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荣获国家文化部颁发的“文化遗产日奖”和执委会颁发的“太阳神鸟金奖”。自1999年起,地区文化部门成功举办了8届藏东康巴文化艺术节,参加了四届藏川滇青毗邻地区康巴文化艺术节。通过对外文化交流,使具有浓郁康巴气息的民间文化得到了充分挖掘,扩展了与毗邻地区的文化艺术交流层面,丰富了康巴文化的深刻内涵,弘扬和传承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也扩大了康巴文化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昌都地区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普查工作。昌都锅庄、芒康弦子、丁青热巴三大舞蹈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次仁旺堆等6名同志命名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江达波罗古泽刻版技艺、昌都噶玛噶赤画派技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名录拓展项目,芒康曲孜卡三弦、盐井食盐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芒康弦子、昌都锅庄、丁青热巴”被自治区政府命名为西藏民间艺术之乡;“昌都嘎玛乡手工艺”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命名为西藏手工艺艺术之乡;“丁青县色扎乡热巴、江达县岗托镇藏戏、察雅县香堆镇藏戏、芒康县曲孜卡三弦、卡若区城关镇锅庄”被地区行署授予地区级艺术之乡。全地区17名民间舞蹈艺人、9名民族手工艺艺人、6名民间绘画艺人、3名格萨尔说唱艺人被地区行署授予文化艺术传承人荣誉称号。截至目前,昌都共有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保护项目7个,自治区级非物质遗产保护项目13个,县级非物质遗产保护项目44个。
(昌都报)